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697238A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510076196.7
申请日:2015-02-1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21/0003 , F01K17/005 , F01K17/025 , F25B29/006 , F25B30/00 , F28C1/00 , F28D20/0034 , F28F27/02 , Y02E20/14 , F02G5/02 , F25B2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主动配电网的余热回收蓄能型热电冷联供装置及其运行方法,由发电装置、发电机、余热回收吸收式热泵、高温烟气水换热器、中温烟气水换热器、低温烟气水换热器、蓄能电热泵、高温蓄能罐、低温蓄能罐、冷却塔以及各连接阀门和循环水泵组成。本发明的运行方法改变了热电冷联供系统传统的“以热定电”和“以冷定电”的运行模式,使得热电冷联供系统可调节发电上网功率,参与电网负荷调节,解决了发电和供热、供冷互相耦合导致发电调峰能力受限的问题,不仅可以提高电网调节能力以应对电力峰谷差不断增大的局面,而且系统包含烟气深度余热回收装置,可部分或者全部回收热电冷联供系统的烟气余热,提高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208815B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310113178.2
申请日:2013-04-02
IPC: H02J3/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6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并网逆变器的d-q轴参数辨识方法,包括步骤:对光伏发电系统的并网逆变器设置逆变器控制参考值Udc-ref和Qref跳变,或在电网侧制造三相短路故障,以收集参数辨识所需扰动数据;根据所采集数据计算并网逆变器的d轴参数,包括:滤波电感,d轴内环电流控制环比例系数,内环电流控制环积分系数,外环有功控制环比例系数,外环有功控制环积分系数;固定滤波电感参数为d轴辨识结果,根据所采集数据计算并网逆变器的q轴参数,包括:q轴内环电流控制环比例系数,内环电流控制环积分系数,外环无功控制环比例系数,外环无功控制环积分系数。本发明降低了待辨识模型的阶次和辨识难度,提高了辨识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520353B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110410023.6
申请日:2011-12-0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网分析计算技术领域中的一种同步发电机模型参数分步辨识方法。包括:对同步发电机施加下阶跃扰动、上阶跃扰动、短路扰动和脉冲扰动,或者对同步发电机施加下阶跃扰动、短路扰动和脉冲扰动,或者对同步发电机施加下阶跃扰动和短路扰动;根据下阶跃扰动前后的稳态数据计算同步发电机的d轴同步电抗xd和q轴同步电抗xq;根据同步发电机施加的扰动,辨识d轴瞬变电抗x′d、d轴超瞬变电抗x″d、d轴开路暂态时间常数T′d、d轴开路次暂态时间常数T″d、q轴瞬变电抗x′q、q轴超瞬变电抗x″q、q轴开路暂态时间常数T′q和q轴开路次暂态时间常数T″q。本发明提高了参数辨识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2520353A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110410023.6
申请日:2011-12-0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网分析计算技术领域中的一种同步发电机模型参数分步辨识方法。包括:对同步发电机施加下阶跃扰动、上阶跃扰动、短路扰动和脉冲扰动,或者对同步发电机施加下阶跃扰动、短路扰动和脉冲扰动,或者对同步发电机施加下阶跃扰动和短路扰动;根据下阶跃扰动前后的稳态数据计算同步发电机的d轴同步电抗xd和q轴同步电抗xq;根据同步发电机施加的扰动,辨识d轴瞬变电抗x′d、d轴超瞬变电抗x″d、d轴开路暂态时间常数T′d、d轴开路次暂态时间常数T″d、q轴瞬变电抗x′q、q轴超瞬变电抗x″q、q轴开路暂态时间常数T′q和q轴开路次暂态时间常数T″q。本发明提高了参数辨识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657946B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1811488441.5
申请日:2018-12-0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北京智中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能源互联网规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博弈论的区域能源互联网规划的数学模型和规划方法,包括建立适用于博弈论规划分析的分布式电源、储能系统、冷热电联供系统的模型;将公共能源运营商、分布式能源的服务商以及用户作为博弈参与者,以规划建设容量、定价策略、用能行为作为各自的决策变量,并将设备的全寿命周期收入作为收益,建立区域能源互联网规划的不同博弈模型;根据各个参与者的决策策略建立多个模式下的具体博弈模型;通过迭代优化算法进行求解,并对比分析各种博弈模式下的Nash均衡解,最终选择各方利益最大化下的Nash均衡解作为区域能源互联网的规划方(56)对比文件郝然;艾芊;姜子卿.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多主体非完全信息下的双层博弈策略.电力系统自动化.2018,第42卷(第04期),全文.刘晓峰;高丙团;李扬.博弈论在电力需求侧的应用研究综述.电网技术.2018,第42卷(第08期),全文.李逐云;雷霞;邱少引;刘增庆;张力.考虑“源-网-荷”三方利益的主动配电网协调规划.电网技术.2017,第41卷(第02期),全文.梅生伟;王莹莹;刘锋.风―光―储混合电力系统的博弈论规划模型与分析.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第35卷(第20期),全文.
-
公开(公告)号:CN106451418B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申请号:CN201610821624.9
申请日:2016-09-1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电站的在线分群等值建模方法,包括:搭建含有功无功控制环节和低电压穿越控制环节的光伏发电单元模型,进而搭建含有多个光伏单元的光伏电站模型;根据光伏电站模型中各类型的光伏发电单元模型推导计算出模型对应的单位冲激曲线;以单位冲激响应曲线的距离为分群指标,利用K‑means算法对光伏电站模型进行在线分群获得逆变器的有功无功控制环节的分群结果;根据光伏电站模型中每个光伏单元的实际出力,计算各等值机的等值参数,建立光伏电站的在线分群等值模型。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分群结果与光伏单元出力无关,仅由各逆变器控制参数决定,不需要离线建立参数灵敏度数据库,极大地减小了计算量。
-
公开(公告)号:CN104866927B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510303505.X
申请日:2015-06-0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规划研究中心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4S10/5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主动配电网规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所规划主动配电网覆盖区域内划分供电区域并确定每一变电站的位置;(2)根据各供电区域所对应的净负荷曲线P(t),确定任意两变电站i和j之间的互补特性参数Cij;(3)根据任意两变电站i和j之间的互补特性参数Cij,计算任意两变电站i和j之间的互补特性距离Dij;(4)根据任意两变电站i和j之间的互补特性距离Dij,将若干个变电站进行聚类分析,进而确定A个联合运行的变电站组;(5)采用智能算法分别确定A个联合运行的变电站组中每一变电站组n个时刻t1,t2,...,tn当中每一时刻的最佳接线方案,确定整个主动配电网的最佳接线方案。本发明能够充分挖掘主动配电网下变电站之间可调互补特性,有效节约资源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4697238B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510076196.7
申请日:2015-02-1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21/0003 , F01K17/005 , F01K17/025 , F25B29/006 , F25B30/00 , F28C1/00 , F28D20/0034 , F28F27/02 , Y02E20/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主动配电网的余热回收蓄能型热电冷联供装置及其运行方法,由发电装置、发电机、余热回收吸收式热泵、高温烟气水换热器、中温烟气水换热器、低温烟气水换热器、蓄能电热泵、高温蓄能罐、低温蓄能罐、冷却塔以及各连接阀门和循环水泵组成。本发明的运行方法改变了热电冷联供系统传统的“以热定电”和“以冷定电”的运行模式,使得热电冷联供系统可调节发电上网功率,参与电网负荷调节,解决了发电和供热、供冷互相耦合导致发电调峰能力受限的问题,不仅可以提高电网调节能力以应对电力峰谷差不断增大的局面,而且系统包含烟气深度余热回收装置,可部分或者全部回收热电冷联供系统的烟气余热,提高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790309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262345.3
申请日:2016-04-26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清华大学
Inventor: 卢嗣斌 , 刘金森 , 高华 , 李丽娟 , 栗楠 , 郑竞宏 , 朱守真 , 崔全胜 , 李庆生 , 皮显松 , 邓朴 , 赵庆明 , 唐学用 , 农静 , 罗宁 , 张裕 , 王丰元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70/3225 , Y04S20/222 , Y04S20/224 , H02J3/382 , H02J3/14 , H02J3/46 , H02J2003/007 , H02J2003/1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分布式能源和临时附加电价协同优化控制的方法,它包括:步骤1、确定供电区域和网架结构;步骤2、预测次日RDG出力和用户原始负荷;步骤3、计算分时电价后的用户负荷;步骤4、对各个供电区域进行日前优化调度,必要时启动备用机组;步骤5、统计备用机组出力;步骤6、日内滚动计算:根据临时附加电价对RDG出力和用户负荷进行控制;步骤7、统计RDG出力削减量和用户负荷削减量。本发明为主动配电网提供了一种更加灵活多变、更加合理的调度模式,这种调度模式充分体现了主动配电网所要求的分布式能源实时调度控制能力、潮流双向管理能力、分布式能源接纳能力,提高了配电网整体运行稳定性和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866924A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510276392.9
申请日:2015-05-2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贵州电网公司电网规划研究中心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76 , Y04S10/5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动配电网规划及运行联合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备选规划方案列出决策变量;根据规划目标列出目标函数,含有规划期投资建设成本、运行维护成本、交易电能的成本和供电可靠性指标;列出规划约束项;列出运行约束项;根据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生成主动配电网规划及运行联合优化模型;对优化模型进行计算,以得到最优决策。该优化方法通过主动配电网规划及运行联合优化模型对决策变量进行优化,从而确定含储能的配电网的最优建设方案,提高电网中储能系统、线路的资产利用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