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掘工作面区域瓦斯富集监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375487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635051.5

    申请日:2024-05-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瓦斯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掘工作面区域瓦斯富集监测装置。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大范围自动监测瓦斯浓度情况,有效避免瓦斯富集的采掘工作面区域瓦斯富集监测装置。一种采掘工作面区域瓦斯富集监测装置,包括有安装板、安装架、固定轮架和支撑轮等,安装板上部左侧连接有安装架,安装架右部连接有固定轮架,固定轮架上转动式连接有支撑轮。本发明通过第一弹簧的作用带动多组夹紧轮和支撑轮相互挤压配合对钢丝绳进行夹紧固定,再通过外部驱动设备带动钢丝绳进行移动,钢丝绳移动通过防护壳带动检测器进行移动,能够达到大范围自动监测瓦斯浓度情况,有效避免瓦斯富集的效果。

    一种风门报警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462286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571882.0

    申请日:2024-05-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风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门报警装置。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风门启动过程中对作业人员进行阻拦,避免风门打开误伤到作业人员,保证作业人员安全的风门报警装置。一种风门报警装置,包括有底座、门框、风门、感应机构和阻拦机构,底座中部上侧连接有门框,门框左右两部均转动式连接有风门,底座前后两部均设有感应机构,底座左右两部均设有阻拦机构。本发明通过阻拦板对作业人员进行阻拦,风门完全打开后对移动架进行挤压使其滑动并带动槽柱进行转动,槽柱转动带动阻拦板进行转动,能够达到在风门启动过程中对作业人员进行阻拦,避免风门打开误伤到作业人员,保证作业人员安全的效果。

    一种煤矿牵引矿车风门阻车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513256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449173.0

    申请日:2023-04-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煤矿牵引矿车风门阻车器装置,包括有阻车器机构,所述阻车器机构中还包括有用于安装设备的外框架,所述外框架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动座,所述羊角阻挡块的底部通过固定销进行连接在所述活动座的上部,所述缓冲弹簧设置在活动座的后方,所述缓冲弹簧的一端连接在外框架的内部,所述缓冲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活动座的一端上,所述推动气缸的一端连接在活动座的内部,所述推动气缸的另一端与所述羊角阻挡块活动连接;所述阻车器机构中的所述推动气缸底部连通有控制软管,所述控制软管上连接有控制器。本发明有效的保护了通风设施的完好性,确保井下通风系统稳定、可靠。

    一种防堵塞的自燃带气体采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500836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566317.5

    申请日:2024-05-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气体采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堵塞的自燃带气体采集装置。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方便在煤矿采空区易发自燃带安装气体采集管道,并方便拆卸采集管进行检修更换的防堵塞的自燃带气体采集装置。一种防堵塞的自燃带气体采集装置,包括有保护管、拼接管和测温光纤等,拼接管左右两侧均设有保护管,保护管和拼接管内底部之间设有测温光纤。本发明通过旋转卡接的方式对采集管进行固定,以及螺纹连接的方式,对封口管进行安装,完成对采集管处的密封以及对导出气体进行过滤的操作,能够达到方便在煤矿采空区易发自燃带安装气体采集管道,并方便拆卸采集管进行检修更换的效果。

    一种井下风窗智能调节装置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481707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443916.8

    申请日:2024-04-14

    Inventor: 王士利 刘健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井下风窗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井下风窗智能调节装置,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内壁上设置有百叶板,所述百叶板的一侧与框架的内壁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百叶板的另一侧设置控制机构;通过供电模块、数据处理模块、二氧化碳传感器和电磁铁组合的作用,实现了根据二氧化碳的浓度对百叶板的角度进行调节的功能,通过清洁组件的结构设计,实现了在不对百叶板的角度进行调节时对百叶板的表面进行清洁的功能,通过快速固定组件的结构设计,实现了方便对固定架和清洁刷进行更换的功能,解决了现有井下风窗调节装置虽然已经可以精准的对风窗的角度进行调节,但其并不能智能的根据风网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对风窗的角度进行调节的问题。

    一种挡风瓦石墙裂隙及缝隙填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390850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380845.1

    申请日:2024-03-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矿安全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挡风瓦石墙裂隙及缝隙填补装置。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对较小的裂隙进行扩张并同时进行填补,较为便捷且降低了劳动强度的挡风瓦石墙裂隙及缝隙填补装置。一种挡风瓦石墙裂隙及缝隙填补装置,包括有连接架、后把手、前把手、充填机构和开孔机构,连接架右部下侧连接有后把手,连接架左部下侧连接有前把手,连接架右部上侧设有充填机构,连接架左部上侧设有开孔机构。本发明通过钻孔机带动中空钻杆进行转动,中空钻杆转动带动钻头进行转动开孔,并在泥浆泵的作用下将填料输送至裂隙内,能够达到对较小的裂隙进行扩张并同时进行填补,较为便捷且降低了劳动强度的效果。

    一种井下变电所及采区避难硐室门框构筑防倒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481733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384226.X

    申请日:2024-04-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硐室门框构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井下变电所及采区避难硐室门框构筑防倒装置。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使得硐室门框在构筑期间,不会发生倒塌,提高硐室门框稳定性和施工人员的安全性的井下变电所及采区避难硐室门框构筑防倒装置。一种井下变电所及采区避难硐室门框构筑防倒装置,包括有第一固定架和第一双向丝杆等,第一固定架共有两个,第一固定架下部均螺纹式连接有第一双向丝杆。本发明通过转动第一双向丝杆和第二双向丝杆,使得第一固定架、第二固定架、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对硐室门框进行夹持,再分别固定在硐室顶板位置和地面上的操作,能够使得硐室门框在构筑期间,不会发生倒塌,提高硐室门框稳定性和施工人员的安全性。

    一种防遗煤自燃的注氮挡风装置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499053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660412.1

    申请日:2024-05-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矿井安全与防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遗煤自燃的注氮挡风装置。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时间和人力资源消耗,施工较为便捷的防遗煤自燃的注氮挡风装置。一种防遗煤自燃的注氮挡风装置,包括有外安装框和内安装框等,外安装框共有三个,从下至上一字排列,外安装框左右两部均上下对称开有管道安装孔,外安装框后方均设置有内安装框,内安装框均与相邻的外安装框形成一组。本发明通过安装在采空区与工作面交界处的上下隅角,再通过输气管道向膨胀气囊内输送气体,使得气囊充气膨胀,对外安装框和内安装框之间进行密封形成隔离墙,能够达到减少时间和人力资源消耗,施工较为便捷的效果。

    一种井下逃生装置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341006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596373.3

    申请日:2024-05-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安全应急与救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井下逃生装置。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根据需要切换为立式或卧式,便于逃生人员快速进入的同时也便于后期进行疏散,适应性较高的井下逃生装置。一种井下逃生装置,包括有底座、翻转座、防护外舱、舱门和放置内舱等,底座左部上侧转动式连接有翻转座,翻转座右侧连接有防护外舱,防护外舱上侧转动式连接有舱门,防护外舱内部连接有放置内舱。本发明通过电机控制丝杆转动带动移动座进行左右移动,移动座移动通过连接杆带动防护外舱进行转动,能够达到根据需要切换为立式或卧式,便于逃生人员快速进入的同时也便于后期进行疏散,适应性较高的效果。

    一种煤巷掘进工作面风筒动态延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677445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482388.2

    申请日:2023-04-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煤巷掘进工作面风筒动态延接装置,包括风筒本体,所述风筒本体的一端连接有动态柔性风筒,所述风筒本体的一端与所述动态柔性风筒的一端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动态柔性风筒中包括有骨架、软质筒面和柔性风筒吊挂绳,所述骨架设置有若干组,且若干组所述骨架与所述软质筒面固定连接;所述风筒本体的一端与所述动态柔性风筒的一端通过卡合件进行固定连接,本发明随着工作面推进动态延接风筒本体,保证风筒本体的末端距工作面为最佳距离,具有质量轻、成本低、安装方便、更换迅速,实用性强,可有效减少更换风筒、延接风筒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迎头供风,降低了瓦斯超限概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