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水匣冷却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998295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167711.8

    申请日:2024-08-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水匣冷却装置,属于齿轮箱冷却技术领域,包括水匣座、水匣本体和密封盖板,密封盖板固定安装在水匣本体上,水匣本体固定安装在水匣座内腔中,水匣本体内开设过油孔,水匣本体的外侧圆周面上开设外循环螺旋槽和外出水槽,水匣本体的内侧圆周面上开设内循环螺旋槽,内循环螺旋槽与外出水槽之间开设内部出水孔,使冷却水在外、内螺旋槽内循环,延长冷却水循环时间,提高冷却效果。水匣本体与水匣座还设置有密封装置,结合径向和轴向密封,防止冷却水和润滑油的互相污染,过油孔贯穿外循环螺旋槽和内循环螺旋槽,增加了齿轮箱油与水匣装置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冷却效果。

    一种行星齿轮润滑油道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5342176B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211074936.X

    申请日:2022-0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行星齿轮润滑油道,属于行星齿轮领域,一种行星齿轮润滑油道,包括中箱体和下箱体,所述中箱体内部开设有多组贯穿两侧的进油通道,所述中箱体和进油环座之间形成有第一环形腔,所述第一环形腔与多组进油通道相连通,所述行星架内部开设有多组润滑油道,多组所述润滑油道出口分别对行星轮轴承内部、一组风向轴承、太阳轮与行星轮啮合处和行星轮与齿圈啮合处进行润滑,本发明中润滑油喷出到太阳轮与行星轮啮合部位、行星轮与内齿圈啮合部位,对外啮合和内啮合齿轮进行润滑和冷却,避免润滑油在行星齿轮工作时无法进入啮合部位进行润滑冷却,提高润滑冷却效果。

    一种压裂车齿轮箱轴承强喷润滑冷却和密封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8499448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787717.9

    申请日:2024-06-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裂车齿轮箱轴承强喷润滑冷却和密封结构,属于齿轮箱技术领域,包括齿轮箱体、第一油管、密封组件以及第二油管。齿轮箱体包括外箱体、输入齿轮轴、左端轴承、右端轴承、盖板以及外排油道。密封组件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迷宫曲路、环形内腔以及唇形密封圈。第二油管贯穿盖板并与右端轴承连通。第一油管和第二油管由静态的外箱体以及盖板穿入,分别向左端轴承和右端轴承喷送润滑油,并利用润滑油的自重使润滑油自行回流至底部箱体内,实现循环。两个油管同时输送润滑油的模式,提高了输入左端轴承和右端轴承的润滑油流量,降低了该处轴承的温度,保证润滑油的循环通畅,增强润滑冷却效果。

    一种盾构减速机双冷却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898427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104413.5

    申请日:2022-09-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盾构减速机双冷却装置,属于盾构机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减速器本体、水冷却机构、油循环机构以及冷却水套,水冷却机构包括设置于减速器本体内部的螺旋板,油循环机构包括绕减速器本体的管状轴承座周向均匀布置的多个进油筒,冷却水套套设于减速器本体的输出端齿圈处外围。冷却液通过螺旋板形成的单向螺旋流径流通,使冷却液接触进油筒的所有面积并对所有接触面进行冷却,冷却液与润滑油能进行动态循环冷却,提高了冷却效果。在减速机本体的输出端设置有冷却水套进行冷却,解决了减速机输出端发热严重的问题。整套冷却系统依靠自身结构形成密闭容腔,不需要额外设置密封圈进行静密封,减小了泄露的可能性。

    一种带有甩油润滑油道的行星减速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15654115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429192.9

    申请日:2022-1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甩油润滑油道的行星减速机构,涉及行星齿轮润滑技术领域,包括机架,还包括集油结构,其包括集油板和导油孔,集油板在机架上,集油板连接导油孔,机架内设有大行星齿轮组,大行星齿轮组中最上方的齿轮与水平面垂直的切线和集油板有交点,交点在导油孔的上方;输油结构,其包括第一导油管和润滑软管,第一导油管连接导油孔,第一导油管通过润滑软管连接有第二导油管,第二导油管设在机架上,第二导油管连接有导流板,导流板设在机架上。本发明的大行星齿轮组中最上方的齿轮与水平面垂直的切线和集油板有交点,有利于集油板集油,使润滑效率更高。

    一种行星齿轮润滑油道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342176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1074936.X

    申请日:2022-0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行星齿轮润滑油道,属于行星齿轮领域,一种行星齿轮润滑油道,包括中箱体和下箱体,所述中箱体内部开设有多组贯穿两侧的进油通道,所述中箱体和进油环座之间形成有第一环形腔,所述第一环形腔与多组进油通道相连通,所述行星架内部开设有多组润滑油道,多组所述润滑油道出口分别对行星轮轴承内部、一组风向轴承、太阳轮与行星轮啮合处和行星轮与齿圈啮合处进行润滑,本发明中润滑油喷出到太阳轮与行星轮啮合部位、行星轮与内齿圈啮合部位,对外啮合和内啮合齿轮进行润滑和冷却,避免润滑油在行星齿轮工作时无法进入啮合部位进行润滑冷却,提高润滑冷却效果。

    一种便于密封的减速机分体式端盖及其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34634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1073465.0

    申请日:2022-0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密封的减速机分体式端盖及其加工方法,该分体式端盖包括环形端盖主体,所述环形端盖主体的内圈侧壁上开设有环形腔,所述环形端盖主体内圈还配设有甩油环,所述甩油环与环形端盖主体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甩油环的外圈侧壁上连接有与所述环形腔配合设置的锥形凸环;所述环形端盖主体的内圈还设置有二次密封机构。本发明设置的甩油环可随着减速机转轴端旋转,并且依靠锥形凸环的锥面将油液甩回,甩油环与环形端盖主体之间形成密封结构,达到密封效果,避免润滑油泄漏,同时还可依靠二次密封结构增强密封效果。

    一种通用型喷嘴流量流向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184000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886525.4

    申请日:2022-0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用型喷嘴流量流向检测装置,包括集油盘和固定在集油盘上方的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的顶部通过大螺母固定连接有喷嘴,所述喷嘴与进油管连通,本发明涉及流量流向检测技术领域。该通用型喷嘴流量流向检测装置,通过针对齿轮箱润滑冷却喷嘴实际工况,通过手动快速、准确调节靶块位置并固定,实现对不同型号喷嘴流量流向的检测,特别能满足新品开发、小批生产模式对工装通用性强的要求,大大减少类似工装重复设计、采购,降低生产成本,根据指示锥的指向纸板的位置,来调节距离指示板位置,通过画笔在指示锥指示的位置进行标记,可以清楚的将靶块的三维坐标进行记录统计,试验结果更加直观。

    一种新型的半直驱风电齿轮箱密封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5163799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940278.1

    申请日:2022-08-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半直驱风电齿轮箱密封结构,包括安装在风电齿轮箱本体一端的高速轴和轴承座,其中轴承座和高速轴之间设置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包括挡油板,且挡油板安装在轴承座内侧,所述挡油板外侧设置有迷宫密封内环,且迷宫密封内环套接在高速轴上,迷宫密封内环外侧设置有端盖,端盖安装在轴承座上,所述端盖外侧底端安装有盘根,且所述盘根外侧设置有压板,压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端盖上;采用上述结构后,不仅提高了风电齿轮箱本体的密封性,能有效防止风电齿轮箱本体内的油雾进入发电机,提高了风电齿轮箱本体的气密性,还能阻止发电机里的气体吹进风电齿轮箱本体内,另外,盘根通过压板轴向定位,易于更换。

    一种风电齿轮箱中箱体加强筋的多参数优化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39491B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110535773.X

    申请日:2021-05-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电齿轮箱中箱体加强筋的多参数优化设计方法,涉及风电技术领域,以加强筋的关键尺寸作为设计变量,建立中箱体以及相连的上下两级齿圈的三维模型,并进行装配;利用正交设计和有限元仿真求得18组样本下中箱体的最大等效应力和质量;再通过响应面法获得的近似函数y(x)来描述复杂结构的设计变量x和优化目标y之间的关系;通过遗传算法对近似函数可行域进行全局搜索,得到最优设计变量组合;对设计变量进行取整,进行有限元验证;通过遗传算法的响应面法,从而能快速得到最优设计变量;对最优设计变量进行取整,从而获得适合加工的设计变量,并进行有限元仿真验证,降低了时间成本和生产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