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618568A
公开(公告)日:2010-01-06
申请号:CN200910078580.5
申请日:2009-02-2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B28B3/20 , B28C1/02 , B28C3/00 , B28B11/24 , C04B35/48 , C04B35/10 , C04B35/565 , C04B35/5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细陶瓷粉体注射成型混合料的制备方法,属于陶瓷注射成型技术领域。所述注射混合料的制备过程为:首先将亚微米或纳米级陶瓷粉体在表面活性剂溶液中通过超声分散或高速球磨分散和表面改性;表面改性后的粉体按照特定顺序和非水溶性有机粘结剂、水溶性有机粘结剂,以及其它添加剂在混炼机上混炼均匀;得到的注射混合料在注射成型机上注射成型得到坯体;然后在一定比例水和乙醇混合溶液中以及一定脱脂温度制度下快速水脱脂。本发明得到的水脱脂注射料混合均匀,生坯强度高,流动性好。采用本发明的脱脂方法,脱脂速率快,坯形状保持性能好,避免了开裂和鼓泡等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01618568B
公开(公告)日:2011-05-11
申请号:CN200910078580.5
申请日:2009-02-2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B28B3/20 , B28C1/02 , B28C3/00 , B28B11/24 , C04B35/48 , C04B35/10 , C04B35/565 , C04B35/5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细陶瓷粉体注射成型混合料的制备方法,属于陶瓷注射成型技术领域。所述注射混合料的制备过程为:首先将亚微米或纳米级陶瓷粉体在表面活性剂溶液中通过超声分散或高速球磨分散和表面改性;表面改性后的粉体按照特定顺序和非水溶性有机粘结剂、水溶性有机粘结剂,以及其它添加剂在混炼机上混炼均匀;得到的注射混合料在注射成型机上注射成型得到坯体;然后在一定比例水和乙醇混合溶液中以及一定脱脂温度制度下快速水脱脂。本发明得到的水脱脂注射料混合均匀,生坯强度高,流动性好。采用本发明的脱脂方法,脱脂速率快,坯形状保持性能好,避免了开裂和鼓泡等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01643360B
公开(公告)日:2012-05-16
申请号:CN200910090645.8
申请日:2009-09-0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景德镇市新纪元精密陶瓷有限公司
IPC: C04B35/632 , C04B35/634 , C04B35/10 , C04B35/48 , C04B35/185 , B28B3/20 , B28B1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高性能陶瓷制备技术领域的一种注射成型制造齿状异形陶瓷部件的方法。将陶瓷粉体和有机粘结剂混合均匀得到注射成型混合料,所述注射成型混合料中,陶瓷粉体的重量百分含量为81-90%,有机粘结剂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0-19%,注射成型混合料在注射成型机上注射成型得到坯体,注射温度在175-195℃之间,注入模具后在2分钟内脱模得到成型坯体;然后进行水萃取脱脂及热脱脂,热脱脂后的坯体进行烧结,烧结温度在1350-1550℃之间,保温1-4小时,随炉冷却,得到陶瓷部件。本发明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成型和脱脂效率高、坯体均匀、烧结后产品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洁度高以及环保节能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643360A
公开(公告)日:2010-02-10
申请号:CN200910090645.8
申请日:2009-09-0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景德镇市新纪元精密陶瓷有限公司
IPC: C04B35/632 , C04B35/634 , C04B35/10 , C04B35/48 , C04B35/185 , B28B3/20 , B28B1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高性能陶瓷制备技术领域的一种注射成型制造齿状异形陶瓷部件的方法。将陶瓷粉体和有机粘结剂混合均匀得到注射成型混合料,所述注射成型混合料中,陶瓷粉体的重量百分含量为81-90%,有机粘结剂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0-19%,注射成型混合料在注射成型机上注射成型得到坯体,注射温度在175-195℃之间,注入模具后在2分钟内脱模得到成型坯体;然后进行水萃取脱脂及热脱脂,热脱脂后的坯体进行烧结,烧结温度在1350-1550℃之间,保温1-4小时,随炉冷却,得到陶瓷部件。本发明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成型和脱脂效率高、坯体均匀、烧结后产品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洁度高以及环保节能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01248779Y
公开(公告)日:2009-06-03
申请号:CN200820109627.0
申请日:2008-08-04
Applicant: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 , 清华大学
IPC: A61C8/00
Abstract: 口腔大面积牙体缺损常采用桩核冠修复。桩核冠由桩、核材料和瓷冠三部分构成。现有陶瓷桩与树脂核间依赖粘接产生固位,瓷桩需经进行喷砂、硅烷化及摩擦化学处理。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陶瓷桩的冠方(切端方向)设置垂直于桩长轴的槽状和(或)盘状固位形。固位盘呈盘状,垂直于桩长轴并突起于瓷桩表面。固位槽截面呈三角形,越接近切端方向固位槽越深,越接近根尖方向固位槽越浅。槽的深度不会显著削弱桩自身的强度,并可获得足够的固位力。固位槽和固位盘的数目可为一个或多个,以适应不同形态的牙齿。临床在使用该瓷桩时可以直接堆塑树脂核,避免了繁琐的瓷核加工过程或瓷桩表面处理过程。操作简便、桩核固位效果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