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粒子自动装载总成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8744318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1810692595.X

    申请日:2018-06-29

    Applicant: 焦德超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螺旋状近距离核素放疗装置及粒子自动装载总成。该装置包括:呈圆筒状的支架、引流管;支架上开设有呈螺旋状的第一凹槽,引流管呈螺旋状安装在第一凹槽内,引流管内安装有若干个放射性粒子体。将引流管固定于支架外周既能对胆道置入粒子进行放疗又能扩充胆道使得胆汁能够正常流通,使得粒子链与支架一样具有伸缩性、一定蠕动和自我找正功能,使得粒子链能够稳定安放于指定位置。粒子自动装载总成中扇形摆块进行摆动转动时候使得豁口处的粒子体被粒子体推入装置推出和粒子匣中的待装载粒子体滑落至豁口处被夹紧的过程循环往复进行,使得粒子体在扇形摆块摆动的过程中能够不停的进粒子和送粒子。

    一种治疗食道癌的球囊粒子套管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281630A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710445326.9

    申请日:2017-06-14

    Applicant: 焦德超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以一种治疗食道癌的气囊粒子套管系统,营养液注入连接头和营养管内设置有与营养管内孔相连通的营养液注入通道,营养液注入连接头的外侧端部设置有营养液注入加强口,营养液注入连接头通过旋转台与加强连接台相连接,加强连接台与营养管相连接,在营养管的外壁上设置有气囊粒子套管装置;避免皮肤内壁组织之间的粘连,有效的保持了放射粒子的高效作用,实现旋转和伸缩,集中程度高,提高了整体给药和针对病灶直达的药效。

    一种胆道螺旋支撑外扩式粒子导管组件

    公开(公告)号:CN209237197U

    公开(公告)日:2019-08-13

    申请号:CN201822234570.3

    申请日:2018-12-28

    Applicant: 焦德超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胆道螺旋支撑外扩式粒子导管组件,包括:粒子导管、束紧标记圈、螺旋绕条。将粒子导管两侧的粒子仓盖打开将粒子装载进去,装载完成之后将粒子仓盖闭合并将束紧标记圈在粒子导管上滑移套在粒子仓盖外侧,使得束紧标记圈可以将粒子仓盖束紧使其不会张开。将套有螺旋绕条的粒子导管前端逐渐推送至患者体内,当粒子导管在患者体内经由胆道内部,且粒子导管的前端进入十二指肠内部管腔交汇处。在螺旋绕条的支撑下胆道内腔壁与粒子导管之间有间隙,使得胆汁可以流动从胆汁孔进入粒子导管的主腔内部并从粒子导管内部流入十二指肠中。在此同时粒子导管内的粒子对胆道区域的肿瘤进行放射治疗,简单方便实用。

    单向瓣膜式可携带粒子引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9611990U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20196054.8

    申请日:2019-02-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来说是单向瓣膜式可携带粒子引流装置,包括引流导管、放疗导管及不透X光标记,所述引流导管和所述放疗导管的长度一致并且并行固定连接,所述引流导管及所述放疗导管的两端均能弯曲成弧形,所述引流导管上设置有若干侧孔,所述放疗导管的一端设置有所述不透X光标记,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放疗导管内侧壁上并列设置有若干组与所述不透X光标记朝向相反的单向瓣膜,且每组单向瓣膜中单向瓣膜的数量至少为一个。本实用新型不使用泥鳅导丝填充就能够实现粒子平均分布在放疗导管中,从而能够保证粒子近距离精确放疗实施的单向瓣膜式可携带粒子引流装置。

    一种螺旋状近距离核素放疗装置及粒子自动装载总成

    公开(公告)号:CN209123207U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821014175.8

    申请日:2018-06-29

    Applicant: 焦德超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螺旋状近距离核素放疗装置及粒子自动装载总成。该装置包括:呈圆筒状的支架、引流管;支架上开设有呈螺旋状的第一凹槽,引流管呈螺旋状安装在第一凹槽内,引流管内安装有若干个放射性粒子体。将引流管固定于支架外周既能对胆道置入粒子进行放疗又能扩充胆道使得胆汁能够正常流通,使得粒子链与支架一样具有伸缩性、一定蠕动和自我找正功能,使得粒子链能够稳定安放于指定位置。粒子自动装载总成中扇形摆块进行摆动转动时候使得豁口处的粒子体被粒子体推入装置推出和粒子匣中的待装载粒子体滑落至豁口处被夹紧的过程循环往复进行,使得粒子体在扇形摆块摆动的过程中能够不停的进粒子和送粒子。(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