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283206B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310195100.3
申请日:2023-03-03
Applicant: 湖北工业大学
IPC: C04B28/34 , C04B18/14 , C04B24/06 , C04B111/7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潮湿环境的绿色高耐久修补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建筑修补材料领域。其特征在于:所述修补材料按质量份计,其原料包括:高镁镍渣400‑450份,重烧氧化镁300‑400份,磷酸二氢钾200‑250份,弱酸溶液200‑225份,缓凝剂10‑15份,水100‑150份,聚羧酸减水剂8‑12份,石英砂1000份。本发明通过弱酸湿磨环境改性磷酸镁水泥、具有早强高,后期强度增长明显以及耐水性好的优点;且经济绿色,工业固废利用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521628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211310188.0
申请日:2022-10-25
Applicant: 湖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层接枝耐老化型再生沥青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应用;其中,纳微米金属氧化物再生剂由油性再生剂10‑20份、金属氧化物3‑5份和0.1‑0.5份乳化剂通过机械化学工艺进行接枝偶联;再生共聚物由10‑20纳微米金属氧化物再生剂、9‑12聚合物与2‑3交联剂进行二层接枝形成。本发明首先通过湿磨机内高剪切、冲击应力进行物理‑化学接枝工艺,使纳微米金属氧化物表面赋予亲油性的再生剂,随后对一层接枝制备的纳微米金属氧化物再生剂进行表面功能型的转化(即二层接枝),使二层接枝保留再生作用和防止再生沥青二次老化的同时,也可以
-
公开(公告)号:CN114808481B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210368710.4
申请日:2022-04-08
Applicant: 湖北工业大学
IPC: D06N5/00 , D06N3/06 , D06N3/04 , D06N3/00 , E04B1/66 , E04D5/10 , E21D11/38 , E02D31/02 , B29D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新型阻根穿刺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改性沥青涂渍层、胎基层和隔离层,改性沥青涂渍层的材料为改性沥青,改性沥青包括:10#沥青10~20份,100#沥青50~100份,环烷油6~12份,废胶粉150~200份,酚醛树脂10~20份,丙烯酸单体0.6~1.2份,三羟甲基丙烷4~8份,丙酮200~300份,二烯丙基胺2~5份,过氧化对苯二甲酰0.5~1.0份,有机溶剂20~50份,阻根剂0.4~0.8份,填料10~20份;其制备方法包括制备改性沥青,然后将改性沥青涂覆在胎基层的上下表面,得到两面均涂覆有改性沥青涂渍层的胎基层后再涂覆隔离膜,得到隔离层,冷却成型,得到一种新型阻根穿刺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
公开(公告)号:CN117050545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122858.0
申请日:2023-08-30
Applicant: 湖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微波加热的铜渣聚合物复合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将基质沥青加热至熔融可流动状态,加入油相、铜渣、活性稀释剂搅拌均匀后,在低转速条件下加入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接着提高剪切速度连续剪切,充分发育,并且保证在剪切、发育的同时使用微波发射装置对改性沥青进行辐射,以得到基于微波加热的铜渣聚合物复合改性沥青。本发明利用铜渣中SiO2、CaO、MgO、Al2O3等氧化物与磁铁矿的协同微波吸收效应吸收电磁波并转化为热能,降低剪切成型中的外部加热温度,微波辐射使剪切过程和发育过程中改性沥青受热更加均匀,避免常规高温加热方式受热不均匀导致的沥青老化风险,显著提升改性沥青的耐久性能和应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806195B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210290588.3
申请日:2022-03-23
Applicant: 湖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Xene制备的耐老化聚合物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将Ti3AlC2前驱体粉末置于氟化氢溶液中,冰浴静置;磁力搅拌机恒温搅拌;高速离心机中离心;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反复洗涤;干燥后即得产物Ti3C2MXene。使用70号道路石油沥青为基质沥青,加入Ti3C2MXene、纳米二氧化钛、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人工搅拌后加入SEBS/SBS聚合物弹性体混合物,使用高速剪切机剪切,充分发育,得到MXene制备的耐老化聚合物改性沥青,能够在低温条件下生产且同时具有耐热氧和抗紫外老化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283206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95100.3
申请日:2023-03-03
Applicant: 湖北工业大学
IPC: C04B28/34 , C04B18/14 , C04B24/06 , C04B111/7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潮湿环境的绿色高耐久修补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建筑修补材料领域。其特征在于:所述修补材料按质量份计,其原料包括:高镁镍渣400‑450份,重烧氧化镁300‑400份,磷酸二氢钾200‑250份,弱酸溶液200‑225份,缓凝剂10‑15份,水100‑150份,聚羧酸减水剂8‑12份,石英砂1000份。本发明通过弱酸湿磨环境改性磷酸镁水泥、具有早强高,后期强度增长明显以及耐水性好的优点;且经济绿色,工业固废利用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353761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10948136.X
申请日:2022-08-09
Applicant: 湖北工业大学
IPC: C09D1/08 , C09D7/65 , C09D5/08 , C08F220/18 , C08F220/32 , C08F220/56 , C08F224/00 , C08F220/14 , C08F220/06 , C08F2/26 , C08F2/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合物水泥防腐涂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改性聚丙烯乳液的合成和防腐涂料的制备。改性聚丙烯酸乳液合成的原料包含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阴离子乳化剂1‑5份、非离子乳化剂1‑3份、去离子水70‑100份、pH缓冲剂0.2‑0.8份、引发剂0.5‑1.5份、丙烯酸类单体80‑120份、自交联改性单体1‑3份、2‑乙烯基呋喃0.4‑1份、pH调节剂0.4‑1份;聚合物水泥防腐涂料制备的原料包含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水泥50‑70份、改性聚丙烯酸乳液20‑30份、水4‑10份、减水剂0.1‑0.3份、消泡剂1‑3份。本发明制得的耐腐蚀聚合物水泥防腐涂料具有耐紫外、耐酸碱、抗渗性能好、粘接强度高、低温柔性好的优点,克服了现有建筑易腐蚀、易开裂、易脱落的现状。
-
公开(公告)号:CN115627141A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211164267.5
申请日:2022-09-23
Applicant: 湖北工业大学
IPC: C09J163/02 , C09J11/04 , C09J11/08 , C08G59/62 , C08G59/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粘结强度环氧树脂混凝土修复材料,由质量比为3~4:1的A剂和B剂混合组成,其中A剂包括改性环氧树脂65~70份、表面活性剂5~10份、偶联剂0.5~3份、填料25~30份和消泡剂1~5份;B剂为15~25份固化剂。通过本发明制备得到的高粘结性环氧树脂修复材料,具有良好的粘接力,耐久性以及潮湿或水下修复的能力。制备方法简单,降低了生产成本,使批量生产成为可能,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521628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11310188.0
申请日:2022-10-25
Applicant: 湖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层接枝耐老化型再生沥青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应用;其中,纳微米金属氧化物再生剂由油性再生剂10‑20份、金属氧化物3‑5份和0.1‑0.5份乳化剂通过机械化学工艺进行接枝偶联;再生共聚物由10‑20纳微米金属氧化物再生剂、9‑12聚合物与2‑3交联剂进行二层接枝形成。本发明首先通过湿磨机内高剪切、冲击应力进行物理‑化学接枝工艺,使纳微米金属氧化物表面赋予亲油性的再生剂,随后对一层接枝制备的纳微米金属氧化物再生剂进行表面功能型的转化(即二层接枝),使二层接枝保留再生作用和防止再生沥青二次老化的同时,也可以满足不同沥青基产品的应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773791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468311.5
申请日:2022-04-29
Applicant: 湖北工业大学
IPC: C08L63/02 , C08K7/28 , C08K9/10 , C08K5/1515 , C04B41/6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监测型混凝土用修复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计,包括如下材料组分:碳材料1‑10份,粘结剂1‑20份,环氧树脂100‑200份,稀释剂10‑50份,固化剂10‑80份,固化促进剂1‑10份;改性脂肪胺组分为脂肪胺100‑150份,乙醚100‑150份。本发明利用导电碳材料包覆的空心玻璃微珠作为环氧树脂修复材料的轻质导电填料,不仅具备轻质特征且能形成阻隔结构的导电网络,显著降低导电填料的用量,同时能够通过检测电阻率变化值实现修复材料薄弱环节的健康监测,且具有较高灵敏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