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422912B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511002613.X
申请日:2015-12-25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16K11/065 , F16K31/06 , F16K31/124 , F16K31/5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通阀和空调系统。四通阀包括主阀和先导阀,先导阀具有先导阀体、先导阀块和阀位切换装置,阀位切换装置用于控制先导阀块在第一阀位与第二阀位之间切换,在先导阀块处于第一阀位时主阀阀块处于第一工作位,在先导阀块处于第二阀位时主阀阀块处于第二工作位,阀位切换装置包括致动装置和切换保持装置,致动装置每接受能量动作一次,切换保持装置能使先导阀的先导阀块在第一阀位和第二阀位之间切换一次,且切断对致动装置的能量供应后切换保持装置能使先导阀块保持于致动装置最后一次动作所切换的阀位。根据本发明可以节约用于四通阀阀位切换和阀位保持的能源。
-
公开(公告)号:CN104864127B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510290212.2
申请日:2015-05-29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阀体及其加工方法,该阀体包括壳体;第一流体进出管;第二流体进出管;第一流体进出管和第二流体进出管分别设置在壳体的两端;阀芯柱,所述阀芯柱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流体进出管和所述第二流体进出管上,且所述阀芯柱、所述第一流体进出管和所述第二流体进出管之间围设形成活动空间;以及阀芯,所述阀芯设置在所述活动空间中,且所述阀芯能够在所述活动空间中移动,所述阀芯能够密封所述第一流体进出管和/或所述第二流体进出管。本发明的阀体既能够对流体单向导通同时又能够双向安装,从而不会发生阀体安装方向出错的问题,降低了阀体的安装出错率,并且提高了阀体的安装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634028B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310558063.4
申请日:2013-11-11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降低压缩机排气压力的方法。该系统包括:第一调节系统,包括第一压缩机和与第一压缩机相连通的第一换热管组;第二调节系统,包括第二压缩机和与第二压缩机相连通的第二换热管组,第一调节系统和第二调节系统的冷媒流路相互独立,且第一换热管组与第二换热管组相间地设置在第一换热器上;控制系统,包括检测部和控制部,检测部检测第一压缩机的排气压力、第二压缩机的排气压力和环境温度,并将检测数据传输至控制部,控制部将检测数据与预设数据比对,根据比对结果控制是否关闭第一压缩机和第二压缩机中的一个。通过该系统可以提高工作中的换热管组的换热面积,进而降低工作中的压缩机的排气压力,提高压缩机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196435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526079.0
申请日:2016-07-04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线控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接收设定的锁定密码,锁定密码由线控器感应到的滑动信息构成,其中,滑动信息包括:线控器面板上的至少二个功能控件的控件信息以及在滑动路径上依次滑过的功能控件的顺序;在接收到输入的解锁密码之后,如果解锁密码与锁定密码匹配成功,则解锁线控器成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手操器通过固定的组合键实现锁定功能,无法有效防止他人误操作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196431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523719.2
申请日:2016-07-04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0007 , F24F11/30 , F24F11/62 , F24F11/65 , F24F11/89 , F24F2110/10 , F24F2110/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风管机控制系统、方法和装置,其中,该系统包括:空调风管机整机,用于产生空调风;多个风阀,通过风管道与所述空调风管机整机相连,用于控制是否将空调风送至风阀所在空间;风阀控制器,与所述多个风阀和所述空调风管机整机相连,用于根据所述多个风阀中处于开启状态的风阀的数量,对所述空调风管机整机的风档进行控制。本发明实施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当用户需求冷量小,只开启部分风阀时,空调的风量并未下降而导致的风阀风量太多噪声太高的技术问题,达到了风阀与空调风管机整机的联动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6016403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524949.0
申请日:2016-07-04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C15/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C15/2021 , F24C15/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烟机,包括油烟机本体,油烟机本体内设置有用于收集废弃油的导油部;排油管道,设置于油烟机本体的外侧并与导油部连通,排油管道用于将废弃油排出;连接部,设置于排油管道上,连接部用于将集油装置与排油管道相连接。在油烟机本体外侧设置排油管道,使得油烟机本体内产生的废弃油收集和处理起来更加简便、快捷,避免废弃油对环境造成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5928109A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610370486.7
申请日:2016-05-27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5/001 , F25B41/04 , F25B41/062 , F25B49/02 , F25D2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模块换热装置的空调系统及具有其的空调,包括室外换热器(1)和室内换热器(10)、及设置在该二者之间的、不具有压缩机的主冷媒管路(2)上的节流部件(7),在节流部件(7)与室外换热器(1)之间或者节流部件(7)与室内换热器(10)之间还设置有模块换热装置(5),且还包括控制空调系统在制冷和制热模式下均能保证冷媒从模块换热装置(5)流向节流部件(7)的阀门支路控制系统。本发明能够使得仅有一个节流部件的热泵型空调器可以实现模块散热在制冷、制热模式下都可以采用节流前的冷媒对所需散热的模块进行散热降温,有效地防止了冷媒管与模块附近温度低于空气露点温度而在模块附近产生凝露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05422912A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511002613.X
申请日:2015-12-25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16K11/065 , F16K31/06 , F16K31/124 , F16K31/5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K11/065 , F16K31/06 , F16K31/124 , F16K31/5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通阀和空调系统。四通阀包括主阀和先导阀,先导阀具有先导阀体、先导阀块和阀位切换装置,阀位切换装置用于控制先导阀块在第一阀位与第二阀位之间切换,在先导阀块处于第一阀位时主阀阀块处于第一工作位,在先导阀块处于第二阀位时主阀阀块处于第二工作位,阀位切换装置包括致动装置和切换保持装置,致动装置每接受能量动作一次,切换保持装置能使先导阀的先导阀块在第一阀位和第二阀位之间切换一次,且切断对致动装置的能量供应后切换保持装置能使先导阀块保持于致动装置最后一次动作所切换的阀位。根据本发明可以节约用于四通阀阀位切换和阀位保持的能源。
-
公开(公告)号:CN103486687B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210193418.X
申请日:2012-06-12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的保护方法,包括步骤:1)检测空调系统的压缩机的排气管内的压力值P0;2)将P0与第一预设值P1进行比较:3)当P0>P1时,空调系统的外风机停止运行。上述空调系统的保护方法通过检测外机的压缩机的排气管内的压力值来控制外风机的运行状态,实现了对内机管温的控制,故实现了对空调系统的防高温保护,提高了空调系统的压缩机的使用寿命以及整个机组的可靠性;同时也降低了空调机组的售后故障率。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的保护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5023567A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510395620.4
申请日:2015-07-06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魏亮 , 赵亮 , 何国军 , 汪俊勇 , 聂旺辉 , 李冰凝 , 李志强 , 于娜 , 李毛骨 , 梁俣 , 冯鹏程 , 骆梦思 , 黄忠林 , 刘霄 , 梁焯劲 , 王亚楠 , 聂睿 , 朱金哲 , 黄荣操 , 贾建立 , 杨葛东
IPC: G10K11/17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共振式消音器,包括消音主体部;消音主体部包括形成声流通道的内壁,内壁上具有多个与声流通道连通的消音孔;消音主体部包括多个设置在内壁外侧的消音腔,多个消音腔与多个消音孔一一对应地连通,多个消音腔对应至少两个不同频率。本发明的共振式消音器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共振式消音器的消音范围小、频带宽度较窄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