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489809A
公开(公告)日:2004-04-14
申请号:CN02804132.1
申请日:2002-08-06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前岛敏郎
IPC: H01R13/63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2/79 , H01R13/627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电线相互之间等的连接用连接器。目的是易于探测支座与阴外壳作可靠配合。该连接器(1)具有支座(2)与阴外壳(3)。支座(2)支承着FPC(4)的端部(4a),还包括一对第一壁(7)。其中一个第一壁(7a)的内表面中形成一锁孔(13),第一壁(7a)的宽度(L)等于FPC(4)的宽度(La)。而阴外壳(3)则还包括一对第二壁(22)。在其中一个第二壁(22a)的外表面(27)中形成配合突起(25)和凹坑(26)。此配合突起(25)是从外表面(27)上突出。凹坑(26)则从外表面(27)上凹下。配合突起(25)与锁孔(13)配合而让阴外壳(3)与支座(2)互相配合。
-
公开(公告)号:CN113809571A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10563063.8
申请日:2021-05-24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IPC: H01R13/02 , H01R13/6581 , H01R13/639 , H01R24/00 , H01R12/75 , H01R12/71
Abstract: 一种连接器,包括:圆筒状端子、内部端子以及壳体。所述圆筒状端子具有包含一边缘部与相对的另一边缘部的卡合部。所述一边缘部在其圆周端部处具有第一厚度减小部。所述第一厚度减小部具有在径向上向内突出的并在轴向上延伸的第一突起。所述另一边缘部具有第二厚度减小部。所述第二厚度减小部具有在径向上向外突出的并在所述轴向上延伸的第二突起。所述卡合部通过重叠所述第一厚度减小部和所述第二厚度减小部,并进一步在周向上通过定位所述第一突起和所述第二突起以彼此面对而允许在所述周向上的所述第一突起和所述第二突起之间的卡合而构成。
-
公开(公告)号:CN113745902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0555877.7
申请日:2021-05-21
IPC: H01R13/6581 , H01R13/02 , H01R13/42
Abstract: 一种连接器,包括:圆筒状端子,其与圆筒状配对端子电连接;内部端子,其位于所述圆筒状端子中;以及壳体,其保持所述圆筒状端子。所述圆筒状端子具有接触部,所述接触部通过将具有板状的导体弯曲成圆筒形状以使所述导体的一边缘部与所述导体的相对的另一边缘部接触而构造。所述一边缘部在其圆周端部处具有通过在所述圆筒状端子的径向上向外减小所述一边缘部的厚度以构造一厚度减小部的凹入形状。所述另一边缘部在其圆周端部处具有通过在径向上向内减小所述另一边缘部的厚度以构造相对的另一厚度减小部的凹入形状。所述接触部通过重叠所述一厚度减小部和所述另一厚度减小部而构成。
-
公开(公告)号:CN113745902B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110555877.7
申请日:2021-05-21
IPC: H01R13/6581 , H01R13/02 , H01R13/42
Abstract: 一种连接器,包括:圆筒状端子,其与圆筒状配对端子电连接;内部端子,其位于所述圆筒状端子中;以及壳体,其保持所述圆筒状端子。所述圆筒状端子具有接触部,所述接触部通过将具有板状的导体弯曲成圆筒形状以使所述导体的一边缘部与所述导体的相对的另一边缘部接触而构造。所述一边缘部在其圆周端部处具有通过在所述圆筒状端子的径向上向外减小所述一边缘部的厚度以构造一厚度减小部的凹入形状。所述另一边缘部在其圆周端部处具有通过在径向上向内减小所述另一边缘部的厚度以构造相对的另一厚度减小部的凹入形状。所述接触部通过重叠所述一厚度减小部和所述另一厚度减小部而构成。
-
公开(公告)号:CN113809571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110563063.8
申请日:2021-05-24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IPC: H01R13/02 , H01R13/6581 , H01R13/639 , H01R24/00 , H01R12/75 , H01R12/71
Abstract: 一种连接器,包括:圆筒状端子、内部端子以及壳体。所述圆筒状端子具有包含一边缘部与相对的另一边缘部的卡合部。所述一边缘部在其圆周端部处具有第一厚度减小部。所述第一厚度减小部具有在径向上向内突出的并在轴向上延伸的第一突起。所述另一边缘部具有第二厚度减小部。所述第二厚度减小部具有在径向上向外突出的并在所述轴向上延伸的第二突起。所述卡合部通过重叠所述第一厚度减小部和所述第二厚度减小部,并进一步在周向上通过定位所述第一突起和所述第二突起以彼此面对而允许在所述周向上的所述第一突起和所述第二突起之间的卡合而构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