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59042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575790.X
申请日:2024-05-10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固体资源化处理领域,涉及一种高效催化剂SCFO的制备合成并活化过氧乙酸以强化污泥厌氧处理过程甲烷产生的方法。具体方法包括:(1)采用溶剂热法结合退火合成多相高效催化剂SCFO;(2)对来自污水厂的剩余污泥进行浓缩处理,并加入催化剂SCFO,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料;(3)在混合料中间歇分批加入过氧乙酸进行预处理,并加入厌氧接种污泥进行厌氧消化,获得甲烷。该发明通过SCFO的强Fe‑Co相互作用,为PAA活化提供双过渡金属,并基于还原硫物质的掺杂加速过渡金属氧化还原循环,强化过氧乙酸的氧化能力,提高厌氧过程中甲烷的产量。通过间歇分批投加,优化药剂的投加量和方式,提高了本发明的经济性,有利于后续的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332452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211092819.6
申请日:2022-09-08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PC: C02F11/02 , C02F11/04 , C02F11/1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发酵液原位抑制硫化氢产生的方法。具体方法包括:取城市污水厂的污泥进行浓缩,提高污泥含固率;取污泥厌氧处理池中的厌氧发酵液进行处理,去除其中的SCFAs和溶解性磷等成分,然后储存待用;将所得到的浓缩污泥与处理后的发酵液以一定比例进行混合,通过对pH和温度的调控,对污泥基质进行预处理,最后,对污泥进行厌氧处理,通过控制污泥停留时间,维持反应器的连续流稳定运行。结果表明,基于此处理,能够极大的抑制污泥厌氧处理过程中硫化氢的产生。通过简单、便宜而有效的操作,利用污水厂副产物,实现以废治废,减少了污泥厌氧处理中硫化氢这种有毒有害气体的产生,对污泥的处理处置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9554399B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1710870591.1
申请日:2017-09-23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剩余活性污泥厌氧发酵产氢效率的预处理方法。具体方法包括:以城市污水处理厂二沉池污泥作为发酵基物;向发酵基质中投加氯化铵;调节发酵体系的pH,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一定浓度的游离氨(FA)进行预处理12h,之后进行厌氧发酵产氢。本发明基于游离氨预处理不仅促使污泥中有机物的溶出,还充分抑制同型产乙酸菌和产甲烷菌等耗氢微生物活性的原理,极大提高了产氢效率。本发明中游离氨预处理产氢率可达14.65mL H2/g VSS,是空白组的14.22倍,是碱性预处理(pH=9.0±0.1)的2.41倍。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操作简单,产氢高效,不需额外加特殊菌种作为产氢菌,价格低廉,可以同时实现污泥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和稳定化,具有重要的环保生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9999909B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1910374816.3
申请日:2019-05-07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PC: B01J31/06 , B01J20/24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30 , C02F101/20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壳聚糖/硅藻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复合材料是以氧化石墨烯为载体,其表面负载有壳聚糖/硅藻土复合材料,壳聚糖/硅藻土复合材料包括硅藻土和负载在其上的壳聚糖。其制备方法包括制备壳聚糖分散液、壳聚糖/硅藻土复合材料、壳聚糖/硅藻土复合材料分散液和壳聚糖/硅藻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本发明复合材料具有成本低廉、结构稳定、吸附能力强、光催化活性高、适用范围广等优点,能够实现对环境中污染物(如亚甲基蓝、铅离子)的有效去除,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和较好的应用前景。本发明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等优点,能够实现大规模制备,适合于工业化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862206A
公开(公告)日:2020-03-06
申请号:CN201911187647.9
申请日:2019-11-28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低温热联合游离氨处理蓝藻资源化及减量化的方法,属于藻类减量化资源化处理与处置领域。本发明以低温热联合游离氨处理技术为主,最后进行厌氧消化生产甲烷,不仅有效的促进了蓝藻胞外聚合物及细胞壁的破裂和胞内有机物的释放,提高溶解性有机物的可生物降解性,降低藻毒素的累积,为后续厌氧消化提供更加丰富且可利用的有机底物,提高蓝藻厌氧消化甲烷产量的同时缩短停留时间,而且将藻类中有机物由固相转移至液相最后转化为甲烷从而实现了藻类减量。
-
公开(公告)号:CN110204161A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910460187.6
申请日:2019-05-30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PC: C02F11/04 , C02F11/121 , C01B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一种典型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提高污泥厌氧发酵产生氢气的方法。具体方法包括:(1)对城市污水处理厂产生的初沉污泥和剩余污泥经自然沉降处理,去除上清液进行浓缩,得到发酵原料;(2)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加入到上述得到的发酵原料中,在厌氧条件下处理,产生氢气。污泥经过表面活性剂处理之后,不仅促进了污泥的破胞,使蛋白质、糖等有机物大量溶出,而且严重的限制了嗜氢产甲烷等微生物的活性,因而能够极大的促进污泥产生氢气的量。通过简单、便宜而有效的操作,实现了污泥减量化并一步促进了污泥的资源化利用,对污泥的处理处置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5948250B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610453430.8
申请日:2016-06-22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PC: C02F3/30 , C02F101/3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不影响生活废水脱氮除磷的基础上提高废水中新兴污染物三氯卡班的生物处理的新技术。具体为:污水采用连续进水多级厌氧‑缺氧‑好氧处理方式,污水经过1厌氧反应‑2好氧曝气‑3缺氧搅拌‑4好氧曝气‑5缺氧搅拌‑6好氧曝气过程,通过一种改进的CASS反应池。本发明在普通序批式多级厌氧‑好氧‑缺氧工艺的基础上,通过工艺改进,首先污水进水方式为连续流方式,并且在4和6好氧阶段的污泥回流到第3段缺氧阶段。开发出一种适合污水中微量污染物三氯卡班的新技术,对我国新兴污染物的生物处理技术,具有重要的环境生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9553254A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710869459.9
申请日:2017-09-23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PC: C02F1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促进剩余污泥在厌氧消化的水解过程中细胞内物质溶出的预处理方法。此方法具体为:以污水处理厂二沉池中的剩余污泥为底物,向体系中投加过氧化钙,其浓度范围为0.06-0.08g/L VSS,再调节污泥pH为8.5±0.1并投加铵盐,使体系中游离氨(NH3-N)浓度为145-155mg/L,氨氮 浓度为440-470mg/L,处理时间为46-50h。实验表明,过氧化钙/游离氨联合方法可以提高剩余污泥颗粒有机物的溶出,在上述条件下,溶解性COD可提高近3倍,最高可达4384mg/L。本发明可提高污泥有机物质溶出,为后续污泥厌氧消化提供优良的物质基础,此预处理方法简单高效,节能环保,可实现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133316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710464907.7
申请日:2017-06-19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毒理学和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利用新的氧化剂来预处理降解废水中新兴污染物的方法。具体步骤为:含有新兴污染物的废水在进入传统的生物处理系统之前,先经过一个调节池,然后在通过传统的处理手段,最终实现去除废水污染物,实现安全排放。在调节池中主要是投加一定量的过氧化钙,通过调节最佳的pH,实现过氧化钙释放H2O2速率与H2O2利用速率平衡,同时也不至于过高pH影响后续的生物活性。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氧化剂安全稳定、有效经济、不会造成二次污染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726821A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710280729.2
申请日:2017-04-25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PC: C02F11/00 , C02F11/04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保护难处理重金属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促进剩余污泥中重金属处理的方法,其具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含有重金属的剩余污泥进行超声预处理,然后装入厌氧反应器中,向反应器中加入生物表面活性剂和氢氧化钙,搅拌使反应器中物质混合均匀,同时控制发酵温度。本发明可以有效地促进污泥中重金属的处理固定,缓解重金属对环境的污染,为剩余污泥经厌氧处理后进行土地利用奠定基础,同时对如何高效去除剩余污泥中其它重金属污染物具有积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