端子与汇流条的连接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4022364B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410075166.X

    申请日:2014-03-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需专用端子和专用设备,能够削减部件数量且连接可靠性不会降低的端子与汇流条的连接结构。在该端子与汇流条的连接结构中,具备:具有导电布图的第一汇流条(19)及第二汇流条(21);和在电连接部(35)的后端具有导体压接部(37)的压接端子(17)。第一汇流条(19)及第二汇流条(21)具有通过将前端部沿着板厚方向折弯而形成的横截面积增大的折叠端子连接部(51),压接端子(17)的导体压接部(37)压接于折叠端子连接部(51)。

    电线的分支结构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022418B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410067163.1

    申请日:2014-02-26

    Abstract: 本发明的电线的分支结构(1)具有壳体(5)、电线(7)、第一端子(9)、第二端子(11)以及中间端子(13)。壳体(5)具有第一端子设置部(15)和第二端子设置部(17)。第一端子(9)设于电线(7)的一端,且设于第一端子设置部(15)。第二端子(11)设于电线(7)的另一端,且设于第二端子设置部(17)。中间端子(13)设于电线(7)的中间部且设于电线7。

    电线的分支结构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022418A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410067163.1

    申请日:2014-02-26

    Abstract: 本发明的电线的分支结构(1)具有壳体(5)、电线(7)、第一端子(9)、第二端子(11)以及中间端子(13)。壳体(5)具有第一端子设置部(15)和第二端子设置部(17)。第一端子(9)设于电线(7)的一端,且设于第一端子设置部(15)。第二端子(11)设于电线(7)的另一端,且设于第二端子设置部(17)。中间端子(13)设于电线(7)的中间部且设于电线7。

    阴端子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037519B

    公开(公告)日:2017-03-01

    申请号:CN201410076578.5

    申请日:2014-0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阴端子,其能够实现被压入固定的壳体的小型化。该圆筒阴端子(11)具有通过插入配对侧阳端子进行电连接的圆筒状端子连接部(13)、与圆筒状端子连接部(13)连续设置的端子触点部形成区间部(33)、与端子触点部形成区间部(33)连续设置并与导体电连接的导体连接部(15)、和突出设置在收容于壳体(19)的端子收容室的端子触点部形成区间部(33)并被压入端子收容室的内壁的压入突起(17)。

    阴端子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037519A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410076578.5

    申请日:2014-0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阴端子,其能够实现被压入固定的壳体的小型化。该圆筒阴端子(11)具有通过插入配对侧阳端子进行电连接的圆筒状端子连接部(13)、与圆筒状端子连接部(13)连续设置的端子触点部形成区间部(33)、与端子触点部形成区间部(33)连续设置并与导体电连接的导体连接部(15)、和突出设置在收容于壳体(19)的端子收容室的端子触点部形成区间部(33)并被压入端子收容室的内壁的压入突起(17)。

    孔式端子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022388B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410067162.7

    申请日:2014-02-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孔式端子,其能够实现使被压入固定的壳体的小型化和装配加工精度的提高。该圆筒孔式端子(11)具有:通过插入配对侧针式端子来进行电连接的圆筒状端子连接部(13);与圆筒状端子连接部(13)连接并与汇流条电连接的导体连接部(15);和沿着收容于壳体的端子收容室的圆筒状端子连接部(13)的外周面(25)的周向突出设置,并被压入端子收容室的内壁的三个压入突起(17)。

    孔式端子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022388A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410067162.7

    申请日:2014-02-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孔式端子,其能够实现使被压入固定的壳体的小型化和装配加工精度的提高。该圆筒孔式端子(11)具有:通过插入配对侧针式端子来进行电连接的圆筒状端子连接部(13);与圆筒状端子连接部(13)连接并与汇流条电连接的导体连接部(15);和沿着收容于壳体的端子收容室的圆筒状端子连接部(13)的外周面(25)的周向突出设置,并被压入端子收容室的内壁的三个压入突起(17)。

    端子台的螺母压入保持构造

    公开(公告)号:CN104347965B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410356203.4

    申请日:2014-07-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端子台的螺母压入保持构造。端子台的螺母压入保持构造包括:壳体,具有螺母压入部;以及螺母,被压入于所述螺母压入部。所述螺母压入部具有曲线形状的应力释放部,所述应力释放部不与被压入于所述螺母压入部的所述螺母的角部抵接。

    端子与汇流条的连接结构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022364A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410075166.X

    申请日:2014-03-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需专用端子和专用设备,能够削减部件数量且连接可靠性不会降低的端子与汇流条的连接结构。在该端子与汇流条的连接结构中,具备:具有导电布图的第一汇流条(19)及第二汇流条(21);和在电连接部(35)的后端具有导体压接部(37)的压接端子(17)。第一汇流条(19)及第二汇流条(21)具有通过将前端部沿着板厚方向折弯而形成的横截面积增大的折叠端子连接部(51),压接端子(17)的导体压接部(37)压接于折叠端子连接部(51)。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