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开(公告)号:CN1851288A
公开(公告)日:2006-10-25
申请号:CN200610073699.X
申请日:2006-04-19
Applicant: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7/14 , F16H1/32 , H02K5/1732 , H02K7/06 , H02K7/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抑制输出轴倾斜的内置有电机的内旋轮线减速机。促动器(10)具备:具有壳体(12)及端板(13)的外壳(11);具有偏心部(32)并被外壳轴支承的转子(22);具有被固定在外壳上且和转子同心的第1内齿轮(42)的内齿圈(41);具有和转子同心的第2内齿轮(46)的输出轴(44);具有分别与第1及第2内齿轮啮合且相互同心的第1外齿轮(48)和第2外齿轮(49),被轴支承在偏心部上作偏心转动的行星齿轮(47);以及在输出轴的一侧端面与端板之间、以及输出轴的另一侧端面与内齿圈之间,分别沿轴方向夹持嵌入并可转动地支持输出轴的第1滚球(51)及第2滚球(52)。
-
公开(公告)号:CN108110963B
公开(公告)日:2020-01-21
申请号:CN201710826452.9
申请日:2017-09-14
Applicant: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以及旋转电机,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在更短时间内制造旋转电机。旋转电机(1)的制造方法具有:将多个分束线圈(30U**、30V**、30W**)分别插入线圈插入机(100)的各叶片(102)间的线圈放置工序、将定子铁芯(10)放置于线圈插入机(100)的定子铁芯放置工序、使推动器(103)向定子铁芯(10)侧移动由此利用分别被插入到位于推动器(103)侧的各叶片(102)间的多个分束线圈(30U**、30V**、30W**)按压在比该分束线圈(30U**、30V**、30W**)靠定子铁芯(10)侧邻接的分束线圈(30U**、30V**、30W**)从而将多个分束线圈(30U**、30V**、30W**)依次重叠地插入到各插口(10a)的分束线圈统一插入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929246B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申请号:CN200610111973.8
申请日:2006-08-30
Applicant: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旋转电机(1)的叠片铁芯(30),具有第一数量(n)的磁极,第一数量为被2整除的自然数,该叠片铁芯包括若干弧形单元铁芯(31),其特征在于各单元铁芯具有第二数量(m)的磁极,第二数量为除了第一数量的约数之外的自然数,单元铁芯卷绕层叠预定次数,构成方式为通过等式X=θ*t/360得到单元铁芯(31)的轴向叠层量,X为轴向叠层量,θ为单元铁芯(31)的卷绕角度,以及t为单元铁芯的厚度,并且在圆周方向上彼此毗连的单元铁芯在其外周的一部分处相互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929246A
公开(公告)日:2007-03-14
申请号:CN200610111973.8
申请日:2006-08-30
Applicant: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旋转电机(1)的叠片铁芯(30),具有第一数量(n)的磁极,第一数量为被2整除的自然数,该叠片铁芯包括若干弧形单元铁芯(31),其特征在于各单元铁芯具有第二数量(m)的磁极,第二数量为除了第一数量的约数之外的自然数,单元铁芯卷绕层叠预定次数,构成方式为通过等式X=θ*t/360得到单元铁芯(31)的轴向叠层量,X为轴向叠层量,θ为单元铁芯(31)的卷绕角度,以及t为单元铁芯的厚度,并且在圆周方向上彼此毗连的单元铁芯在其外周的一部分处相互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8110963A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申请号:CN201710826452.9
申请日:2017-09-14
Applicant: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以及旋转电机,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在更短时间内制造旋转电机。旋转电机(1)的制造方法具有:将多个分束线圈(30U**、30V**、30W**)分别插入线圈插入机(100)的各叶片(102)间的线圈放置工序、将定子铁芯(10)放置于线圈插入机(100)的定子铁芯放置工序、使推动器(103)向定子铁芯(10)侧移动由此利用分别被插入到位于推动器(103)侧的各叶片(102)间的多个分束线圈(30U**、30V**、30W**)按压在比该分束线圈(30U**、30V**、30W**)靠定子铁芯(10)侧邻接的分束线圈(30U**、30V**、30W**)从而将多个分束线圈(30U**、30V**、30W**)依次重叠地插入到各插口(10a)的分束线圈统一插入工序。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