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室内机
    1.
    发明公开
    空调室内机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1207447A

    公开(公告)日:2020-05-29

    申请号:CN202010172122.4

    申请日:2020-03-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空调室内机本体,空调室内机本体具有出风面板,出风面板上设置有出风口;导风机构,导风机构包括导风本体和导风板,导风板设置在导风本体上;导风机构设置在空调室内机本体的顶部且相对空调室内机本体可移动地设置,导风机构具有使导风板隐藏在空调室内机本体内的初始位置和使导风板位于空调室内机本体上方的导风位置。本发明的空调室内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室内机的导风效果较差的问题。

    一种上下出风柜机的下风道开关机构以及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111121262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2010031869.8

    申请日:2020-01-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上下出风柜机的下风道开关机构以及空调器,涉及空调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下出风的空调柜机制冷时冷风会从上下出风口同时送出,会使冷空气分布不均匀,影响用户的舒适性体验的技术问题。下风道开关机构包括驱动件和封堵组件,所述封堵组件安装于所述驱动件的动力输出端,所述封堵组件位于上下出风柜机的下风道内,且所述封堵组件在所述驱动件驱动下能够使所述下风道封闭或者能够使所述下风道畅通,本发明能够在上下出风柜机制冷时将柜机的下出风风道封闭,使冷空气均从上出风风道送出,能够使冷空气分布均匀,让用户具有舒适的制冷体验。

    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524697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593474.3

    申请日:2020-12-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室内机包括第一壳体、热交换系统和新风系统,第一壳体具有容纳腔,第一壳体上开设有多个风口;热交换系统设置在容纳腔内,热交换系统具有热交换风道,各风口均与热交换风道连通,热交换系统通过多个风口可实现至少一种出风模式;新风系统设置在容纳腔内,新风系统包括排风风道结构;其中,当室内机处于其中一种出风模式时,室内空气均可通过排风风道结构排出。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室内机的结构复杂,不利于室内机的经济性的问题。

    冷凝水收集装置及柜机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141020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2010034536.0

    申请日:2020-0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冷凝水收集装置及柜机,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空调柜机较难对冷凝水进行充分收集,容易产生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该冷凝水收集装置包括引水结构和接水结构;所述引水结构、接水结构均与柜机壳体连接,所述引水结构环绕设置于所述柜机壳体的四周;柜机产生的冷凝水能够滴入或流入所述引水结构和/或接水结构进行收集;所述引水结构内的水能够流入或滴入所述接水结构。本发明引水结构环绕设置柜机壳体的四周,大部分冷凝水能够滴入或流入引水结构中,同时,还有部分冷凝水能够直接滴入或流入接水结构进行收集,实现了对冷凝水的充分收集,降低了安全隐患。

    风道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556142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595690.1

    申请日:2020-12-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道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风道结构包括:主风道、多个风机、挡板组件,主风道具有多个分支风道,多个分支风道用于与多个出风口一一对应地连通;多个风机一一对应地设置在多个分支风道内;挡板组件设置在主风道内,挡板组件的至少部分可运动地设置,以使多个分支风道相互独立,或者使多个分支风道中的至少两个分支风道相互连通。本发明的风道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的出风方式较为单一的问题。

    送风系统及包括该送风系统的空调

    公开(公告)号:CN111306103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2010225410.1

    申请日:2020-0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送风系统及包括该送风系统的空调,送风系统包括风机和蜗壳,蜗壳设有至少两个出风方向不同的第一蜗壳出口和第二蜗壳出口,蜗壳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曲线段和第二曲线段、以形成蜗壳型腔。第一曲线段长度L1大于或等于第二曲线段长度L2,且第一蜗壳出口宽度W1大于或等于第二蜗壳出口宽度W2,可使第一蜗壳出口出风风量大于或等于第二蜗壳出口出风风量;反之可使第二蜗壳出口出风风量大于或等于第一蜗壳出口出风风量。这样实现了一个风机多个风口出风的分布式送风效果,降低了传统分布式送风空调的风机数量,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通过对不同风口的风道型线的调节,实现不同风口的出风比例,灵活性更高,大大提高了市场普及率。

    出风结构、空调器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412544B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2010159380.9

    申请日:2020-03-09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出风结构、空调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出风口、第二出风口和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上设置有导流圈,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与所述导流圈偏心设置,以使所述第一出风口的风量与所述第二出风口的风量不同。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提供的一种出风结构,能够实现不同出风口不同的风量配比,能够降低分布式送风技术所使用的风机数量,降低分布式送风空调的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进而提高分布式送风技术的市场普及率。

    出风组件、空调器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288622A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2010110557.6

    申请日:2020-02-2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出风组件、空调器,包括风道和导风组件,所述风道包括第一排风口,所述导风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排风口处;所述导风组件包括多个导风叶片,所述导风叶片能够向第一方向偏转;所述风道位于第一方向侧的内壁为第一风道壁,所述第一风道壁包括第一平直段;多个所述导风叶片中靠近所述第一风道壁的一个所述导风叶片为第一导风叶片;所述第一导风叶片位于所述第一平直段所在平面的第一方向侧。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出风组件、空调器,能够避免第一导风叶片受到持续冲击,进而避免导风叶片受力不均衡而产生噪音,提高使用体验。

    电加热装置及柜机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121172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2010035257.6

    申请日:2020-0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加热装置及柜机,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解决柜机空调凝露量过大的技术方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有效解决凝露量过大的问题,影响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问题。该电加热装置包括电加热体和风道壳体;所述电加热体能够通电产生热量并加热周围的空气;所述电加热体设置在至少一侧所述风道壳体的内壁。本发明将电加热体设置在风道壳体的内壁,能够避免风道壳体的内壁出现明显降温,从而大大减少了凝露的形成,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此外,在柜机制热时,一般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产生热风,电加热体能够起到辅助加热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风道结构、空调柜机及空调器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076295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2010010177.5

    申请日:2020-0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道结构、空调柜机及空调器,涉及空调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空调柜机不能实现上出风口和下出风口风量不同的技术问题。该风道结构包括风道本体、蜗壳以及导流圈,所述蜗壳安装在所述风道本体上且与所述风道本体相连通,所述导流圈安装于所述蜗壳的进风口处且能在所述风道本体内移动以改变所述导流圈所处的位置。本发明用于实现空调上出风口和下出风口的风量不同的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