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671226B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申请号:CN200910093756.4
申请日:2009-09-2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北京同方生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2
Abstract: 一种甲醇芳构化制取二甲苯工艺,涉及一种以甲醇和烃类为原料在甲醇芳构化反应器中进行芳构化反应制取二甲苯的工艺。该工艺利用金属-改性分子筛复合性材料作为催化剂,甲醇与C1~C12烃类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在甲醇芳构化反应器中进行芳构化反应。通过调节原料中甲醇和烃类的比例,从而调控芳构化与烷基化反应的协同进行,实现了有效提高目标产物二甲苯的收率,并且延长催化剂的使用周期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7281981B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1710495797.0
申请日:2017-06-2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B01J8/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构件以及含有这种内构件的流化床反应器及应用方法,通过该内构件中挡板将流化床反应器划分为上下串联的至少两个反应空间,挡板中每一个孔道连通与内构件相邻的两个反应空间。当与内构件相邻的第一反应空间中裹挟颗粒的气泡进入构件孔道时,孔道挤压破碎气泡,使气泡破碎后的气体均匀进入与内构件相邻的第二反应空间,并使气泡携带的大部分催化剂颗粒沉降回第一反应空间。由于该内构件不仅在工作中能够有效地破碎气泡,从而增强气固两相之间的接触效果,同时使第一反应空间的气体直接进入第二反应空间,有效地防止第一反应空间的催化剂颗粒进入第二反应空间,使气固相分离,从而有效地抑制气固返混。
-
公开(公告)号:CN107281981A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710495797.0
申请日:2017-06-2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B01J8/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8/24 , B01J8/005 , B01J8/008 , B01J2208/00884 , B01J2208/009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构件以及含有这种内构件的流化床反应器及应用方法,通过该内构件中挡板将流化床反应器划分为上下串联的至少两个反应空间,挡板中每一个孔道连通与内构件相邻的两个反应空间。当与内构件相邻的第一反应空间中裹挟颗粒的气泡进入构件孔道时,孔道挤压破碎气泡,使气泡破碎后的气体均匀进入与内构件相邻的第二反应空间,并使气泡携带的大部分催化剂颗粒沉降回第一反应空间。由于该内构件不仅在工作中能够有效地破碎气泡,从而增强气固两相之间的接触效果,同时使第一反应空间的气体直接进入第二反应空间,有效地防止第一反应空间的催化剂颗粒进入第二反应空间,使气固相分离,从而有效地抑制气固返混。
-
公开(公告)号:CN101244969B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0810102684.0
申请日:2008-03-2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化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C1-C2烃类或甲醇芳构化与催化剂再生的流化床装置(包括一个芳构化流化床与一个催化剂连续再生的流化床,及设置在两个流化床之间的用于催化剂输送的管道及固体输送装置),一种适于流化床操作的芳构化催化剂,以及芳构化反应,催化剂再生与该装置的操作方法。利用该装置及催化剂及方法,可随时调节芳构化反应器内的催化剂的结焦状态,从而达到连续高效转化C1-C2烃类或甲醇并高选择性生成芳烃的目的。本发明具有可调变催化剂的活性与选择性,提高芳烃纯度与收率,同时可使芳构化反应器连续操作而不停车,提高芳烃生产的强度,及降低整个系统停车进行催化剂再生及重新启动时的操作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1337655B
公开(公告)日:2011-08-17
申请号:CN200810119203.7
申请日:2008-08-2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低温催化裂解甲烷制备氢气与纳米碳的方法,属于石油天然气化工生产技术领域。该方法将催化剂装入反应器中共同加热到400~700℃,通入氢气或CO进行催化剂还原,保持温度与还原气氛;将气体切换为裂解时放热烃类气体,该气体与甲烷的体积比为1:9~9:1;将原料气甲烷通入反应器中,温度400~700℃,绝对压力0.05~0.2MPa,催化剂空速为100~1000升(烃类)/克(催化剂)/小时,当原料气穿过催化剂床层后,反应制备得到氢气;碳沉积在催化剂上。所述催化剂为纳米金属催化剂。本发明操作温度低,催化剂寿命延长,转化率高;可用多种反应器形式实现连续操作;生产成本降低。碳产品的形貌可控且纯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1671226A
公开(公告)日:2010-03-17
申请号:CN200910093756.4
申请日:2009-09-2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北京同方生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2
Abstract: 一种甲醇芳构化制取二甲苯工艺,涉及一种以甲醇和烃类为原料在甲醇芳构化反应器中进行芳构化反应制取二甲苯的工艺。该工艺利用金属-改性分子筛复合性材料作为催化剂,甲醇与C1~C12烃类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在甲醇芳构化反应器中进行芳构化反应。通过调节原料中甲醇和烃类的比例,从而调控芳构化与烷基化反应的协同进行,实现了有效提高目标产物二甲苯的收率,并且延长催化剂的使用周期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1580449A
公开(公告)日:2009-11-18
申请号:CN200810111735.6
申请日:2008-05-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甲烷芳构化制备芳烃的方法及设备,通过将甲烷芳构化系统与甲烷水蒸气转化系统相结合,利用甲烷水蒸气转化系统的净化单元为甲烷芳构化系统提供合格的原料气,并利用甲烷水蒸气转化系统的高温废气为甲烷芳构化系统供热,将甲烷芳构化系统产生的尾气(甲含烷与氢气)不经分离直接用作甲烷水蒸气转化系统的原料或燃料;可有效解决独立芳构化过程中的甲烷与氢气分离的技术难题,也可有效利用甲烷水蒸汽转化过程的高温热源,可以将供热气的比例由反应气体量的30%降低至5%以下,既缩短流程,减少投资,又降低了能耗,同时使制备芳烃的成本大幅度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01580449B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0810111735.6
申请日:2008-05-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甲烷芳构化制备芳烃的方法及设备,通过将甲烷芳构化系统与甲烷水蒸汽转化系统相结合,利用甲烷水蒸汽转化系统的净化单元为甲烷芳构化系统提供合格的原料气,并利用甲烷水蒸汽转化系统的高温废气为甲烷芳构化系统供热,将甲烷芳构化系统产生的尾气(甲含烷与氢气)不经分离直接用作甲烷水蒸汽转化系统的原料或燃料;可有效解决独立芳构化过程中的甲烷与氢气分离的技术难题,也可有效利用甲烷水蒸汽转化过程的高温热源,可以将供热气的比例由反应气体量的30%降低至5%以下,既缩短流程,减少投资,又降低了能耗,同时使制备芳烃的成本大幅度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01337655A
公开(公告)日:2009-01-07
申请号:CN200810119203.7
申请日:2008-08-2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低温催化裂解甲烷制备氢气与纳米碳的方法,属于石油天然气化工生产技术领域。该方法将催化剂装入反应器中共同加热到400~700℃,通入氢气或CO进行催化剂还原,保持温度与还原气氛;将气体切换为裂解时放热烃类气体,该气体与甲烷的体积比为1∶9~9∶1;将原料气甲烷通入反应器中,温度400~700℃,绝对压力0.05~0.2MPa,催化剂空速为100~1000升(烃类)/克(催化剂)/小时,当原料气穿过催化剂床层后,反应制备得到氢气;碳沉积在催化剂上。所述催化剂为纳米金属催化剂。本发明操作温度低,催化剂寿命延长,转化率高;可用多种反应器形式实现连续操作;生产成本降低。碳产品的形貌可控且纯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1244969A
公开(公告)日:2008-08-20
申请号:CN200810102684.0
申请日:2008-03-2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化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C1-C2烃类或甲醇芳构化与催化剂再生的流化床装置(包括一个芳构化流化床与一个催化剂连续再生的流化床,及设置在两个流化床之间的用于催化剂输送的管道及固体输送装置),一种适于流化床操作的芳构化催化剂,以及芳构化反应,催化剂再生与该装置的操作方法。利用该装置及催化剂及方法,可随时调节芳构化反应器内的催化剂的结焦状态,从而达到连续高效转化C1-C2烃类或甲醇并高选择性生成芳烃的目的。本发明具有可调变催化剂的活性与选择性,提高芳烃纯度与收率,同时可使芳构化反应器连续操作而不停车,提高芳烃生产的强度,及降低整个系统停车进行催化剂再生及重新启动时的操作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