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无源微波器件高效设计的优化方法、装置和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3962163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111414408.X

    申请日:2021-1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无源微波器件高效设计的优化方法、装置和设备,包括构建误差函数;在优化范围内确定输入样本,结合全波电磁仿真输出数据构建初始的训练样本集;利用训练样本集训练高斯过程模型,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高斯过程模型寻优,得到最优设计尺寸预测值,对最优设计尺寸预测值进行仿真获得相应的输出结果;判断输出结果是否满足设计指标,若满足设计指标,则输出该最优设计尺寸,否则进入下一步;计算误差,若符合预设条件,更新最优设计尺寸;判断是否达到迭代停止条件,若达到则输出最优设计尺寸,否则更新训练样本集并进行下一次迭代优化。本发明大幅度减少了进行全波电磁仿真的次数,从而实现了无源微波器件的高效优化。

    一种联合高斯过程的微带电路半空间映射快速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92253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066482.5

    申请日:2022-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联合高斯过程的微带电路半空间映射快速优化方法,属于微波射频电路的计算机辅助设计领域。该方法首先确定微带电路设计指标和需要优化的结构变量,构建粗模型;获得粗模型最佳设计尺寸;判断粗模型最佳设计尺寸是否满足设计指标,若是,则输出结果并结束流程,否则进入下一步;通过对优化方向的判断,按半星状分布选取初始的训练样本和减半的优化空间;训练半空间映射高斯过程模型;优化模型,预测下一代的最优结果并验证;若满足设计指标则结束流程并输出优化结果,否则进行参数提取并更新训练集,进行迭代优化。本发明能够很大程度地提高微带电路的设计效率,降低空间映射技术所需的训练样本数量,加快优化过程中的收敛速度。

    基于光纤传感器实现含手征参数双参量同时传感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87754B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1910644888.5

    申请日:2019-0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纤传感器实现含手征参数双参量同时传感的方法,属于光纤传感技术领域。本发明从手征介质的本构关系出发,推导出手征介质的波方程,利用数值计算方法对灵敏度较高的光纤传感器进行设计实现,将级联或两不同灵敏度光纤传感器的测试结果结合图解法,实现药品手征参数与其它参数的双参量传感。这种方法可以解决手征参数与其他参数双参量同时高灵敏度传感的问题,实现对于手征参数的大动态范围检测。该方法可以推广到任意类型的光纤传感器中进行含手征参数的双参量测量和传感器设计,也可以推广到其它手征介质模型下的传感特性研究。

    一种可快速插拔的波导连接器

    公开(公告)号:CN110416667B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1910790072.3

    申请日:2019-08-26

    Inventor: 喻梦霞 石明磊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快速插拔的波导连接器,涉及波导技术领域,包括:一组具有嵌套结构的阴接头和阳接头;其中,阴接头和阳接头都包含用于输入或输出的金属矩型波导,与金属矩型波导连接的法兰盘,以及位于法兰盘结合面上的矩型波导口;阳接头在法兰盘结合面上还设有凸出的定位母环,并且在定位母环的外侧壁设有凸起的定位销;阴接头在法兰盘结合面上设有与定位母环和定位销相对应的子环槽体,子环槽体在内侧壁上设有可容纳定位销在内滑动的定位槽。本发明省去了传统技术中的波导连接需要销钉定位或螺钉加固的繁琐流程,在保证波导传输性能的前提下能够大大提高波导的连接效率。

    近场效应误差分析方法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063544A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410293567.2

    申请日:2014-06-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近场效应误差分析方法,属于射频仿真领域。国内现有的三元阵天线近场效应误差分析等工作均是基于解析方法,尽管简单,但计算结果不精确、所适用的频段范围有限等,因此为了满足射频仿真中的高频率、高精度要求。本发明从三阵元的三个阵元出发,针对实际应用,发展计算电磁学数值方法同时结合电磁仿真软件模拟三元阵天线的近场效应,生成方位角和俯仰角的近场效应误差修正表格,通过近场效应误差修正得到正确的目标复现位置。本发明方法简单易行,满足了射频仿真的高频率、高精度要求。

    新型毫米波微带密封过渡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471474B

    公开(公告)日:2012-12-12

    申请号:CN200710050979.3

    申请日:2007-12-25

    Abstract: 新型毫米波微带密封过渡装置,包括电路腔体、过渡主体、调谐螺钉、绝缘体和同轴探针,过渡主体为表面为矩形的柱体,在过渡主体表面边缘,设有连接螺孔,连接螺钉通过连接螺孔将过渡主体固定于电路腔体侧面;在过渡主体的中部设有矩形波导,同轴探针一端焊接于电路腔体里的微带线上,另一端穿过绝缘体深入至矩形波导内,绝缘体设置于同轴探针与电路腔体侧面的连接处;过渡主体与矩形波导之间设有调谐孔,调谐孔的方向与同轴探针的方向垂直,调谐螺钉通过调谐孔从矩形波导的宽边伸至矩形波导内。与传统结构相比,本发明大大减小了体积,并解决了过渡装置的密封问题,从而降低了过渡中的损耗,主要用于毫米波的微带过渡。

    一种具有扇形开路结构的微带带通滤波器

    公开(公告)号:CN101694899B

    公开(公告)日:2012-11-07

    申请号:CN200910167913.1

    申请日:2009-10-16

    Abstract: 一种具有扇形开路结构的微带带通滤波器,属于微波/毫米波器件技术领域,涉及微波/毫米波集成电路。本发明是在传统平行耦合微带线滤波器的基础上,增加两段扇形开路支节;所述扇形开路支节是终端为扇形结构的四分之一波长终端开路线,两段扇形开路支节的始端均与副微带线的中心点垂直相连。本发明具有形式简单、结构紧凑、带外抑制度高的特点,不仅可以在微波/毫米波集成电路中使用,还可以用于频率更高的亚毫米波波段上;同时,本发明的输入和输出微带线都在同一直线上,便于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基于磁耦合原理的矩形波导与微带过渡转换电路

    公开(公告)号:CN101752631A

    公开(公告)日:2010-06-23

    申请号:CN201010003876.3

    申请日:2010-01-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磁耦合原理的矩形波导与微带过渡转换电路,属于微波毫米波在波导-微带之间过渡转换技术。该过渡转换电路包括顺序连接的微带线、偏心同轴线和耦合环,在耦合环的终端连接有接地结构,耦合环的侧边设置有独立金属条带。本发明基于磁耦合原理,实现了矩形波导与微带线两者主模之间电磁场的模式过渡转换,完成矩形波导与微带线之间电磁信号的传输,具有设计巧妙、结构紧凑、性能稳定、插入损耗小、驻波特性好的特点。

    一种超宽带波导三工器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943686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204704.0

    申请日:2024-08-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宽带波导三工器,属于电子通信技术领域。包括十字型公共接头、十字型公共接头的四个端口分别连接输入波导、第一滤波器、第二滤波器、第三滤波器。本发明通过在工作频率较低的第一滤波器的电容膜片上加载凸台,使第一高阶模式谐振频率向高频方向移动;在第一滤波器与十字型公共接头之间加载脊波导过渡段,抑制了高阶模式在跨越大工作频段范围多工器中的传输;在工作频率较高的第三滤波器中加载金属层,进一步有效抑制了高阶模式。本发明能够使三工器在保持相对带宽为大于等于62%的前提下,将工作频率较高通道的插入损耗IL优化至0.35dB,兼具超宽带与低插入损耗的优良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