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外机及机房空调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268463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403150.7

    申请日:2024-10-09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空调外机及机房空调,属于空调器领域。本申请中通过在室外机的内部增设喷淋单元,能够使得喷淋对换热器的表面进行冲洗,在换热器上喷洒水可降低其表面温度,具有辅助散热、增加制冷性能的功能,同时清洁时水是从换热器内侧向外侧喷出的,其对换热器的喷淋方向与灰尘侵蚀换热器的方向相反,从而使得灰尘能够尽快的脱离换热器的翅片,清洗效果更佳。并且可以保证污垢掉落至换热器的外侧。同时清洗水可带走翅片部分热量加快翅片散热,增强机组制冷性能。同时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是设置在机组内部的,不影响机组外观尺寸,当室外机并排安装时并不会因为增设的喷淋单元而导致安装位置受限。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221838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313640.7

    申请日:2023-03-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其中的空调器,包括室内换热器以及邻近所述室内换热器设置的加热加湿部件,所述加热加湿部件包括加热件以及驱动装置,所述加热件具有与加湿用水接触的加湿状态以及与所述加湿用水脱离脱出的加热状态,所述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加热件在所述加湿状态与所述加热状态之间切换。本发明利用加热件与加湿用水的相对位置关系,使其能够在加热状态与加湿状态的切换,从而无需如现有技术中那样针对加热或者加湿分别单独设置一个对应的执行部件,减少了对空调器内部空间的占据,提升了空调器内部空间的利用率,进而利于对空调器其他更多功能的开发。

    一种室内机、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24650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462421.X

    申请日:2024-04-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室内机、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室内机具有用于容纳出风机的风机腔,所述风机腔的后侧设置有背板,所述风机腔的前侧设置有前出风通道,所述风机腔的左侧设置有左出风通道,所述风机腔的右侧设置有右出风通道;所述风机腔内设置有出风机,所述出风机的上侧或下侧设置有容纳位;所述室内机还设置有显示屏,当需要所述前出风通道关闭,所述左出风通道和所述右出风通道打开时,所述显示屏能够移动至所述风机腔的前侧;当需要所述前出风通道打开,所述左出风通道和所述右出风通道关闭时,所述显示屏能够移动至所述容纳位,以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显示屏阻挡室内机吹风的技术问题。

    空调器及控制方法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685112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648119.9

    申请日:2023-06-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及控制方法,空调器包括:外壳和蒸发器,外壳具有安装腔,蒸发器安装在安装腔内,外壳具有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电器盒,电器盒包括相互连接的底板和侧板,侧板围绕底板的周缘设置以围成安装开口槽;电器盒可活动地设置在安装腔内,电器盒具有安装位置和维修位置;当外壳处于关闭状态时,电器盒处于安装位置,以使侧板与蒸发器相对设置;当外壳处于打开状态时,电器盒处于维修位置,以使底板与蒸发器相对设置;其中,底板在蒸发器上的投影面积大于侧板在蒸发器上的投影面积。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器盒对进出风的阻挡较大的技术问题。

    一种表冷器结构、V型热交换设备及机房空调

    公开(公告)号:CN119573240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799367.4

    申请日:2024-12-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冷器结构、V型热交换设备及机房空调,一种表冷器结构包括表冷器本体、第一接水组件、第二接水组件以及第一排水件,表冷器本体包括若干上下拼接连接的表冷器单元,第一接水组件设于表冷器本体的至少其中一个表冷器单元的拼接处,第二接水组件设于表冷器本体的底部,第一排水件连接于第一接水组件和第二接水组件之间,第一接水组件的水通过第一排水件引流至第二接水组件。本发明可将表冷器单元产生的冷凝水提前截流,防止其水珠增大,截流后的冷凝水汇聚在第一接水组件中,然后再利用第一排水件引流至第二接水组件,从而能够防止冷凝水聚集成大水珠后飘向风机内部,有效保护机组内部零部件,同时也保持风道内湿度不变。

    散热机柜
    6.
    发明公开
    散热机柜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450682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890268.0

    申请日:2024-07-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散热机柜,包括柜体、风机和多个微通道换热器,柜体的上盖板开有第一散热孔,柜体的下盖板开有第二散热孔,下盖板设置有风道,风机的风叶位于风道内,风道开有上进风口和多个侧出风口,柜体的周壁板设置有多个散热区域,多个散热区域等间距排布,每一个散热区域开有第三散热孔,一个微通道换热器与一个散热区域对应设置,每一个微通道换热器设置有液冷通道和微通孔,液冷通道内流充有冷却介质,多个微通道换热器、风道的上端和上盖板之间围成容置腔,风叶在水平方向上位于容置腔的中部。本发明散热机柜通过风冷和微通道进行双冷源散热,提高散热效率,且能够对柜体内部各个区域进行均匀散热,使得散热效果更佳。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515656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731401.X

    申请日:2023-12-1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空调系统包括空调模块、风道模块以及控制模块,空调模块设置至少两个,风道模块的一端与其中一个空调模块连接,风道模块的另一端与另一个空调模块连接,控制模块与空调模块连接用于控制空调模块的工作,控制模块与风道模块连接用于控制风道模块的通断以将空调模块散热时产生的热风导向至目标室内。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空调系统,通过设置在至少两个空调模块之间的风道模块以将空调模块散热时的热量导向至室内以配合空调模块调节室温,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机房内的空调系统在控温过程中耗能大的技术问题。

    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279316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172722.0

    申请日:2023-09-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空调器包括:电器盒、散热器、冷媒管、水箱和冷凝水出管,所述冷媒管能与所述水箱换热,以能对所述水箱中的水降温,所述冷凝水出管的一端与所述水箱内部连通,以能将水箱中的水导出至所述冷凝水出管中,所述散热器与所述电器盒连接,所述冷凝水出管与所述散热器相接以能通过所述散热器对所述电器盒散热降温;且所述冷媒管上设置有能调节冷媒流量的节流装置,所述节流装置的开度大小能根据所述电器盒的温度高低进行调节。根据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直接利用冷媒对电器盒进行降温而出现过冷现象导致电器盒内部产生冷凝水的问题,实现对电器盒的快速高效的散热冷却和温度的精确控制。

    过滤装置、面板结构、空气过滤器和空调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6753623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753739.9

    申请日:2023-06-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过滤装置、面板结构、空气过滤器和空调设备,过滤装置包括安装框架、第一安装部件和第二安装部件,其中,安装框架具有避让过滤网的避让开口,过滤网具有分别用于设置在避让开口两端的固定端和自由端;第一安装部件和第二安装部件均可运动地安装在安装框架上,第一安装部件用于承载过滤网并与过滤网的固定端连接,第二安装部件用于与过滤网的自由端连接。通过第一安装部件和第二安装部件的运动,使过滤网的网体从第一安装部件处逐步转移至第二安装部件处,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空气过滤器不便于更换滤网的问题。

    防漏风机构和空调设备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044797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1656998.1

    申请日:2022-12-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漏风机构和空调设备,防漏风机构包括:遮挡部件,用于遮挡空调设备的与风机部件的出风口;传动组件,传动组件与遮挡部件传动连接,以带动遮挡部件运动至遮挡风机部件的出风口的遮挡位置和用于避让出风口的避让位置;检测部件,检测部件与风机部件相配合,以检测风机部件是否停动,以在风机部件处于停动状态时,控制遮挡部件运动至遮挡该风机部件的出风口的遮挡位置。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风墙空调机组容易出现漏风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