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74328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143023.1
申请日:2024-02-01
Applicant: 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 , 湖北省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机会约束规划的源网荷储一体化系统备用容量优化方法。包括对风电、光伏发电进行聚类;利用轮廓值评价聚类质量;对所有的随机变量削减的场景集进行组合,形成实际的可再生能源出力场景集;计算组合后的场景概率;计算可再生能源的预测误差;建立机会约束规划模型目标函数;建立机会约束规划模型约束条件;对所建立的所述机会约束规划模型进行求解,将最优解作为备用容量最优配置方案输出。对所建立的机会约束模型进行求解,对可再生能源出力场景进行聚类,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同时有效减少计算时长,能够反映不同容量储能系统对于降低系统备用容量的能力,在实际中能够减少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的运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780462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625275.8
申请日:2024-05-20
Applicant: 湖北省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 , 中国电建集团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低碳工业园区的源‑网‑荷协同运行优化方法,涉及能源管理和优化技术领域,包括在协同运行优化模型决策变量的约束条件内初始化生成Ng组初始解,每一组解记为一个状态s,Ng组初始解分别独立进行学习,但是使用和更新相同的Q值表,以加快学习和求解过程;顺序选择Ng组初始解分别进行l N次学习,其中学习代数可根据求解速度需求进行设置。通过工业园区负荷的特点,考虑低碳零碳工业园区负荷的可控特性,建立了可控性负荷模型,并以微电网运行维护费用最小和碳交易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协同运行优化模型,分别采用多目标Q学习算法和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求解该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8783538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459841.2
申请日:2024-04-17
Applicant: 湖北省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 , 中国电建集团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46 , H02J3/00 , H02J3/38 , G06Q10/063 , G06Q50/06 , G06N3/0464 , G06N3/049 , G06N7/01 , G06N3/084
Abstract: 基于残差网络与Frank‑Copula的零碳产业园区风光出力场景规划方法,其特征包括:步骤1.读取历史数据如风力,光伏出力系数等数据;步骤2.对数据进行预处理,根据零碳产业园区历史年的风电、光伏出力数据,对出力数据进行拟合,筛选出风力出力系数以及光伏的交流侧出力系数;步骤3.对处理数据划分训练集和测试集;步骤4.对电力、光伏出力系数进行基于残差结构的时间卷积神经网络(TCN)的预测;步骤5.利用Frank‑Copula函数和风电,光伏联合概率分布进行风光出力场景生成,使用蒙特卡洛模型进行场景削减;步骤6.输出预测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965893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022433.5
申请日:2025-01-07
Applicant: 湖北省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氢‑热多能耦合的发电系统及方法,包括生物质系统、新能源站、电解水制氢系统、燃煤机组、熔盐储换热系统、含氢燃料燃气轮机发电系统和汽轮机发电系统,所述新能源站输出端分别与电解水制氢系统和熔盐储换热系统输入端连接,所述燃煤机组输出端与熔盐储换热系统输入端连接,所述生物质系统、电解水制氢系统的输出端均与含氢燃料燃气轮机发电系统输入端连接,所述熔盐储换热系统的输出的与汽轮机发电系统的输入端连接。本发明发电系统设置燃煤机组、新能源站以及生物沼气配合储热、储氢等多种储能技术,具有提高能源利用率、增强电网稳定性、减少环境污染、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以及降低能源成本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709334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774053.2
申请日:2024-06-17
Applicant: 湖北省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上海欣电软件有限公司
Inventor: 史正阳 , 李秋婕 , 张雪 , 黄松 , 余祥坤 , 梁泳 , 陈欣 , 杨洸 , 姜文 , 曾凡兴 , 付磊 , 张超 , 郑开琦 , 程子豪 , 杨胜 , 康毅 , 胡馨元 , 张俊敏 , 邱君玛 , 陈蕾 , 向娇
IPC: G06F30/18 , G06F18/22 , G06F18/2413 , G06N5/01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改进K‑NN算法的虚端子自匹配方法,将虚端子匹配问题分解为IED装置输入虚端子与输出虚端子的匹配,将虚端子索引格式分解为设定格式,对虚端子匹配进行数学描述,再设计虚端子自动匹配整体框架,基于退火算法计算虚端子的最优距离属性权重,通过结合K‑NN学习算法的实例基础学习与预测分类的特点,实现虚端子间的自动匹配,提高工程设计效率,提升不可见回路设计的准确性、快速性,保障电网安全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9001343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0909217.8
申请日:2024-07-08
Applicant: 湖北省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R3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先导发展模型的绝缘子串闪络判别方法,基于绝缘子串间隙场强判断绝缘子串的注流起始条件;当注流开始后,在注流过程中确定连续先导是否起始;若连续先导起始,则根据剩余间隙场强判断是否满足先导维持条件;若满足先导维持条件,则基于先导发展参数确定绝缘子串的闪络时刻。本发明绝缘闪络的判别考虑了绝缘子闪络流程中流注的起始和末跃过程,提高了绝缘子串闪络判据及闪络时间的准确性,为输电线路工程线路耐雷水平设计及实施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保证了输电线路安全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7891307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311672000.1
申请日:2023-12-05
Applicant: 湖北省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5F1/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A‑PSO算法的分布式光伏最大功率跟踪系统,它的光伏阵列工程等效电路模型建立模块用于建立光伏阵列工程等效电路模型,确定光伏阵列的输出功率与输出电流的关系;分布式构架系统图构建模块用于构建光伏组串分布式构架系统图,采用分布式架构并网方式,保证每个光伏组串可以实现最大功率跟踪;GA‑PSO算法模块用于运用改进GA‑PSO算法迭代求解非线性方程得到总的光伏组件串输出功率函数最大值对应的输出电流;最大功率点跟踪模块用于实现光伏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本发明够稳定准确追踪到不同光伏模块的最大功率跟踪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650527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1810748.3
申请日:2023-12-25
Applicant: 湖北省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00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Q30/028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滚动优化的储能分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获取变电站在预设时间段内的负荷数据,能源价格和变电站的储能信息,根据获取的信息和数据确定预设时间段内的最大收益值对应的最佳储能功率集合,从中提取最早时间段对应的目标最佳储能功率,并控制变电站以目标最佳储能功率运行,然后判断变电站的运行时间是否超过最早时间段,若超过,则调整目标最佳储能功率,获得调整最佳储能功率,并控制变电站以调整最佳储能功率运行,以便可以根据变电站内负荷数据的波动再次进行最大收益计算并更新储能运行功率,本发明提供的储能功率分配方案在满足了最大收益的要求的情况下,还贴合实际不断对储能功率进行更新调整。
-
公开(公告)号:CN119891143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639103.2
申请日:2024-11-18
Applicant: 湖北省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低碳运行的虚拟电厂日前优化调度系统和方法,包括:构建计算虚拟电厂各设备的输出参数的系统模型;以解决风光消纳和/或虚拟电厂以最低成本运行为优化目标,构建各设备的系统模型的约束条件;根据虚拟电厂的日前数据得到负荷侧需求,根据负荷侧需求与优化目标对虚拟电厂各设备的系统模型进行求解,得到在各设备的系统模型的约束条件下各设备机组日前功率调度配合最优策略。该方法引入P2G‑CCS设备机组以降低虚拟电厂碳排放,提高风光机组能源消纳,实现绿色环保运行;分析新能源、制热、制冷、储能机组出力及负荷需求,考虑碳交易。采用分支定界算法,提出低碳运行日前功率调度方案,提升了调度可行性与低碳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31648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351940.5
申请日:2024-09-26
Applicant: 湖北省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电建(蕲春)新材料有限公司
IPC: H02J3/46 , H02J3/38 , H02J3/28 , H02J15/00 , H01M8/04992 , H01M8/04007 , F24D17/00 , F24H1/00 , G05B11/4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多机燃料电池的氢电热多能耦合方法及系统,属于氢电热多能耦合技术领域,其中方法包括:采集当前时刻所有电堆的实际输出功率之和,以及用户侧电负荷;以用户侧电负荷为输入参考值,所有电堆的实际输出功率之和为输入控制值,通过总模糊逻辑PID控制器输出所有电堆的参考输出功率之和;将所有电堆的参考输出功率之和输入至效率最优功率分配模型,输出需要启动的电堆数量和参考输出功率;以每个电堆的参考输出功率和实际输出功率值分别作为输入参考值和控制值,通过电堆对应电磁阀的分模糊逻辑PID控制器输出电堆气体流量,对所在管路的气体流量进行控制。本申请实现了多机燃料电池系统的功率分配和余热回收管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