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332531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111603010.0
申请日:2021-12-2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性玻璃纤维及利用多巴胺对玻璃纤维进行改性的方法与增强聚酰胺6复合材料。该改性方法是采用多巴胺对玻璃纤维进行改性,其中,所述多巴胺与玻璃纤维的质量比例为0.01‑0.3。本发明还提供了由此制备的改性玻璃纤维以及基于该改性玻璃纤维制备的增强聚酰胺6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利用多巴胺对玻璃纤维包覆改性,能够提高玻璃纤维与聚酰胺6的界面相互作用,从而提高玻璃纤维对聚酰胺6基体的增强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333375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111604532.2
申请日:2021-12-2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宁酸与氨基硅烷偶联剂并用改性玻璃纤维及其制备方法与增强尼龙6复合材料。该改性玻璃纤维的制备方法是采用单宁酸与胺基硅烷偶联剂的组合对玻璃纤维进行改性;所述胺基硅烷偶联剂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其中,所述单宁酸与所述玻璃纤维的比例为0.001‑0.3:1;所述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与所述玻璃纤维的比例为0.01‑0.3:1。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制备的改性玻璃纤维以及由其作为增强材料的增强尼龙6复合材料。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将单宁酸与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结合进行玻璃纤维的改性,能够极大地提高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改性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332981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111604512.5
申请日:2021-12-2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酰亚胺基硅烷偶联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由其制备的改性玻璃纤维和复合材料。本发明提供的酰亚胺基硅烷偶联剂的制备方法其是以摩尔比为1:0.5‑1:1.5的含巯基的硅烷偶联剂与马来酰亚胺为原料制备得到酰亚胺基的硅烷偶联剂。本发明还提供了由上述方法制备的酰亚胺基的硅烷偶联剂,以及采用该酰亚胺基的硅烷偶联剂对玻璃纤维进行改性的方法,以及由此制备的改性玻璃纤维和复合材料。本发明中采用巯基‑烯点击化学反应制备酰亚胺基硅烷偶联剂条件温和、操作简便、转化率高,可以拓宽硅烷偶联剂的种类和应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7069390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210502396.4
申请日:2022-05-1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宁酸与聚乙烯亚胺并用改性玻璃纤维与含其的增强尼龙复合材料及它们的制备方法。该单宁酸与聚乙烯亚胺并用改性玻璃纤维的制备方法为:将含有玻璃纤维、单宁酸、聚乙烯亚胺的分散液在摇晃状态下进行反应,得到所述的单宁酸与聚乙烯亚胺并用改性玻璃纤维。该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为将该单宁酸与聚乙烯亚胺并用改性玻璃纤维与尼龙树脂进行熔融混炼、注塑,得到改性玻璃纤维增强尼龙复合材料。本发明将单宁酸与聚乙烯亚胺并用对玻璃纤维表面进行改性,解决了传统硅烷偶联剂在改性玻璃纤维过程中产生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问题,并且使制备得到的改性玻璃纤维增强尼龙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004091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210449662.1
申请日:2022-04-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氨基硅烷偶联剂与没食子酸改性玻璃纤维及含其的增强尼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氨基硅烷偶联剂与没食子酸改性玻璃纤维的制备方法为采用氨基硅烷偶联剂和没食子酸对玻璃纤维进行改性。该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为将该氨基硅烷偶联剂与没食子酸改性玻璃纤维与尼龙树脂进行熔融混炼、注塑,得到所述的氨基硅烷偶联剂与没食子酸改性玻璃纤维增强尼龙复合材料。本发明将没食子酸与氨基硅烷偶联剂同时用于玻璃纤维进行表面改性,提高了玻璃纤维与尼龙的物理/化学界面相互作用,进而相较于传统硅烷偶联剂改性玻璃纤维增强尼龙复合材料,提升了尼龙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332530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111604526.7
申请日:2021-12-2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乙烯亚胺改性玻璃纤维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增强尼龙6复合材料。该聚乙烯亚胺改性玻璃纤维的制备方法,其是采用聚乙烯亚胺对玻璃纤维进行改性,其中,所述聚乙烯亚胺与玻璃纤维的比例为0.01‑0.5:1。本发明还提供了由此制备的聚乙烯亚胺改性玻璃纤维以及增强尼龙6复合材料。本发明的玻璃纤维的改性过程操作简便、溶剂为水、不产生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一种绿色环保的玻璃纤维改性方法。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