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量雪崩光电二极管的雪崩信号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83558B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910204497.1

    申请日:2019-03-1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nventor: 李俊林 张卫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雪崩光电二极管的雪崩信号的装置,包括: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接收直流偏压;雪崩光电二极管,所述雪崩光电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接收脉冲电压,另一端与所述雪崩光电二极管的阴极连接;第二电容,所述第二电容连接在所述雪崩光电二极管的阳极和接地端之间;以及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第二电容并联连接在所述雪崩光电二极管的阳极和接地端之间。

    量子成像方法以及量子成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568613B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1910795456.4

    申请日:2019-08-2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量子成像方法以及量子成像系统。通过该量子成像方法需要存储Sn、Sn+m、In(x,y)以及In+m(x,y)中至少任意三个参数测量数据即可。从而,在整体实现上降低了存储的数据量,减轻了数据存储的负担。同时,通过该量子成像方法涉及到的计算资源也相应地减少,简化了硬件实现的难度,有利于量子成像走向实用化。其中,Sn、Sn+m、In(x,y)以及In+m(x,y)中n和m为任意的正整数。此时,通过该量子成像方法计算时需要的数据不受相邻帧的限制,可以跨越多帧进行成像,使得量子成像实现更加灵活。通过该量子成像方法可以简化数据处理复杂度,快速高效地成像,提高了量子成像的速度和效率,从而可以实现在线成像。

    量子成像方法以及量子成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568613A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910795456.4

    申请日:2019-08-2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量子成像方法以及量子成像系统。通过该量子成像方法需要存储Sn、Sn+m、In(x,y)以及In+m(x,y)中至少任意三个参数测量数据即可。从而,在整体实现上降低了存储的数据量,减轻了数据存储的负担。同时,通过该量子成像方法涉及到的计算资源也相应地减少,简化了硬件实现的难度,有利于量子成像走向实用化。其中,Sn、Sn+m、In(x,y)以及In+m(x,y)中n和m为任意的正整数。此时,通过该量子成像方法计算时需要的数据不受相邻帧的限制,可以跨越多帧进行成像,使得量子成像实现更加灵活。通过该量子成像方法可以简化数据处理复杂度,快速高效地成像,提高了量子成像的速度和效率,从而可以实现在线成像。

    一种测量雪崩光电二极管的雪崩信号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83558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910204497.1

    申请日:2019-03-1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nventor: 李俊林 张卫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雪崩光电二极管的雪崩信号的装置,包括: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接收直流偏压;雪崩光电二极管,所述雪崩光电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接收脉冲电压,另一端与所述雪崩光电二极管的阴极连接;第二电容,所述第二电容连接在所述雪崩光电二极管的阳极和接地端之间;以及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第二电容并联连接在所述雪崩光电二极管的阳极和接地端之间。

    激光合束系统及其合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627983B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810431858.1

    申请日:2018-05-0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nventor: 李俊林 张卫星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激光合束系统及其合束方法,所述多个激光器的激光波长、相位、偏振态以及数量等不限制。所述激光合束系统通过改变所述多面体反射器的所述反射面的数量,可以实现光路数量不限的多光路的激光合束。所述光束折反射装置可以将所述多束激光光束的光路进行折转,使所述激光合束系统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同时,所述望远装置可在远方的目标点实现光聚焦点的会聚,满足所述多束激光光束的合束。在不改变每路激光光束输出,不限制激光波长、相位、偏振态以及数量的前提下,通过空间合束的方法,将多路激光光束进行合束,成倍的提高了输出激光的光功率。所述激光合束系统对所述多个激光器的性能要求低,可以很好的解决大功率激光所产生的热效应的问题。

    激光合束系统及其合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627983A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810431858.1

    申请日:2018-05-0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nventor: 李俊林 张卫星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激光合束系统及其合束方法,所述多个激光器的激光波长、相位、偏振态以及数量等不限制。所述激光合束系统通过改变所述多面体反射器的所述反射面的数量,可以实现光路数量不限的多光路的激光合束。所述光束折反射装置可以将所述多束激光光束的光路进行折转,使所述激光合束系统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同时,所述望远装置可在远方的目标点实现光聚焦点的会聚,满足所述多束激光光束的合束。在不改变每路激光光束输出,不限制激光波长、相位、偏振态以及数量的前提下,通过空间合束的方法,将多路激光光束进行合束,成倍的提高了输出激光的光功率。所述激光合束系统对所述多个激光器的性能要求低,可以很好的解决大功率激光所产生的热效应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