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161333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011090148.0
申请日:2020-10-13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0087 , F24F1/0063 , F24F11/64 , F24F13/22 , F24F110/2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加湿结构、空调室内机、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包括冷凝部、加湿部和风道,冷凝部用于对经过冷凝部的空气进行冷凝,并形成冷凝水;加湿部用于储存冷凝水,并采用所述冷凝水进行加湿;风道用于引导空气经过冷凝部。根据本申请的加湿结构、空调室内机、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通过冷凝部对经过冷凝部的空气进行冷凝,并形成冷凝水;加湿部采用冷凝水作为加湿水,无需进行换水,更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2762009A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2110117164.2
申请日:2021-01-28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贯流叶片、贯流风机及空调器,贯流叶片包括:叶片体上设有压力面;压力面包括至少三段圆弧;以叶片体的弦长L的中点O处对应的压力面的圆弧直径为D,以贯流风叶的转动轴心为圆心,叶片体靠近圆心的端部为第一端,叶片体远离圆心的端部为第二端;位于中点O到第一端内的第a段圆弧对应的圆弧直径为Da,满足Da=(1+Ta%)×D;位于中点O到第二端内的第b段圆弧的圆弧直径为Db,满足Db=(1+Tb%)×D。本公开的贯流风叶,压力面采用多段式圆弧设计,且圆弧由弦长L的中点O向两端呈渐扩形,能够有效降低气流从压力面流入流出时所带来的气动阻力,并能改善风机的运行负载,降低电机的功率;同时能够降低贯流风叶尾迹造成的涡流噪声,减少相应的噪音。
-
公开(公告)号:CN112728638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110002840.1
申请日:2021-01-04
Applicant: 格力电器(武汉)有限公司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0011 , F24F13/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器出风口导风结构、空调器,其中的空调器出风口导风结构,包括壳体以及构造于所述壳体上的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内设置有多个导风板,多个所述导风板沿所述出风口的长度延伸方向依次相邻设置,还包括驱动组件,各个导风板能够被所述驱动组件驱动在所述出风口的宽度方向上摆动,且任意相邻的两个导风板的摆动角度在同一时刻不相同。根据本发明,通过多个摆角各不相同的导风板实现出风气流的流动方向的差异,能够将层流气流打散,在不影响空调器出风量的同时,减少单次吹到人身上的风量,达到类似于自然风阵风习习的效果,避免冷风直吹,提升空调器的舒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628974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419255.3
申请日:2020-12-07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1/65 , F24F11/79 , F24F1/0073 , F24F1/0063 , F24F13/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能量交换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系统、介质、设备、送风装置及应用,当空调器自除尘工作方式时,空调控制器控制送风装置反向送风或扫风,当空调器空调工作方式时,空调控制器控制送风装置正向送风或扫风。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空调换热器表面积尘导致的空调换热性能下降的问题,本发明自除尘空调器控制方法及其送风装置,当空调器自除尘工作方式时,空调控制器控制送风装置反向送风或扫风,气流方向依次:室内环境、送风装置、换热器、过滤网、室内环境。使通过换热器的气流从内表面流向外表面,把空调换热器的外表面积尘除去,减少换热器表面积尘,解决现有空调换热器表面积尘导致的空调换热性能下降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268316A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2010933265.2
申请日:2020-09-08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0087 , F24F6/12 , F24F11/54 , F24F11/64 , F24F11/65 , F24F11/84 , F24F13/22 , F24F13/30 , F24F110/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无水加湿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室内湿度偏低时,室外风机将室外湿空气引进到加湿装置的室内集水器上部,同时冷凝管因室外低温冷媒的流经处于温度极低状态;湿空气流经低温冷凝管使小水珠聚集后储存在集水器底部;当开启加湿模式后,加湿装置的雾化器开启,雾化后的水蒸气通过加湿口给室内加湿。本发明在冬季制热工况下,得以不间断的控制室内湿度并且结构形式简单,尺寸较小。在湿度控制系统运行过程中,可以持续加湿直至达到理想湿度。本发明无水加湿设备简单,且均设置于室内侧,与室内侧同一壳体内。其放置位置位于蒸发器和壳体间隙,不占用室内壳体的额外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12161333A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2011090148.0
申请日:2020-10-13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0087 , F24F1/0063 , F24F11/64 , F24F13/22 , F24F110/2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加湿结构、空调室内机、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包括冷凝部、加湿部和风道,冷凝部用于对经过冷凝部的空气进行冷凝,并形成冷凝水;加湿部用于储存冷凝水,并采用所述冷凝水进行加湿;风道用于引导空气经过冷凝部。根据本申请的加湿结构、空调室内机、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通过冷凝部对经过冷凝部的空气进行冷凝,并形成冷凝水;加湿部采用冷凝水作为加湿水,无需进行换水,更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2049948B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011034420.3
申请日:2020-09-27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接阀、连接器及空调器,连接阀包括第一阀座、第一阀芯和子阀芯,第一阀座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阀芯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一阀座内,第一阀芯可封堵或避让第一开口;子阀芯和第一阀芯连接,子阀芯为密封结构,子阀芯朝向第二开口可伸缩地设置。子阀芯可伸缩可理解为子阀芯可膨胀或收缩。其中,子阀芯伸长后可穿入与第一阀座配合的管路内,以排出管路内的气体。采用该方案,在将连接阀和管路连接时,将伸长后的子阀芯穿入管路内,这样子阀芯占据了管路内的空间,从而可将管路内的气体排出,在装配好后将子阀芯缩回即可。将该连接阀应用于空调系统中,可保证空调系统的真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762009B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10117164.2
申请日:2021-01-28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贯流叶片、贯流风机及空调器,贯流叶片包括:叶片体上设有压力面;压力面包括至少三段圆弧;以叶片体的弦长L的中点O处对应的压力面的圆弧直径为D,以贯流风叶的转动轴心为圆心,叶片体靠近圆心的端部为第一端,叶片体远离圆心的端部为第二端;位于中点O到第一端内的第a段圆弧对应的圆弧直径为Da,满足Da=(1+Ta%)×D;位于中点O到第二端内的第b段圆弧的圆弧直径为Db,满足Db=(1+Tb%)×D。本公开的贯流风叶,压力面采用多段式圆弧设计,且圆弧由弦长L的中点O向两端呈渐扩形,能够有效降低气流从压力面流入流出时所带来的气动阻力,并能改善风机的运行负载,降低电机的功率;同时能够降低贯流风叶尾迹造成的涡流噪声,减少相应的噪音。
-
公开(公告)号:CN112880432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144404.8
申请日:2021-02-02
Applicant: 格力电器(武汉)有限公司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8D1/047 , F24F1/0067 , F24F1/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换热管组件、微通道换热器、空调系统及换热器设计方法,换热管组件适用于换热器,换热管组件包括沿换热管组件的长度方向依次连接的至少两个管体部,各个管体部均具有多个微通道;沿换热管组件的第一端至换热管组件的第二端延伸的方向,至少两个管体部中的多个微通道的总横截面积依次减小。本发明的换热管组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微通道换热器作为蒸发器时,冷媒流程的中后部换热效果较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228965A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10996790.9
申请日:2020-09-21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0087 , E03B3/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水加湿装置及空调室内机,包括蓄水风机、蓄湿管道组件、进风管、出风管以及连接管,所述蓄水风机上分别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进风管连接,所述出风口与所述连接管的一端,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蓄湿管道组件的进口连通,所述蓄湿管道组件的出口与所述出风管连通,所述蓄湿管道组件连接有接水箱,所述接水箱连接有雾化器。本发明巧妙地安装在室内机的壳体内,合理地利用了空调室内机的内部空间,并且能够自动完成蓄水和加湿,降低了无水加湿装置的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