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091029A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410344828.9
申请日:2014-07-18
Inventor: 裴慧坤 , 周伟才 , 江克宜 , 谭波 , 魏前虎 , 申作家 , 张金广 , 杨进科 , 周海峰 , 黄浩 , 周云 , 黄海鹏 , 杨斌 , 林乐 , 赵义南 , 朱敏杰 , 江万寿 , 杨成城
IPC: G06F17/50
Abstract: 一种输电线路杆塔受外力形变的三维动态模型建立方法及系统,包括读取原始的杆塔节点数据;设杆塔的两个节点之间有一根骨架连接,按照杆塔节点数据构建杆塔的骨架;将各抽象的骨架化为具有实体外形的塔材,得到相应三维模型数据;根据外力情况,通过通用力学模型,计算新的当前时序点受力节点偏离的新坐标,得到新的杆塔节点数据,继续绘制下一时序点相应新的骨架和新的杆塔三维模型数据,直到得到所有时序点相应的杆塔三维模型数据;将杆塔三维模型数据加载到通用的三维地理信息平台,按时序进行杆塔受力情况的动画播放。
-
公开(公告)号:CN104076816B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410344787.3
申请日:2014-07-18
Inventor: 裴慧坤 , 周伟才 , 江克宜 , 谭波 , 魏前虎 , 申作家 , 张金广 , 杨进科 , 周海峰 , 黄浩 , 周云 , 黄海鹏 , 杨斌 , 林乐 , 赵义南 , 朱敏杰 , 江万寿 , 杨成城
IPC: G05D1/02
Abstract: 一种无人机输电线路走廊作业航迹规划方法,包括根据目标杆塔集合绘制路径L1,将路径L1高度加距杆塔上方垂直安全距离和飞机垂直方向误差,得到路径L2;将路径L2向线路走廊外侧缓冲距杆塔两侧水平安全距离加飞机水平方向误差的距离,得到路径L3,形成航迹C,计算航迹C的距离W;如果距离W大于飞行器航程L,则移除架空线路最尾部的杆塔,剩下的杆塔构成新的目标杆塔集合,重新计算距离,直到W小于或等于飞行器航程L,保存当前得到的航迹;如果当前得到的航迹相应移除的杆塔数量大于0,则将移除的所有杆塔与最后一个移除的杆塔前面相邻的杆塔合并成新的目标杆塔集合,返回生成下一条航迹,直到得到最终航迹规划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04091168A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410344788.8
申请日:2014-07-18
Inventor: 裴慧坤 , 周伟才 , 江克宜 , 谭波 , 魏前虎 , 申作家 , 张金广 , 杨进科 , 周海峰 , 黄浩 , 周云 , 黄海鹏 , 杨斌 , 林乐 , 赵义南 , 朱敏杰 , 江万寿 , 杨成城 , 杨亮
Abstract: 一种基于无人机影像的电力线自动提取定位方法,包括利用无人机进行双航带飞行,获取航空影像;航空影像的电力线自动提取,用LSD直线检测方法对航空影像进行提取;利用电力线的辐射特征进行粗提取,利用连通性排除背景信息;求并去除LSD检测图像的背景信息,排除剩下的背景信息,同时将所检测到的电力线连接起来;航空影像电力线三维数据定位,进行核线影像提取,核线与导线相交求同名点坐标,进行前方交会,得到电力线的三维数据。本发明提高三维巡线系统的效率,获得更加精准的三维坐标,降低电力线走廊巡线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4091029B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410344828.9
申请日:2014-07-18
Inventor: 裴慧坤 , 周伟才 , 江克宜 , 谭波 , 魏前虎 , 申作家 , 张金广 , 杨进科 , 周海峰 , 黄浩 , 周云 , 黄海鹏 , 杨斌 , 林乐 , 赵义南 , 朱敏杰 , 江万寿 , 杨成城
IPC: G06F17/50
Abstract: 一种输电线路杆塔受外力形变的三维动态模型建立方法及系统,包括读取原始的杆塔节点数据;设杆塔的两个节点之间有一根骨架连接,按照杆塔节点数据构建杆塔的骨架;将各抽象的骨架化为具有实体外形的塔材,得到相应三维模型数据;根据外力情况,通过通用力学模型,计算新的当前时序点受力节点偏离的新坐标,得到新的杆塔节点数据,继续绘制下一时序点相应新的骨架和新的杆塔三维模型数据,直到得到所有时序点相应的杆塔三维模型数据;将杆塔三维模型数据加载到通用的三维地理信息平台,按时序进行杆塔受力情况的动画播放。
-
公开(公告)号:CN104091168B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410344788.8
申请日:2014-07-18
Inventor: 裴慧坤 , 周伟才 , 江克宜 , 谭波 , 魏前虎 , 申作家 , 张金广 , 杨进科 , 周海峰 , 黄浩 , 周云 , 黄海鹏 , 杨斌 , 林乐 , 赵义南 , 朱敏杰 , 江万寿 , 杨成城 , 杨亮
Abstract: 一种基于无人机影像的电力线自动提取定位方法,包括利用无人机进行双航带飞行,获取航空影像;航空影像的电力线自动提取,用LSD直线检测方法对航空影像进行提取;利用电力线的辐射特征进行粗提取,利用连通性排除背景信息;求并去除LSD检测图像的背景信息,排除剩下的背景信息,同时将所检测到的电力线连接起来;航空影像电力线三维数据定位,进行核线影像提取,核线与导线相交求同名点坐标,进行前方交会,得到电力线的三维数据。本发明提高三维巡线系统的效率,获得更加精准的三维坐标,降低电力线走廊巡线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4076816A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410344787.3
申请日:2014-07-18
Inventor: 裴慧坤 , 周伟才 , 江克宜 , 谭波 , 魏前虎 , 申作家 , 张金广 , 杨进科 , 周海峰 , 黄浩 , 周云 , 黄海鹏 , 杨斌 , 林乐 , 赵义南 , 朱敏杰 , 江万寿 , 杨成城
IPC: G05D1/02
Abstract: 一种无人机输电线路走廊作业航迹规划方法,包括根据目标杆塔集合绘制路径L1,将路径L1高度加距杆塔上方垂直安全距离和飞机垂直方向误差,得到路径L2;将路径L2向线路走廊外侧缓冲距杆塔两侧水平安全距离加飞机水平方向误差的距离,得到路径L3,形成航迹C,计算航迹C的距离W;如果距离W大于飞行器航程L,则移除架空线路最尾部的杆塔,剩下的杆塔构成新的目标杆塔集合,重新计算距离,直到W小于或等于飞行器航程L,保存当前得到的航迹;如果当前得到的航迹相应移除的杆塔数量大于0,则将移除的所有杆塔与最后一个移除的杆塔前面相邻的杆塔合并成新的目标杆塔集合,返回生成下一条航迹,直到得到最终航迹规划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841738A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1339241.X
申请日:2022-10-28
Applicant: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移动智能输电线路防外破报警装置,包括:移动底板、高度可调警示屏模块、顶板、第二可调供电结构、第二通信模块及警示控制器。本发明还提供了相应的系统。实施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实现对输电线路外破的实时检测及报警,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量,便于移动、运输及调节,起到了良好的警示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882820A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510282552.0
申请日:2015-05-29
Applicant: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IPC: H02G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由飞行器搭载的清除高空线路飘带物的装置,其与飞行器相配合,包括长杆、第一引导槽、第二引导槽、电子电压调节器、电导线和电热丝;其中,长杆的一端设有用于固定飞行器的安装台,另一端自其端面沿背离安装台方向分别延伸出第一引导槽及第二引导槽;电子电压调节器固定于长杆上,包括电压源;电热丝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一引导槽及第二引导槽上,并通过电导线分别与电子电压调节器的两端相连。实施本发明,与飞行器配合,其易操作、易推广且没有火源安全隐患,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882820B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510282552.0
申请日:2015-05-29
Applicant: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IPC: H02G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由飞行器搭载的清除高空线路飘带物的装置,其与飞行器相配合,包括长杆、第一引导槽、第二引导槽、电子电压调节器、电导线和电热丝;其中,长杆的一端设有用于固定飞行器的安装台,另一端自其端面沿背离安装台方向分别延伸出第一引导槽及第二引导槽;电子电压调节器固定于长杆上,包括电压源;电热丝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一引导槽及第二引导槽上,并通过电导线分别与电子电压调节器的两端相连。实施本发明,与飞行器配合,其易操作、易推广且没有火源安全隐患,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351518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311257780.3
申请日:2023-09-26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G06V40/10 , G06V10/82 , G06V10/762 , G06V10/44 , G06N3/0464 , G06N3/048 , G06N3/0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层级差异的无监督跨模态行人重识别方法及系统,采用基于大统一表示学习框架的无监督红外‑可见光跨模态行人重识别网络进行行人重识别。训练策略分三阶段,阶段一提取图像特征并初始化记忆存储向量,后两阶段拼接特征向量对多数据域记忆模块类质心相似度向量进行聚类并进行与同第一阶段的初始化,统一并平滑两模态标签后获得对多层次差异更鲁棒的聚类嵌入编码和伪标签进行对比学习。多轮优化后根据提取特征与待检测特征间的相似度进行行人图片检索。本发明提出的新型网络架构通过分阶段细粒度训练策略以及对标签统一平滑处理,在无人工标注情况下实现了红外与可见光跨模态行人重识别,有效提升了重识别的准确率与召回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