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096462A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310114278.7
申请日:2013-04-03
Applicant: 湖北尧治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厦门大学
Inventor: 赖永华 , 孙开林 , 翁慧超 , 许列奎 , 孙运俭 , 李大川 , 孙佳奎 , 杨家麒 , 徐先海 , 吴延庆 , 冯泽民 , 杨兆斌 , 袁世军 , 尹应武 , 叶李艺 , 赵玉芬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将黄磷尾气净化为燃料气或原料气的净化新技术。通过新型旋流技术使尾气在塔内快速冷却收缩并与旋转分散的液滴充分接触后螺旋上升,形成离心力将液滴、粉尘、黄磷甩向塔壁,可显著提高黄磷的回收、粉尘的脱除、氟化硅的水解和氟硅的脱除;利用酸性、常温及表面活性剂作用下硫酸铜溶液可与尾气中硫化氢/磷化氢反应快速生成纳米硫化铜/铜悬浮液,空气可将雾化的该悬浮液快速氧化还原成硫酸铜的特性,发明了硫酸铜净化-空气再生循环脱除硫化氢和磷化氢的净化技术,该技术已在万吨级生产线验证。该技术对提升黄磷生产技术水平、促进尾气资源化利用、减少导致雾霾的酸性气体和粉尘排放,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保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4096462B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310114278.7
申请日:2013-04-03
Applicant: 湖北尧治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厦门大学
Inventor: 赖永华 , 孙开林 , 翁慧超 , 许列奎 , 孙运俭 , 李大川 , 孙佳奎 , 杨家麒 , 徐先海 , 吴延庆 , 冯泽民 , 杨兆斌 , 袁世军 , 尹应武 , 叶李艺 , 赵玉芬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将黄磷尾气净化为燃料气或原料气的方法。通过旋流技术使尾气在塔内快速冷却收缩并与旋转分散的液滴充分接触后螺旋上升,形成离心力将液滴、粉尘、黄磷甩向塔壁,可提高黄磷的回收、粉尘的脱除、氟化硅的水解和氟硅的脱除;利用酸性、常温及表面活性剂作用下硫酸铜溶液可与尾气中硫化氢、磷化氢反应快速生成纳米硫化铜和铜的悬浮液,空气可将雾化的该悬浮液快速氧化还原成硫酸铜的特性,发明了硫酸铜净化‑空气再生循环脱除硫化氢和磷化氢的净化方法,该方法已在万吨级生产线验证。
-
公开(公告)号:CN103845924A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210519191.3
申请日:2012-12-0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B01D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并流萃取新工艺及高效萃取装备包括重相进料口(1),轻相进料口(2),液体分布器(3),填料(4),充填填料的设备(5),混合液出料口(6),澄清槽(7),轻相出料口(8),重相出口(9)。发现球形或管形填料塔可以显著提升萃取速率。发现两种液体从塔顶单独或者混合后通过液体分布器进入填料层,在自身的动力和巨大的液-气比重差的作用下,混合液在球形金属丝网填料表面分散成膜,形成极大的两相接触面积。该技术装备是一种理想的低能耗和高效率的液液有效接触模式,可以用于萃取或反应萃取等体系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