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攻丝设备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237846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765489.1

    申请日:2024-12-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攻丝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自动化攻丝设备,包括工作台、机械臂和安装有钻机的三轴龙门架,所述工作台下侧为万向轮,所述机械臂固定连接在工作台上,所述工作台上固定连接有防护仓,所述防护仓内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撑柱,各所述支撑柱上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上中心处开设有卸料槽,所述支撑板下侧固定连接有对废屑和废液从卸料槽处进行收集的垃圾柜,支撑板下侧连接有对钣金件进行夹紧固定的定位组件。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保障丝锥能够更加稳定的进行作业,提高丝锥的使用寿命,保障周围工人的作业安全,并且方便工人对攻丝完成的钣金件进行拿取。

    一种自动化高效螺丝装配设备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141205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606739.7

    申请日:2024-1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化高效螺丝装配设备,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工作台以及电控箱,工作台上设置有夹具以及螺丝机构;螺丝机构包括安装管,安装管中空设置,其下端设置有出料口;安装管内滑动设置有螺丝刀头,螺丝刀头连接有动力机构;还包括上料机构,上料机构包括设置于安装管侧壁的进料口,进料口位于螺丝刀头与出料口之间,通过送料管连接有放置螺丝的振动盘;进料口还转动设置有挡板,挡板连接有安装管上设置有与挡板连接的驱动电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通过将螺丝机构与上料机构集成到工作台上,从而实现了上料与拧螺丝的同步作业,提高了效率的同时,避免了预先安装在柜体上的螺丝在输送过程中受到震动而出现脱落,影响产品的正常装配。

    一种电表箱运行状态实时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01591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489465.8

    申请日:2024-10-2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表箱运行状态实时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采集电表在各采集时刻的输出功率和工作温度,并获取电表的输出功率数据序列、工作温度数据序列、工作温度数据序列和输出功率数据序列的各子序列,以及输出功率数据序列的各子序列的极大值序列、极小值序列;基于输出功率数据序列和工作温度数据序列中数据点的分布特征,构建输出功率数据序列的各子序列的瞬时波动平稳度,以及各子序列中各数据点的故障异常置信度;对电表的运行状态进行故障监测。本申请旨在提高使用孤立森林算法对电表的运行状态进行故障监测时的准确性。

    一种电表箱运行状态实时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01591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489465.8

    申请日:2024-10-2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表箱运行状态实时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采集电表在各采集时刻的输出功率和工作温度,并获取电表的输出功率数据序列、工作温度数据序列、工作温度数据序列和输出功率数据序列的各子序列,以及输出功率数据序列的各子序列的极大值序列、极小值序列;基于输出功率数据序列和工作温度数据序列中数据点的分布特征,构建输出功率数据序列的各子序列的瞬时波动平稳度,以及各子序列中各数据点的故障异常置信度;对电表的运行状态进行故障监测。本申请旨在提高使用孤立森林算法对电表的运行状态进行故障监测时的准确性。

    一种配电箱
    5.
    发明公开
    一种配电箱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48204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510026216.3

    申请日:2025-0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箱,涉及配电箱技术领域,包括配电箱主体以及设置在配电箱主体上的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安装板和连接板,所述安装板固定安装在配电箱主体的顶端,该配电箱采用特殊的安装组件,安装时,操作人员只需将配电箱主体的安装板插入墙面的连接板定位槽,再扭动手轮使双向螺纹杆转动,带动卡块滑动至卡槽内,即可完成安装,整个过程无需复杂工具和繁琐步骤,操作简便快捷,拆卸时,反向转动手轮使卡块从卡槽中脱出,就能轻松实现配电箱主体与连接板的分离,这种快速安装和拆卸的设计,节省了安装和维护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后续的维修、更换等操作,减少了因安装拆卸过程繁琐而导致的时间浪费和人力消耗。

    一种智能打胶装置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988678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483999.X

    申请日:2024-10-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智能打胶装置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智能打胶装置,包括X轴进行前后移动的X轴传动机、Y轴进行前后移动Y轴传动机、打胶机、配电柜门板和对配电柜门板进行安置作业的工作台,所述X轴传动机固定连接在工作台上,所述Y轴传动机固定连接在X轴传动机上,所述打胶机与Y轴传动机上的传输块固定连接,所述工作台上固定连接有对配电柜门板进行定位的定位筒,工作台下侧固定连接有承重块,所述承重块朝向定位筒一侧铰接有安置板。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对不同规格的配电柜门板进行限位卡紧,同时减掉了人工安装配电柜门板的步骤,使设备更加自动化,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配电柜门板的打胶效率。

    一种模块化的电能计量箱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518431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510090230.X

    申请日:2025-01-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模块化的电能计量箱,涉及电能计量箱技术领域,包括外壳、安装导轨与电能表本体,所述安装导轨的侧端部固定安装有两个用于对接安装的连接端口,所述安装导轨的侧端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梯形对接块、导流罩、密封条,每个所述梯形对接块的侧端部滑动安装有用于插接的键帽,通过让定位夹具拉动定位杆一同移动,定位杆的末端离开承托板的顶端,解除对承托板的固定,通过拉动承托板,让承托板带动插接板移动,插接板与连接端口脱离连接,同时梯形对接块从承托板的侧端部滑出,通过将承托板与安装导轨采取模块化设计,安装人员可以快速准确地进行安装操作,减少安装错误和时间成本。

    一种电表箱及其连接器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9171112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59636.7

    申请日:2024-1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表箱及其连接器,电表箱采用电表箱连接器;电表箱连接器包括公端本体和母端本体,公端本体内设置有公端子,母端本体内设置有母端子;母端子包括螺旋部,螺旋部呈一端小、一端大的螺旋形状,且两端之间具有预设距离,螺旋部能够沿自身径向方向发生弹性形变并在形变前后具有相应的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处于第一状态时,螺旋部的平均螺旋半径为R1,以便于公端子插装入螺旋部的内部;处于第二状态时,螺旋部的平均螺旋半径为R2,R2<R1,螺旋部的内表面和公端子接触并电性连接,进而通过设置螺旋部和公端子的多点位接触,并利用螺旋部的自身弹性将公端子夹持住,提高对接稳定性。

    一种自动化装配流水线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369108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976249.6

    申请日:2024-12-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流水线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自动化装配流水线。解决了现有电柜上安装导轨效率低的问题,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其结构包括固定架,固定架上设有用于运输柜板的运输结构,运输结构上依次设有用于给柜板进行攻丝的攻丝结构、用于给柜板攻丝孔打胶的打胶结构、以及用于将导轨搬运到柜板上的搬运结构,搬运结构上还设有用于通过螺栓将轨道固定安装到柜板上的安装结构,固定架上固定有供料台。本发明代替了现有技术分别采用攻丝机、打胶机、打螺丝机的设计,采用运输结构一次性完成攻丝、打胶和导轨安装等工序,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减少了多个设备带来的占地面积较大的问题。

    一种电表箱及其连接器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171112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659636.7

    申请日:2024-1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表箱及其连接器,电表箱采用电表箱连接器;电表箱连接器包括公端本体和母端本体,公端本体内设置有公端子,母端本体内设置有母端子;母端子包括螺旋部,螺旋部呈一端小、一端大的螺旋形状,且两端之间具有预设距离,螺旋部能够沿自身径向方向发生弹性形变并在形变前后具有相应的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处于第一状态时,螺旋部的平均螺旋半径为R1,以便于公端子插装入螺旋部的内部;处于第二状态时,螺旋部的平均螺旋半径为R2,R2<R1,螺旋部的内表面和公端子接触并电性连接,进而通过设置螺旋部和公端子的多点位接触,并利用螺旋部的自身弹性将公端子夹持住,提高对接稳定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