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导储能磁体的电流引线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0390906C

    公开(公告)日:2008-05-28

    申请号:CN200510012124.2

    申请日:2005-07-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64

    Abstract: 超导储能磁体线圈的电流引线属于超导装置电流引线结构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靠近高温端的部分用直棒式铜电流引线,而靠近低温端的部分则是双螺旋结构的高温超导电流引线;所述直棒式铜电流引线穿过导热盘后与高温超导电流引线对应焊接,所述导热盘上下两端的直棒式铜电流引线为两个接头所固定,接头为套在所述直棒式铜电流引线外的绝热氧化铍块以及用于固定该氧化铍块的铜螺母构成。在低温端,使得在有效的空间里,尽量增长传热路径,从而减小漏热量。

    一种电力电子设备的控制脉冲的发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959C

    公开(公告)日:2003-10-08

    申请号:CN01136252.9

    申请日:2001-10-1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电子设备的控制脉冲的发生方法,首先对前端的同步信号进行处理,产生相位标度数据,或者对相位脉冲信号进行相位计数,获得相位标度数据;对输入的控制信号进行转换处理,得到控制数据,并将其存入存储空间中,按照数据交换逻辑读取脉冲数据,将其中的相位角度与上述相位标度数据进行比较,并将脉冲电平值进行逻辑转化,产生出原始脉冲信号,原始脉冲信号经脉冲调理,得到最终的输出脉冲信号。本发明方法实现了基于相位角度的脉冲发生,易于实现同步控制功能;该方法还能够实现多样的电力电子设备的控制脉冲的发生功能,广泛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该方法实现了存储空间的统一管理,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解决了速度匹配问题。

    高温超导双螺旋电流引线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737952A

    公开(公告)日:2006-02-22

    申请号:CN200510012125.7

    申请日:2005-07-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64

    Abstract: 高温超导双螺旋电流引线结构,属于高温超导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结构含有:双螺旋槽桶,用环氧树脂制成,其圆柱面呈双螺旋槽沟形;高温超导电流进线和出线,都用Bi-2223/Ag材料制成,所述电流进、出线依次间隔地绕制在所述双螺旋槽桶上,所述电流进线和电流出线都与放在液氦中的超导储能磁体相连。所述双螺旋结构可有效地增加高温超导电流进出线的长度,从而增大引线热阻,减小向低温冷却磁体系统的热泄露。

    一种用于电磁发射的时序倍增电流型脉冲电源

    公开(公告)号:CN104124886B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410317730.4

    申请日:2014-07-0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磁发射的时序倍增电流型脉冲电源,属于电磁发射技术领域。包括脉冲电容、第一开关、负载、第一二极管和n个级联的开关组,脉冲电容正极与第一开关的阳极连接,使其与第一开关构成串联,其负极与第一二极管阳极连接,第一开关的阴极与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使脉冲电容和第一开关串联后与第一二极管构成并联,第一二极管阴极与n个级联开关组的入流端连接,n个级联开关组的出流端并联连接后与负载的入流端连接,其接地端并联后与负载的接地端连接。本发明脉冲电源使得系统余能不用直接在炮口熄弧上以热能形式消耗,从而降低了系统损耗,提高了系统效率,并缩短了整个系统的发射周期,为系统实现短时多发目标提供了有效途径。

    高温超导双螺旋电流引线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333409C

    公开(公告)日:2007-08-22

    申请号:CN200510012125.7

    申请日:2005-07-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64

    Abstract: 高温超导双螺旋电流引线结构,属于高温超导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结构含有:双螺旋槽桶,用环氧树脂制成,其圆柱面呈双螺旋槽沟形;高温超导电流进线和出线,都用Bi-2223/Ag材料制成,所述电流进、出线依次间隔地绕制在所述双螺旋槽桶上,所述电流进线和电流出线都与放在液氦中的超导储能磁体相连。所述双螺旋结构可有效地增加高温超导电流进出线的长度,从而增大引线热阻,减小向低温冷却磁体系统的热泄露。

    基于虚拟磁通-差动电流特性的变压器差动保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571230A

    公开(公告)日:2005-01-26

    申请号:CN200410009088.X

    申请日:2004-05-1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基于虚拟磁通-差动电流特性的变压器差动保护方法属于变压器继电保护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它提出了虚拟磁通的概念,即把漏磁通一并折合到一次侧成为一个固定绕组匝数的主磁通,再根据内部故障的虚拟磁通-差动电流曲线形状近似椭圆,中心对称性好的特点,同时定义一个不对称度来反映图形的中心对称性的好坏,以便在计算机控制下当差动电流过动作阈值后,用前两个工频周期内若干连续采样点的不对称度的平均值与一个预定的制动阈值相比较,只要任何一相的不对称度平均值大于或等于制动阈值,判定为励磁涌流,反之则判定为内部故障,计算机据此发出相应的控制指令,它具有简单、方便而且灵活性大等优点。

    补偿动态三相不平衡负荷的方法及补偿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0349353C

    公开(公告)日:2007-11-14

    申请号:CN02103873.2

    申请日:2002-04-0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50

    Abstract: 补偿动态三相不平衡负荷的方法及补偿装置属于电力系统不平衡负荷补偿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它仅需在补偿装置与系统连接处采集两个采样点的线电压和负荷线电流的值,便可计算出相应的正弦信号基波对称分量,再由此算出正、负序补偿器的三相等值电纳,它们之和即为补偿负荷不平衡和为负荷提供无功电流所需的三相电纳值,即电纳参考值。再用晶闸管控制电抗器的电纳参考值为三相电纳值与晶闸管投切电容器电纳值之差的方法把三相电纳值转换为晶闸管控制电抗器的控制角信号和晶闸管投切电容器的投切指令,分别发送给晶闸管控制电抗器脉冲发生板和晶闸管投切电容器过零触发板,对主电路的晶闸管控制电抗器和晶闸管投切电容器进行控制,它具有响应时间短、精度高的优点。

    基于虚拟磁通-差动电流特性的变压器差动保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336275C

    公开(公告)日:2007-09-05

    申请号:CN200410009088.X

    申请日:2004-05-1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基于虚拟磁通-差动电流特性的变压器差动保护方法属于变压器继电保护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它提出了虚拟磁通的概念,即把漏磁通一并折合到一次侧成为一个固定绕组匝数的主磁通,再根据内部故障的虚拟磁通-差动电流曲线形状近似椭圆,中心对称性好的特点,同时定义一个不对称度来反映图形的中心对称性的好坏,以便在计算机控制下当差动电流过动作阈值后,用前两个工频周期内若干连续采样点的不对称度的平均值与一个预定的制动阈值相比较,只要任何一相的不对称度平均值大于或等于制动阈值,判定为励磁涌流,反之则判定为内部故障,计算机据此发出相应的控制指令,它具有简单、方便而且灵活性大等优点。

    晶闸管投切电容器用的分相过零触发控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9273C

    公开(公告)日:2004-09-29

    申请号:CN01136260.X

    申请日:2001-10-1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30

    Abstract: 晶闸管投切电容器用的分相过零触发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含有:依次与反关联晶闸管相串连的霍尔元件检测电路,把小电流转换为与晶闸管端电压同相的方波电压的信号转换电路,过零检测电路,输入为过零检测信号和主控制器发出的投切信号的或门电路,输出方波电压占空比可调的延时电路以及输出端与晶闸管控制端相连的高频调制和脉冲隔离、放大电路。它可准确、快速、可靠地根据主控制器发出的投入或切除电容器的指令在晶闸管端电压过零时接通或关断晶闸管。

    一种电力电子设备的控制脉冲的发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338810A

    公开(公告)日:2002-03-06

    申请号:CN01136252.9

    申请日:2001-10-1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电子设备的控制脉冲的发生方法,首先对前端的同步信号进行处理,产生相位标度数据,或者对相位脉冲信号进行相位计数,获得相位标度数据;对输入的控制信号进行转换处理,得到控制数据,并将其存入存储空间中,按照数据交换逻辑读取脉冲数据,将其中的相位角度与上述相位标度数据进行比较,并将脉冲电平值进行逻辑转化,产生出原始脉冲信号,原始脉冲信号经脉冲调理,得到最终的输出脉冲信号。本发明方法实现了基于相位角度的脉冲发生,易于实现同步控制功能;该方法还能够实现多样的电力电子设备的控制脉冲的发生功能,广泛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该方法实现了存储空间的统一管理,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解决了速度匹配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