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多孔磷酸钙骨水泥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536935C

    公开(公告)日:2009-09-09

    申请号:CN200610113465.3

    申请日:2006-09-2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多孔磷酸钙骨水泥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磷酸钙骨水泥制备技术领域。该磷骨水泥由磷酸钙骨水泥固相粉末与用Co60γ射线进行辐照处理的3-羟基丁酸-CO-3-羟基戊酸共聚物微球与固化液组成;该方法为:制备磷酸钙骨水泥固相粉末;配制模拟体液:将PHBV微球用Co60γ射线进行辐照处理后水清洗烘干完全浸泡在模拟体液中,再清洗烘干;再将PHBV微球与磷酸钙骨水泥固相粉末混合后,与固化液配制复合骨水泥浆料。本发明的复合骨水泥初始固化强度高,植入后期降解快,且降解速度可调控,降解后形成的多孔结构有利于新骨组织生长和自体骨的重建。主要用于骨缺损修复和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也可做为齿科修复材料。

    氮化硅材料固相有机前驱体除氧增强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515C

    公开(公告)日:2000-10-18

    申请号:CN97119087.9

    申请日:1997-10-2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nventor: 田杰谟 李金望

    Abstract: 一种氮化硅材料的固相有机前驱体除氧增强的方法,属于陶瓷材料领域。本发明的内容是采用合理的工艺,将热塑性酚醛树脂转变成均匀包覆于氮化硅粉体颗粒表面的热固性固相有机碳前驱体,形成包覆层。该包覆层在热解过程中形成均匀弥散包覆层碳微粒,该碳微粒在烧结过程中与氮化硅粉中的含氧相二氧化硅原位生成弥散增强相碳化硅,而氧则以一氧化碳气体的形式逸出。本发明制备的材料有很好的强度和韧性。

    具有多孔叠层结构和通道的人工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66843B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019114034.2

    申请日:2010-02-0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多孔叠层结构和通道的人工骨,属于生物医用材料技术领域,人工骨由磷酸钙基生物陶瓷材料的密实层和多孔层交替叠层成型,并在与叠层成设定角度的方向上设置有输送细胞、体液的通道。制备方法是将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等粉末以去离子水为介质混合,制成浆料。采用三维凝胶叠层成型系统,制备由密实层、多孔层和通道组成的陶瓷坯体,再经高温烧结,制备人工骨。本发明的特点是既具有较高的力学强度,又具有成骨细胞粘附、增殖、生长和血管化的多孔结构,可用作人工骨,也可用作骨组织工程支架,在骨科临床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热稳定性羟基磷灰石晶须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51280A

    公开(公告)日:2011-11-23

    申请号:CN201110191940.X

    申请日:2011-07-0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热稳定性羟基磷灰石晶须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热稳定性羟基磷灰石晶须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提供α-TCP粉体;b)一边搅拌一边将所述α-TCP粉体加入70~90℃恒温去离子水中并将pH调节至10.5~12.0,此后持续搅拌10~30分钟,得到预混液;c)将无机钾盐加入所述预混液中,所述无机钾盐中的钾与所述α-TCP中的钙的摩尔比为(0.04~0.44)∶3,并持续搅拌12~50小时,得到悬浊液;以及d)对所述悬浊液进行固液分离,得到羟基磷灰石晶须。根据本发明的热稳定性羟基磷灰石晶须的制备方法得到的羟基磷灰石晶须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可耐1000℃的高温。此外,该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易于操作的优点。

    具有多孔叠层结构和通道的人工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66843A

    公开(公告)日:2010-07-07

    申请号:CN201019114034.2

    申请日:2010-02-0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多孔叠层结构和通道的人工骨,属于生物医用材料技术领域,人工骨由磷酸钙基生物陶瓷材料的密实层和多孔层交替叠层成型,并在与叠层成设定角度的方向上设置有输送细胞、体液的通道。制备方法是将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等粉末以去离子水为介质混合,制成浆料。采用三维凝胶叠层成型系统,制备由密实层、多孔层和通道组成的陶瓷坯体,再经高温烧结,制备人工骨。本发明的特点是既具有较高的力学强度,又具有成骨细胞粘附、增殖、生长和血管化的多孔结构,可用作人工骨,也可用作骨组织工程支架,在骨科临床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用于骨组织工程的微支架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0464790C

    公开(公告)日:2009-03-04

    申请号:CN200610113464.9

    申请日:2006-09-2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用于骨组织工程的微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医学用材料技术领域。该微支架的外形为球形,该球径在利于细胞在其表面黏附和生长的50~400μm范围内,多个微支架的平均球径为100~350μm。其制备方法为:将壳聚糖粉溶于乙酸水溶液中,加入交联剂水溶液,再将倾倒于非挥发性油性液体分散介质中形成乳液;加入交联剂水溶液进行交联;经氯仿清洗、过滤、乙醇抽提、干燥后得到球形壳聚糖微支架。本发明所制备的微支架材料表面大小和结构适宜细胞生长,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植入体内后可降解,因此可用作骨组织工程的支架材料,同时还可用于药物缓释载体等,在临床医学上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用于骨组织工程的微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931378A

    公开(公告)日:2007-03-21

    申请号:CN200610113464.9

    申请日:2006-09-2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用于骨组织工程的微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医学用材料技术领域。该微支架的外形为球形,该球径在利于细胞在其表面黏附和生长的50~400μm范围内,多个微支架的平均球径为100~350μm。其制备方法为:将壳聚糖粉溶于乙酸水溶液中,加入交联剂水溶液,再将倾倒于非挥发性油性液体分散介质中形成乳液;加入交联剂水溶液进行交联;经氯仿清洗、过滤、乙醇抽提、干燥后得到球形壳聚糖微支架。本发明所制备的微支架材料表面大小和结构适宜细胞生长,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植入体内后可降解,因此可用作骨组织工程的支架材料,同时还可用于药物缓释载体等,在临床医学上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复合多孔磷酸钙骨水泥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927416A

    公开(公告)日:2007-03-14

    申请号:CN200610113465.3

    申请日:2006-09-2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多孔磷酸钙骨水泥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磷酸钙骨水泥制备技术领域。该磷骨水泥由磷酸钙骨水泥固相粉末与用Co60γ射线进行辐照处理的3-羟基丁酸-CO-3-羟基戊酸共聚物微球与固化液组成;该方法为:制备磷酸钙骨水泥固相粉末;配制模拟体液:将PHBV微球用Co60γ射线进行辐照处理后水清洗烘干完全浸泡在模拟体液中,再清洗烘干;再将PHBV微球与磷酸钙骨水泥固相粉末混合后,与固化液配制复合骨水泥浆料。本发明的复合骨水泥初始固化强度高,植入后期降解快,且降解速度可调控,降解后形成的多孔结构有利于新骨组织生长和自体骨的重建。主要用于骨缺损修复和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也可做为齿科修复材料。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