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967025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310032121.X
申请日:2013-01-25
Applicant: 深圳市勘察测绘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人工挖孔扩孔方法和扩孔稳定结构,其方法步骤包括:一、施工前准备工作;二、桩位放样;三、挖孔及护壁至扩孔孔底标高;四、在孔壁上标定需要扩孔部位;五、在需要扩孔位部位的起始端沿着孔壁往土体内部打孔、插入钢花管;六、检查钢花管置入孔内位置是否保持稳定无偏移、清除孔内杂尘;七、注入泥浆:往钢花管内注入泥浆稳固定型;八、人工扩孔,在该过程中形成人工扩孔稳定结构,对孔壁加固保证扩孔安全性的方法,在孔壁上标定出扩孔初始端,然后打孔、埋入圆周辐射的钢花管并在钢花管中注浆固定,保持土体界面不会崩碎,维持孔壁整体构型的稳定性,保证施工过程中孔内施工人员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3967025B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310032121.X
申请日:2013-01-25
Applicant: 深圳市勘察测绘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人工挖孔扩孔方法和扩孔稳定结构,其方法步骤包括:一、施工前准备工作;二、桩位放样;三、挖孔及护壁至扩孔孔底标高;四、在孔壁上标定需要扩孔部位;五、在需要扩孔位部位的起始端沿着孔壁往土体内部打孔、插入钢花管;六、检查钢花管置入孔内位置是否保持稳定无偏移、清除孔内杂尘;七、注入泥浆:往钢花管内注入泥浆稳固定型;八、人工扩孔,在该过程中形成人工扩孔稳定结构,对孔壁加固保证扩孔安全性的方法,在孔壁上标定出扩孔初始端,然后打孔、埋入圆周辐射的钢花管并在钢花管中注浆固定,保持土体界面不会崩碎,维持孔壁整体构型的稳定性,保证施工过程中孔内施工人员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3967002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310033684.0
申请日:2013-01-28
Applicant: 深圳市勘察测绘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胡双怀 , 熊金安 , 丘建金 , 周赞良 , 廖晓忠 , 李亮辉 , 吕晶 , 汤佳茗 , 史新鹏 , 周伟 , 李永辉 , 熊少欢 , 曹福林 , 张良 , 夏璞 , 伍文全 , 彭夏夏
IPC: E02D5/38
Abstract: 一种咬合桩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行施工完成钢筋混凝土桩;待钢筋混凝土桩凝固达到一定强度后,采用桩间人工施工的方式施工全素混凝土桩,全素混凝土桩和钢筋混凝土桩咬合。采用先施工钢筋混凝土桩,再以不切割到钢筋混凝土桩桩体的方式人工施工出全素混凝土桩,全素混凝土桩和钢筋混凝土桩的施工过程均相对独立,互相不影响,而且由于不需要判断全素混凝土桩成型状态再进行钢筋混凝土桩施工,所以对时间没有严格要求,工艺难度大幅降低,而且人工施工成孔并不会有严格的形状要求,在施工时遇到块石地层也能灵活变化施工方式,快速穿越块石底层,成孔质量易于控制,咬合效果比传统施工方式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03966996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310032113.5
申请日:2013-01-25
Applicant: 深圳市勘察测绘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碎石桩及其制作方法,该碎石桩采用沉管机将与设计标高相当的钢管沉入软弱地基中、将大直径碎石土体从钢管开口倒入钢管管体内成为第一填料;采用振动沉管方式从钢管开口倒入小直径碎石成为第二填料,由外部钢管管体和内部间隙填充第一填料和第二填料构成碎石桩。在本发明中,桩体本身由钢管管体和内部间隙填充第一填料和第二填料构成,钢管刚度大、竖向承载能力强,有效防止侧向鼓胀,而采用第一填料和第二填料混合填充,可以让填充密实,竖向抗扭力性能加强,增加桩体承载能力减少沉降,而在采用局部添加第三填料的方法,在整体成本变化不大的情况下,针对局部桩周土体条件特别差的位置进行格外加固,局部抗破碎、缺陷的效果明显。
-
公开(公告)号:CN204940249U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520584643.5
申请日:2015-08-06
Applicant: 深圳市勘察测绘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行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钢管桩,包括有桩本体和环板,桩本体的外侧壁沿圆周方向设置有若干个加强板,加强板的外侧壁与环板的内壁相固定连接;桩本体的外侧壁沿圆周方向还设置有若干个助力板,助力板的顶端面与环板的下端面相固定连接;环板的长度大于加强板的长度,加强板的纵截面为矩形状;助力板的纵截面呈直角三角形状,助力板的斜边向外设置,两块对称设置的助力板和桩本体构成的纵截面呈等腰梯形状,该等腰梯形的短底边朝下设置。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简化了钢管桩的结构,增大钢管桩的摩擦力,可靠性大幅提高,降低钢管桩的成本。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03066084U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申请号:CN201320049029.X
申请日:2013-01-28
Applicant: 深圳市勘察测绘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亮辉 , 黄祝林 , 熊金安 , 田锐 , 骆以道 , 周赞良 , 赵辉 , 曹福林 , 廖晓忠 , 史新鹏 , 周伟 , 吕晶 , 汤佳茗 , 季景山 , 易恒 , 夏璞 , 张良 , 翁振 , 彭夏夏
IPC: E02D17/08
Abstract: 一种人工挖孔桩护壁加强结构,包括孔内护壁和护壁外土体内环绕支承结构,所述环绕支承结构包括绕孔内护壁圆周均布的若干个微型桩,所述若干个微型桩中每个微型桩离孔内护壁圆形距离相等,构成微型桩圈。本实用新型中的人工开挖孔桩护壁加强结构,在桩孔周围具有微型桩圈,且微型桩早于挖孔桩而设置,同时具备一定的强度,加上孔壁喷射的混凝土面层,从而使孔壁在护壁成型前就已具备较强的微型桩超前支护能力,具有早期支护强度,为现浇混凝土孔内护壁的施工提供条件。护壁成型后将与微型桩共同作用,大幅提高了护壁的支护强度,减小了挖孔桩施工过程中土体局部失稳的可能性,降低施工的危险性。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