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88640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765762.0

    申请日:2021-07-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引入生物质碳前驱体制备的多孔骨架来构造硅碳负极材料的类核壳结构。首先将纳米硅超声分散在水中形成悬浊液,然后将生物质碳前驱体破碎得到的粉末加入到悬浊液中超声,随后经真空抽滤,烘干,粉碎获得干燥的粉末,将粉末置于惰性气氛保护的高温炉中于650~1200℃下煅烧20~90min,获得碳包覆的纳米硅。采用本发明所制备的硅碳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首圈库伦效率在88%以上,并且第二圈时仍保持有约2200 mAh g‑1的充放电容量,相较于纯纳米硅在倍率及循环性能方面有明显的性能提升。

    一种液相法制备亚纳米硅碳复合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49326A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111605163.9

    申请日:2021-1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相法制备亚纳米硅碳复合材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小分子硅烷和乙二胺按照质量比0.5:1到10:1范围溶于常规有机溶剂中,室温搅拌5‑10小时,获得黄色溶液;步骤(2),将步骤(1)中的黄色溶液与格式试剂混合,室温搅拌2小时,提纯,获得得有机基团修饰的硅团簇混合溶液;步骤(3),将步骤(2)中的混合溶液减压抽干,得到黄色固体,并置于管式炉中,流动高纯氩气保护下于500‑1000℃温度范围内热处理黄色固体,冷却后制备得到亚纳米硅碳复合材料。本发明的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易于放大和调控的优点,有望用于产业化制备亚纳米硅碳复合,在能源领域尤其是锂离子电池领域得以应用。

    一种微米尺度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及锂离子电池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976861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089311.3

    申请日:2024-01-23

    Inventor: 孙林 刘烊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米尺度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及锂离子电池应用,属于锂离子电池材料领域。微米尺度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微米硅基材料与一维导电材料、含有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混合液混合,得到样品;步骤二,将步骤一中得到样品在惰性气氛下高温碳化得到多碳源包覆缠绕结构的微米硅复合负极材料。本发明通过一维导电材料和PVP衍生碳的协同表面改性,极大提升微米硅负极的可逆容量和循环稳定性,制备步骤简单,工艺条件温和,有望大规模落地应用。

    一种液相法制备亚纳米硅碳复合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49326B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111605163.9

    申请日:2021-1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相法制备亚纳米硅碳复合材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小分子硅烷和乙二胺按照质量比0.5:1到10:1范围溶于常规有机溶剂中,室温搅拌5‑10小时,获得黄色溶液;步骤(2),将步骤(1)中的黄色溶液与格式试剂混合,室温搅拌2小时,提纯,获得得有机基团修饰的硅团簇混合溶液;步骤(3),将步骤(2)中的混合溶液减压抽干,得到黄色固体,并置于管式炉中,流动高纯氩气保护下于500‑1000℃温度范围内热处理黄色固体,冷却后制备得到亚纳米硅碳复合材料。本发明的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易于放大和调控的优点,有望用于产业化制备亚纳米硅碳复合,在能源领域尤其是锂离子电池领域得以应用。

    一种蜂窝状Si@SiC@C的批量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374211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591680.4

    申请日:2023-11-27

    Inventor: 孙林 蒋晓雯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蜂窝状Si@SiC@C的批量制备方法及应用,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带有硅氧键的物质和还原剂混合并研磨均匀;步骤二,将研磨均匀的混合物粉末在二氧化碳的保护下升温进行热处理,热处理完成后降至室温,进行酸处理并干燥,即得S i@S i C@C复合材料。本发明方法反应条件温和,一步合成且易于调控和放大,有望应用于工业化制备硅@碳化硅@碳复合材料,在能源领域尤其是锂离子电池得以应用。

    一种高效可逆吸附甲醛气体的变色分子笼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400731A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110900865.3

    申请日:2021-08-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可逆吸附甲醛气体的变色分子笼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应用,利用酚酞分子作为原料通过达夫反应得到酚酞四醛c,将两分子的酚酞四醛c与四分子的手性环己二胺用有机溶剂溶解,然后加入酸溶液中进行自组装得到分子笼微晶或粉末b,有机溶剂:水:酸体积比50:5:0.1,分子笼微晶或粉末b再经过硼氢化钠还原反应得到最终目标高效可逆吸附甲醛气体的变色分子笼a,测试证明变色分子笼a能够快速大量的可逆吸脱附甲醛分子,1个分子笼在常温常压下可快速吸附8.2个甲醛分子,并能在低浓度碱溶液中脱附恢复原状;该变色分子笼a还能够通过颜色变化指示吸附饱和,对甲醛分子具有极灵敏的变色传感特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