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539551B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410806964.5
申请日:2014-12-2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H04L12/803 , H04L29/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9/4856 , G06F9/5077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路由交换平台虚拟服务迁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路由交换平台中的m个虚拟节点N_1,N_2…N_m,其中,m为正整数;计算任意两个虚拟节点N_i,N_j之间具有的服务迁移代价C_ij并保存至调度器;调度器轮询各个虚拟服务节点以确定失效的虚拟服务节点;计算各个虚拟服务节点的剩余服务能力,并根据剩余服务能力获取失去服务能力的虚拟服务节点;以及调度器将失效的虚拟服务节点和失去服务能力的虚拟服务节点的任务迁移至其他虚拟服务节点。本发明的方法能够有效降低迁移时间,提高资源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458478B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310395835.7
申请日:2013-09-0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63/0407 , H04L63/1475 , H04L63/1491 , H04L63/16 , H04L63/166 , H04W12/02 , H04W84/1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动态伪造源的源隐匿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站通过向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多个节点发送洪泛信息,以确定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每个节点到基站的最短路径;根据最短路径确定真实数据源到基站的真实路径;真实数据源沿着真实路径向基站发送事件报告分组,并在真实路径上的每个节点生成随机数;在真实路径上的节点中选择随机数小于阈值的多个节点作为初始伪造源;以及多个初始伪造源分别在各自的相邻节点中选择新的伪造数据源,且多个新的伪造数据源以第一周期向基站发送伪造信息,以隐匿真实数据源。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通过动态的伪造多个伪造源不断发送伪造消息,从而加大了追踪难度,同时降低了消息延迟。
-
公开(公告)号:CN102984791B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210534926.X
申请日:2012-12-1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D7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传感器节点的节能方法,该方法包括,初始化无线传感器节点,设定无线传感器节点的数据收发模块定时器值和各项数据的触发阈值;无线传感器节点的数据处理模块判断当前是否有数据达到所述触发阈值,若否,则启动数据延时启动模式,反之,则启动数据立即启动模式;最终数据收发结束,重新设定数据收发模块定时器值和各项数据的触发阈值,关闭数据收发模块。通过本发明在不需要收发数据时,关闭无线传感器节点的数据收发模块,避免其长时间处于等待状态以达到大量减少电池能源消耗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3313236B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310277745.8
申请日:2013-07-0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站隐藏方法,包括:所有节点确定自身的子节点个数N;父节点的数据发送周期T=(N+1)×s,前N个时隙与N个子节点一一对应;父节点通知子节点开始发送数据;在时隙Si,子节点Ci判断自身是否有真实数据需要向父节点发送,如果有,则发送真实数据,如果没有,则发送伪造数据;父节点判断数据的类型,如果是真实数据,则缓存真实数据,如果是伪造数据,则丢弃伪造数据;在时隙SN+1,父节点将缓存的真实数据和自身的数据进行聚合处理,并将聚合处理数据发送至上级节点。本发明在一个数据发送周期内,父节点和子节点都发送真实或者伪造数据,因此攻击者不能从流量不对称性或者发送速率的差异性上得到节点之间的层次关系,实现了隐藏基站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4539551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410806964.5
申请日:2014-12-2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H04L12/803 , H04L29/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9/4856 , G06F9/5077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路由交换平台虚拟服务迁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路由交换平台中的m个虚拟节点N_1,N_2…N_m,其中,m为正整数;计算任意两个虚拟节点N_i,N_j之间具有的服务迁移代价C_ij并保存至调度器;调度器轮询各个虚拟服务节点以确定失效的虚拟服务节点;计算各个虚拟服务节点的剩余服务能力,并根据剩余服务能力获取失去服务能力的虚拟服务节点;以及调度器将失效的虚拟服务节点和失去服务能力的虚拟服务节点的任务迁移至其他虚拟服务节点。本发明的方法能够有效降低迁移时间,提高资源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1719921A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910250489.7
申请日:2009-12-1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可重构路由器软件开发中的BGP路由协议构件的生成方法,属于可重构网络研究领域,其特征在于含有:构件功能接口、行为、环境以及基本静态信息的描述,从元构件库中选取组成所需要构件的元构件,生成构件的步骤,然后,再进行构件接口功能、构件功能、以及构件性能测试。本发明具有编码工作量少、耦合程度低、集成性好、代码重用度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0583834C
公开(公告)日:2010-01-20
申请号:CN200710099962.7
申请日:2007-06-0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基于联机合作的网络实验方法属于网络实验设计研究领域,其具体特征在于依次含有以下步骤:当网络实验客户端根据用户的输入信息发送实验请求报文给网络实验服务器端后,在服务器端通过查找实验描述,按照实验描述从现有的网络实验客户端中选举出能够做实验的客户端,并且组织成一张该实验的拓扑图,连同网络实验客户端的实验描述,发送开始实验报文给网络实验客户端,网络实验客户端收到开始实验报文后,按照网络实验描述开始做网络实验。本发明实现了网络实验设计中的多台普通电脑联机合作进行实验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594264A
公开(公告)日:2009-12-02
申请号:CN200910087407.1
申请日:2009-06-1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虚拟链路状态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节点通过虚拟链路向第二节点发送负载为虚拟链路状态协议VLSP报文的IP分组,其中所述VLSP报文包括报文类型以及报文转发跳数;所述第一节点和/或所述第二节点根据所述IP分组检测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之间虚拟链路通断状态和/或转发跳数。本发明能够实现负载轻、效率高的虚拟链路状态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5827634B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610302385.6
申请日:2016-05-0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H04L29/06 , H04L12/7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全路由交换方法、系统及优化判断方法,交换方法包括步骤:采集进入路由交换设备前所有分组的第一特征三元组;采集经过路由交换设备发出分组的第二特征三元组,在第一特征三元组集合中查找与第二特征三元组匹配的第一特征三元组;若找到匹配的第一特征三元组,当路由交换设备为边界路由交换设备,且向外网转发分组时,审核目的IP地址是否符合输出接口的指向;若找不到,当第二特征三元组中源IP地址不是路由交换设备本身时,禁止该分组输出;当第二特征三元组中源IP地址是路由交换设备本身时,审核路由交换设备是否具备向目的IP地址对应设备发送分组的权限。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对流量窃听攻击的防护性极高。
-
公开(公告)号:CN104378288B
公开(公告)日:2017-11-21
申请号:CN201410662984.X
申请日:2014-11-1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H04L12/7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21/554 , G06F3/0635 , G06F17/30985 , H04L45/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路由交换范式的构件组装方法,路由器由至少一个可重构组件构成,可重构组件具有唯一的功能,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路由器中每个可重构组件的属性信息,属性信息包括可重构组件在路由器中的重要性信息和/或使用频率信息;根据可重构组件的属性信息对可重构组件进行霍夫曼编码以生成对应的霍夫曼编码;选择可重构组件并组装路由功能以形成构件编码;以及根据用户安全需求和构件编码生成路由范式表,其中,路由器根据路由范式表进行工作。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减少路由器的开发成本和开发周期,并且具有较高的可信性和安全性。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路由交换范式的构建组装系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