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导叶组件、轴流风机及空调器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042164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183886.8

    申请日:2024-08-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后导叶组件、轴流风机及空调器。后导叶组件包括:导风帽;多条仿形导叶,所有所述仿形导叶以所述导风帽为中心呈环形分布。本发明提供的后导叶组件、轴流风机及空调器,利用仿形导叶的叶栅进口气流角和叶栅出口气流角来控制仿形导叶的中弧线,使得仿形导叶能够针对不同的速度区域均能够最大程度的将偏转气流旋回轴向,从而提高轴流风机的工作效率,而仿形导叶的叶栅进口气流角和/或叶栅出口气流角所控制仿形导叶的截面能够符合海鸥翅翼的翼形截面形状,由于海鸥翼型具有高升力系数、高升阻比的特点,使得本申请的仿形导叶相比较于传统后导叶拥有更为优良的气动性能,能够显著增强后导叶组件以及轴流风机的气动性能。

    管路减振组件、压缩机及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117570275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564847.8

    申请日:2023-1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管路减振组件、压缩机及空调器。管路减振组件包括第一安装结构;第二安装结构;第一弹性机构;拉紧机构。本发明提供的管路减振组件、压缩机及空调器,第一弹性机构对两根管路之间的振动进行吸收、抵消,从而实现对管路的减振效果,同时设置拉紧机构将第一安装结构和第二安装结构进行拉紧,使得第一安装结构和第二安装结构能够成为一个整体,实现了两根管路之间的固定,保证两根管路之间的可靠连接,而且第一固定孔的中心轴线和第二固定孔的中心轴线可以相对转动,能够对任意位置、不同空间交叉的两根管路进行固定、减振,进一步的提高了管路减振组件的适用范围。

    风叶、叶轮及轴流风机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052713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102517.7

    申请日:2023-08-2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风叶、叶轮及轴流风机,该风叶包括:叶片本体,具有相对的吸力面和压力面;和多个翼型体,设置于叶片本体的吸力面一侧,且沿叶片本体的展向比增加的方向间隔分布,多级翼型体的几何尺寸及其与叶片本体之间的夹角相异设置,翼型体由叶片本体的前缘延伸至尾缘,且翼型体的型线为拟合曲线,其中,前缘和尾缘沿叶片本体的旋转方向的两端设置。本申请通过在叶片本体的吸力面一侧设置多级仿生翼型体,可以提升轴流风机在不同静压条件下的风量,满足不同工况下的性能需求,增加风机的应用场合及适应性。

    蜗舌、壳体组件、风机及空调器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898952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655469.X

    申请日:2022-12-22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蜗舌、壳体组件、风机及空调器。蜗舌包括:蜗舌表面,被配置为有气流流过,蜗舌表面包括中部区域,以及位于中部区域两侧的侧部区域;以及导流件,设于蜗舌表面,中部区域和侧部区域均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导流件,位于中部区域的导流件的长度小于位于侧部区域的导流件的长度。将蜗舌表面划分为中部区域和位于中部区域两侧的侧部区域,在中部区域和侧部区域均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导流件,位于中部区域的导流件的长度小于位于侧部区域的导流件的长度,可以有效引导蜗舌表面处的气流,避免额外的噪声产生,并对流经蜗舌表面的气流进行切割,防止大型涡流的产生,可有效降低气流与蜗舌表面接触而产生的脱落涡噪声,进而降低风机的气动噪声。

    离心风机、空调器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323914A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110775199.5

    申请日:2021-07-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离心风机、空调器,其中的离心风机,包括离心风叶以及用于容纳离心风叶的蜗壳,沿离心风叶的轴向在离心风叶的任一径向面上投影,蜗壳具有的周向蜗壳至少包括第一型线、第二型线,且在同一螺旋渐开角φ下,周向蜗壳的型线半径沿着第一型线到第二型线的方向越来越小,第一型线所处区域对应的离心风叶的气流流量大于第二型线所处区域对应的离心风叶的气流流量,其中40°≤φ≤360°。根据本发明,蜗壳在其轴向上具有多条介于第一型线、第二型线之间且型线半径越来越小的蜗壳型线,由于第一型线与第二型线分别与离心风叶的气流流量相匹配,从而能够有效克服现有技术中蜗壳型线与风叶流量不匹配导致的效率低下的不足。

    一种用于风机的叶片、轴流风机和空气处理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3757169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111101976.4

    申请日:2021-09-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风机的叶片、轴流风机和空气处理设备,涉及风机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风叶旋转时,产生很大噪声的问题。本发明用于风机的叶片,叶片本体的吸力面设置有流线式导流降噪组件,流线式导流降噪组件包括流线式导流结构和导流降噪结构,流线式导流结构的导流型线与流线式导流降噪组件在叶片本体位置处的叶片型线保持一致;导流降噪结构设置于叶片本体的尾缘处,导流降噪结构的型线与流线式导流降噪组件在叶片本体位置处的叶片型线保持一致。本发明用于风机的叶片,通过设置的流线式导流降噪组件,可抑制风机叶片脱落涡的发展,从而可降低流动动能损失,降低风机噪声;还可提高风机流场的均匀性,提升风机效率。

    框架和冷水机组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998979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473687.0

    申请日:2024-10-2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框架和冷水机组。框架包括:本体(101),用于支撑冷媒循环设备(20),并包括底座(1)和设置于底座(1)上的架体(2);和第一加强部(3),设置于本体(101)上,并包括第一横梁(31)和两个第一斜拉梁(32),第一横梁(31)沿着第二方向(Y)延伸,两个第一斜拉梁(32)沿着第二方向(Y)彼此间隔,并在第二方向(Y)上反向倾斜,两个第一斜拉梁(32)的下端均与第一横梁(31)连接,且上端均与架体(2)连接。这样,可提高抗风抗震性能。

    离心风机组件、风机墙及空调器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855765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915196.0

    申请日:2024-07-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离心风机组件、风机墙及空调器。离心风机组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且所述壳体内形成有导流通道;离心叶轮;导叶结构,所述导叶结构设置于所述壳体出风口处。本发明提供的离心风机组件、风机墙及空调器,通过在壳体出风口处设置导叶结构,利用导叶结构对被导流通道调整方向后的离心叶轮的气流进行整流,消除离心叶轮的气流所具有的旋绕速度,使得离心叶轮的气流能够沿离心叶轮的轴线方向进行流动,有效的提高离心风机组件的静压和效率,而且还能够减少了相邻的离心叶轮的气流之间产生的干扰紊流,解决了风机墙中各个风机之间相互干扰问题,降低了风机墙的湍流噪声。

    蜗壳、离心风机及空调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128190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1253621.6

    申请日:2023-09-2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离心风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蜗壳、离心风机及空调,该蜗壳包括蜗壳主体和蜗舌中岛,蜗壳主体的蜗舌位置沿轴向设置有容纳槽;蜗舌中岛设置于蜗壳主体的容纳槽内,蜗舌中岛与容纳槽的内侧壁之间形成加速止回流道,蜗壳主体在蜗舌位置处的至少部分倒流气流通过加速止回流道加速后重新并入蜗壳主体的出风气流中,该蜗壳可以有效防止离心风机在高静压工况下蜗舌附近气体倒流,同时可以解决蜗舌间隙减小造成的风机噪声较大的问题。

    导风圈、轴流风机及空调器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108550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253607.6

    申请日:2023-09-2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轴流风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风圈、轴流风机及空调器,该导风圈应用于轴流风机;导风圈包括导风筒和内嵌环体,导风筒的内表面沿出风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导风环和第二导风环,第一导风环和第二导风环之间设置有连接部,第一导风环的内径小于第二导风环的内径,第一导风环和第二导风环分别对应轴流风机内轴流风叶的吸力面和压力面;内嵌环体位于第二导风环内且邻近第一导风环,内嵌环体的内径大于第一导风环的内径,内嵌环体、第二导风环以及连接部之间的间隙形成止回流道,该导风圈在保证轴流风机具有足够安全的叶顶径向间隙的同时可以有效解决轴流风机在高静压工况下叶顶径向间隙出现泄漏损失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