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945812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111143300.1
申请日:2021-09-28
Applicant: 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近场空间脉冲辐射定位传感器,包括近场接收传感器、信号处理模块和绝缘支撑杆,所述近场接收传感器和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固定于所述绝缘支撑杆上,所述近场接收传感器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信号连接,所述近场接收传感器用于接收高压电器设备的射频信号和超声信号,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对射频信号和超声信号进行处理,获取对应的窄带信号,通过对两路窄带信号对比分析,检测出最优信号并实现发送。本发明能够通过近场感应接收脉冲电磁波对空间局部放电源进行空间几何定位,具有灵敏度高,空间定位更精准,无需使用示波器等高速采集类处理设备,利用传感器导向性和幅值差异实现精准空间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14397930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111442948.9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5D2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模拟不同温湿度场景下的间隙自动调节装置,装置包括电极固定装置和主控单片机,电极固定装置包括间隙自动调节机构和温湿度自动调节机构,电极固定装置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一电极固定支架、第二电极固定支架、底座、导轨、底座刻度和移动滑轮,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分别转动设置在第一电极固定支架和第二电极固定支架上,导轨设置在底座上,第一电极固定支架和第二电极固定支架分别活动设置在导轨上,底座刻度与导轨平行设置在底座的侧面上,移动滑轮设置在底座的底部,间隙自动调节机构和温湿度自动调节机构分别与主控单片机电连接。本装置可以实现毫米级的调节,且能够自动调节温湿度,模拟不同的外界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2082850A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2011092274.X
申请日:2020-10-13
Applicant: 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电缆受潮老化试验平台,包括操作平台、U型槽、顶座、和压力机构,所述U型槽安装在所述操作平台的顶部,所述顶座位于所述U型槽的上方,所述顶座通过支撑杆与所述操作平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压力机构设在所述顶座的底部,所述压力机构的下方设有可在所述U型槽内上下活动的弧形压板,所述弧形压板与所述压力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弧形压板的圆心与所述U型槽的圆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本装置在不对电缆进行提拉的情况下,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电缆的笔直程度,从而降低拉力测试初始时间段内的无效数据产生,提高试验数据的精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064024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110309860.3
申请日:2021-03-23
Applicant: 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缆故障测距方法及装置,其中测距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通过在线监测系统判断待测电缆是否发生故障,若发生故障,确定待测电缆的故障点位置,从而获得故障点与一个最接近的在线检测装置的第一距离h1;将高频脉冲注入装置、主检测装置、从检测装置分别接入所述待测电缆,通过高频脉冲注入装置向待测电路输入高频脉冲信号,通过所述主检测装置确定高频脉冲信号的第一采样时间t1,通过从检测装置确定高频脉冲信号的第二采样时间t2;通过第一采样时间t1、第二采样时间t2之间的时间差,确定主检测装置、从检测装置的第二距离h2,比较第一距离h1与第二距离h2之间的距离差,实现线路故障点的快速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14039223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531029.9
申请日:2021-12-14
Applicant: 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1R4/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接地体,包括接地体本体及金属接头,所述接地体本体包括由内向外设置的内芯、耐热层、绝缘层、石墨芯层、编织层和磨损层;所述内芯由铝合金丝绞合而成,所述编织层为炭纤维编织层或柔性石墨线编织层。本发明中高强耐热铝合金丝绞合而成的内芯,提高了接地体的刚度;耐热层的耐热纤维束使得接地体耐高温性能优异;利用纹路设计加固编织层的表面强度,当流体经过接地体时,可以沿着纹路的方向流动,减少流体对编织层表面的磨损;磨损层的设置也增强了接地体耐磨性,提高了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1999382A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2010982192.6
申请日:2020-09-17
Applicant: 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考虑绝缘老化的电缆局部放电特征参数提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对具备典型电力电缆绝缘缺陷的样品进行局部放电试验,以试验发生击穿为终止,采集长时间的局部放电序列;2.将所采集的局部放电序列按电缆老化程度分为n个阶段。对于每个阶段,利用所获取数据绘制PRPD频域谱图,并提取谱图多种特征量;3.利用双向循环神经网络构建缺陷识别模型,以不同缺陷的多阶段多种类的特征参数作为网络输入量训练网络。4.使用网络识别功能,将测试结果特征量作为输入量输入网络,得到识别结果。本发明通过对局部放电老化影响进行分阶段考虑,通过对各阶段进行特征参量提取,构建BPNN神经网络,将所获取的局放数据进行训练迭代,得到较为准确的识别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625368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430339.5
申请日:2024-10-14
Applicant: 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V10/764 , G06V10/26 , G06V10/10 , G06V10/20 , G06V10/74 , G06V10/82 , G06V10/77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闪电分类方法,包括:获取原始图像,利用闪电目标裁剪法进行裁剪,得到闪电目标图像;选择原始图像中不同的背景图,将闪电目标图像与不同的背景图进行拼接,对拼接后的图像进行第一预处理,得到背景图像;利用高斯混合模型对背景图像进行建模,得到背景模型,计算背景模型的每个像素与每个高斯模型分布的匹配程度,得到前景;通过阈值切割法对前景进行判断得到闪电区域,对闪电区域进行第二预处理,得到第一闪电区域;将第一闪电区域输入深度学习模型中进行训练并进行分类推理,得到置信度分数,根据置信度分数标注闪电类型和危害等级,得到闪电分类结果,满足输电线路监测安全保障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739344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618840.3
申请日:2023-05-29
Applicant: 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5 , G01K13/00 , G06Q50/06 , G06N3/048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PageRank‑RBF算法的开关柜温度风险预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获取关于开关柜节点在t时刻的原始温度数据,并对所述原始温度数据进行预处理;基于所述预处理后的温度数据,采用RBF算法进行温度预测,获得开关柜节点在t+N时刻的温度预测值;基于所述温度预测值,采用PageRank算法计算出每个开关柜节点的PR值;将所述PR值从大至小的顺序进行排列,获得关于开关柜节点的温度异常风险排名。
-
公开(公告)号:CN112199841A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2011069786.4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雷害差异化评估仿真计算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将杆塔空间分割成多个面元,并计算每个面元内每年落雷次数;步骤B:根据雷电流幅值概率分布,将电流划分为多个区间,求各区间中点雷电流幅值发生概率;步骤C:根据模型判断落雷的位置;步骤D:若雷击线路,则计入直击雷跳闸次数;否则利用感应雷过电压模型判断是否闪络;步骤E:判断电流的所有区间的雷跳闸次数是否计算完毕,若计算完毕,则计算另一个面元;否则返回步骤C;步骤F:判断所有的面元是否计算完毕,若是未计算完毕,则返回步骤B;否则对各杆塔的雷害风险进行分级。本发明通过分析不同杆塔的不同面元的雷击跳闸次数,从而对不同杆塔的雷害风险进行分级。
-
公开(公告)号:CN114243316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528978.1
申请日:2021-12-14
Applicant: 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1R4/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接地系统,包括:至少两个芯棒和一个镀层钻头,所述镀层钻头上从内到外依次设置有第一石墨烯层、发泡防腐层和第二石墨烯层;所述芯棒与镀层钻头连接端设置有芯棒接头,所述芯棒接头的半径比芯棒的半径小;所述芯棒接头上设置有若干个凸边,所述镀层钻头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凸边卡套在所述卡槽内。通过第一石墨烯层、发泡防腐层和第二石墨烯层,从而使得强度是铜的1000多倍,并且具有很好的防腐蚀的效果;芯棒接头上设置有若干个凸边,从而使得连接的效果更好,接触更好,使得芯棒在电锤不断的驱动下体现出更加可靠稳定的特性,达到降低损毁率的效果,并有效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安装效率和接地系统的使用寿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