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443844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0922836.1
申请日:2022-08-02
Applicant: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A01G17/00 , A01K67/033 , B41F13/10 , B41F1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宜油茶机械化栽培的非耕作区管理方法,所述管理方法为油茶林地设计非耕作区。非耕作区在油茶栽培区的林中或林缘,包括野生授粉昆虫保育区、有益昆虫保育区和油茶废弃物处理区、果实收集区等。通过科学的管理非耕作区,能提高油茶的坐果率、产量、含油率量,提高油茶林的生物多样性,增加油茶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强抵抗不良气候的能力。与传统栽培管理方法比较,可明显提高作物产量、降低生产用工、在提高商业效益的同时提高油茶林生态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6070071B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610438592.4
申请日:2016-06-20
Applicant: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五倍子春迁蚜的机械封装及保存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采用分装装置分装五倍子春迁蚜:将虫袋开口放在置袋器中,同时放适量春迁蚜于分虫器中,转动转盘,将虫袋转到分虫器正下方,用羽毛将200头春迁蚜分装到虫袋中,再转动转盘,分装下一袋;2)采用封口机封口虫袋:将装有春迁蚜的虫袋取出置袋器,用封口机封口;3)采用保存装置保存春迁蚜:将装有春迁蚜的虫袋放在储存盘中,将装满虫袋的储存盘放置在保温架上,由下到上逐层放置,最多不超过5层;4)挂袋:当虫袋中出现干母时,将虫袋挂到五倍子蚜虫的夏寄主树上。本发明还提供该方法所采用的分装装置和保存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5804313B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211193051.1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油茶轮实促产生态宜机化栽培方法,所述栽培方法包括宜机化宽行整地、芽苗砧嫁接育苗、单垄密植、林间管理、标准化修剪、油茶林轮实管理和非耕作区生态友好型管理。该栽培方式与传统栽培方式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作物产量、降低生产用工、提高商业效益以及油茶林生态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8476511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743988.4
申请日:2024-06-11
Applicant: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繁育麻天牛并规模化繁育管氏肿腿蜂的方法,包括(1)麻天牛的人工繁育及收集,(2)管氏肿腿蜂的野外收集、复壮和饲养,(3)麻天牛幼虫进行灭菌处理,(4)规模化繁育管氏肿腿蜂,(5)管氏肿腿蜂寄生于麻天牛幼虫。通过人工简易获取天牛饲料,用来繁育管氏肿腿蜂,克服饲料来源不足、人工获取困难、天牛保藏困难的问题。该方法有利于生物防治、提高天敌昆虫寄生效率,降低林农损失。本发明方法获得的管氏肿腿蜂寄生效率可到95%及以上,管氏肿腿蜂羽化率可在95%及以上;在人力和物力有保障条件下,根据本发明中接种比,可实现年繁育量不低于50万头。
-
公开(公告)号:CN115443844B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210922836.1
申请日:2022-08-02
Applicant: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A01G17/00 , A01K67/033 , B41F13/10 , B41F1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宜油茶机械化栽培的非耕作区管理方法,所述管理方法为油茶林地设计非耕作区。非耕作区在油茶栽培区的林中或林缘,包括野生授粉昆虫保育区、有益昆虫保育区和油茶废弃物处理区、果实收集区等。通过科学的管理非耕作区,能提高油茶的坐果率、产量、含油率量,提高油茶林的生物多样性,增加油茶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强抵抗不良气候的能力。与传统栽培管理方法比较,可明显提高作物产(56)对比文件夏剑萍 等“.油茶传粉昆虫研究现状与今后研究重点探讨”《.湖北林业科技》.2010,第61-63页.
-
公开(公告)号:CN116731873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566845.6
申请日:2023-05-19
Applicant: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白僵菌及其在防治美国白蛾幼虫中的应用,属于害虫生物防治技术领域,本发明的菌株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地址为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299号,保藏日期为2022年8月30日,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221313;本发明的菌株首次分离于湖北省当阳市野外采集的麻皮蝽僵虫体,其对美国白蛾幼虫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可应用在美国白蛾的防治上。
-
公开(公告)号:CN116731868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211688072.0
申请日:2022-12-28
Applicant: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杨小舟蛾球孢白僵菌菌株及其应用,属于害虫生物防治技术领域,本发明的菌株为球孢白僵菌,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日期为2022年8月23日,保藏地址为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299号,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221314;该菌株首次分离于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砖桥口村杨树林中被浸染的杨小舟蛾幼虫虫体,其对杨小舟蛾致死率高,可应用在杨小舟蛾的防治上。
-
公开(公告)号:CN115804313A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211193051.1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A01G17/00 , A01K67/033 , A01B79/02
Abstract: 一种油茶轮实促产生态宜机化栽培方法,所述栽培方法包括宜机化宽行整地、芽苗砧嫁接育苗、单垄密植、林间管理、标准化修剪、油茶林轮实管理和非耕作区生态友好型管理。该栽培方式与传统栽培方式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作物产量、降低生产用工、提高商业效益以及油茶林生态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8402087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710073074.1
申请日:2017-02-10
Applicant: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僵菌高孢粉用于飞机喷洒的新方法,属于生物农药应用领域。该方法包括配制稀释剂、稀释白僵菌高孢粉两步骤,其中稀释剂由乳化剂21#、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和植物油组成。使用本发明的新方法,白僵菌高孢粉可以迅速溶解到水中,孢子粉不存在结块等现象,不会造成白僵菌孢子粉的浪费,且白僵菌孢子的萌发率高,使用成本低。使用该方法有利于白僵菌孢子粉飞机喷洒的推广应用,且可以显著提高白僵菌孢子粉的防治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6070071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438592.4
申请日:2016-06-20
Applicant: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五倍子春迁蚜的机械封装及保存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采用分装装置分装五倍子春迁蚜:将虫袋开口放在置袋器中,同时放适量春迁蚜于分虫器中,转动转盘,将虫袋转到分虫器正下方,用羽毛将200头春迁蚜分装到虫袋中,再转动转盘,分装下一袋;2)采用封口机封口虫袋:将装有春迁蚜的虫袋取出置袋器,用封口机封口;3)采用保存装置保存春迁蚜:将装有春迁蚜的虫袋放在储存盘中,将装满虫袋的储存盘放置在保温架上,由下到上逐层放置,最多不超过5层;4)挂袋:当虫袋中出现干母时,将虫袋挂到五倍子蚜虫的夏寄主树上。本发明还提供该方法所采用的分装装置和保存装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