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151745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310054220.8
申请日:2013-02-20
Applicant: 浙江浙电经济技术研究院 , 浙江省电力公司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 , 西安交通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2G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侧可融冰复合架空地线串联融冰的方法。目前有采用一根架空地线或者两根架空地线并联后与一根输电相线串联的方法融冰,但是这种情况下输电线路必须停运。本发明的实施对象为两根复合架空地线,每根复合架空地线包括外绞层、内绞层和一股绝缘导线,在双侧地线电网中,两根复合架空地线的绝缘导线串联形成一回路,在融冰段一端短接,在融冰段另一端接直流融冰电源的两极,通过直流融冰电源的直流电流使绝缘导线产生热量。本发明含有一股绝缘导线的复合架空地线实现了自循环融冰,即双侧地线内的绝缘导线串联融冰,地线融冰时输电电路不需要停运;两股绝缘导线的串联直流电阻不大,对直流融冰电源的容量要求不高,易于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203055483U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320078143.5
申请日:2013-02-20
Applicant: 浙江浙电经济技术研究院 , 浙江省电力公司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 , 西安交通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双绝缘导线可内循环融冰的低覆冰地线。在输电线路中,导线中电流损耗发热使导线温度高于地线,因而架空地线的覆冰情况最为严重。本实用新型包括外绞层和内绞层,所述的外绞层由多股呈周向分布的外层普通铝包钢线组成,所述的内绞层由多股呈周向分布的内层普通铝包钢线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外绞层中绞入至少一根加粗铝包钢线,形成局部表面的稀疏隆起结构,所述的内绞层中绞入两股绝缘铜线。本实用新型使外层普通铝包钢线与加粗铝包钢线之间存在线径差异,形成不易挂水结冰的低覆冰结构,减轻了融冰的工作量;在融冰过程中线路不需要停运;地线电阻小,在直流融冰时对电源容量的要求低。
-
公开(公告)号:CN105604378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510881254.3
申请日:2015-12-03
Applicant: 浙江浙电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蝶型多回路输电线路杆塔设计方法。目前的多回路输电线路杆塔,结构受力的合理性和线路走廊宽度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矛盾。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首先,根据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对导线水平线间距离的客观要求,确定导线采用三角方式排列下的电气间隙圆的控制范围,并以此为边界条件确定三蝶型四回路杆塔的塔头尺寸;其次,基于道亨杆塔快速建模及满应力计算程序,对包括三蝶型四回路杆塔在内的前述三类杆塔进行满应力迭代和优选过程;最后,从单基杆塔用钢量指标、线路走廊宽度变化及基础作用力方面进行全方位综合指标对比。本发明有效解决了杆塔受力合理性与线路走廊宽度的核心矛盾。
-
公开(公告)号:CN103354320A
公开(公告)日:2013-10-16
申请号:CN201310282894.3
申请日:2013-07-06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浙江浙电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B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10千伏GIS双飞蜓出线布置结构。常规户外GIS由于出线门架宽度的限制,使得变电站总体出线侧尺寸并未因采用GIS设备而减小。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特征在于,所述的出线构架包括一竖立式钢管杆和在钢管杆上形成的六根出线横担,所有的出线横担均与钢管杆垂直,所述的六根出线横担呈上、中、下三层分布,每层均由两根分别位于钢管杆两侧的出线横担组成,且任意一层的出线横担在空间上均与其他二层的同侧出线横担错位,由二个GIS出线间隔和一个出线构架配合使用形成上、中、下三层双回垂直架空出线。本发明将户外GIS配电装置出线构架简化,横向尺寸压缩,可以显著减少占地面积,减小110kVGIS母线长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544541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610056142.9
申请日:2016-01-27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浙江浙电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频对置轻式打桩机。振动打桩机依赖其自重将桩体沉入土层中,当打桩机质量减小时,桩体的贯入效率很低,使打桩机的小型化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本发明的特征在于矩形钢架的顶部连接多根用于将其保持竖直状态的固定锚索,该矩形钢架内装有可相对其竖直升降的动力装置;所述矩形钢架的底部内放置对桩管竖直升降起导向作用的辅助稳定结构;所述的动力装置包括一钢腹板和放置在钢腹板上的两个水平对置的高频振动电动机;所述桩管的上部连接一桩头,钢腹板的底部与桩头之间通过一竖直设置的连接件连接。本发明通过固定锚索使矩形钢架保持稳定竖直状态,辅助稳定结构对桩管的竖直升降起导向作用,提高了打桩效率和使用时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851504A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510185771.7
申请日:2015-04-2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浙江浙电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1B7/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给海底电缆登陆段降温的蒸发对流降温系统。对于目前敷设冷却水管及更换海缆登陆段处土壤两种方案而言,不可避免地遇到海缆离开冷却环境后,空气中敷设时载流量与海中运行不匹配的问题。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海缆登陆段的空气敷设段设置一雨水蓄水池,该雨水蓄水池通过定位在其上的毛细降温垫与海缆相连,海缆经毛细降温垫包裹后通过雨水蓄水池;在海水与毛细降温垫分离的海缆段,利用高度差及毛细降温垫渗出的雨水形成重力降膜,呈均匀水膜状自上而下的流动,对海缆表面进行降温。采用本发明后,海缆登陆段载流量的瓶颈被打开,实现了海缆登陆段与海水中载流量相同的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06436734B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610503568.4
申请日:2016-07-0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浙江浙电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输电线路装配式弓形基础及施工方法,所述的弓形基础由设置在地基内的刚性上板壳和下部柔性拉索组成,刚性上板壳由下面四块预制单向弓形板围合成的四方形内弓壳体和上部基础立柱构成,所述四块单向弓形板两两对称布置并相互依次拼接而形成一底部呈四方形外围、内部中空并在上部中间形成有一四方形孔洞的内弓壳体。
-
公开(公告)号:CN106436734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503568.4
申请日:2016-07-0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浙江浙电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输电线路装配式弓形基础及施工方法,所述的弓形基础由设置在地基内的刚性上板壳和下部柔性拉索组成,刚性上板壳由下面四块预制单向弓形板围合成的四方形内弓壳体和上部基础立柱构成,所述四块单向弓形板两两对称布置并相互依次拼接而形成一底部呈四方形外围、内部中空并在上部中间形成有一四方形孔洞的内弓壳体。
-
公开(公告)号:CN104851504B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510185771.7
申请日:2015-04-2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浙江浙电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1B7/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给海底电缆登陆段降温的蒸发对流降温系统。对于目前敷设冷却水管及更换海缆登陆段处土壤两种方案而言,不可避免地遇到海缆离开冷却环境后,空气中敷设时载流量与海中运行不匹配的问题。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海缆登陆段的空气敷设段设置一雨水蓄水池,该雨水蓄水池通过定位在其上的毛细降温垫与海缆相连,海缆经毛细降温垫包裹后通过雨水蓄水池;在海水与毛细降温垫分离的海缆段,利用高度差及毛细降温垫渗出的雨水形成重力降膜,呈均匀水膜状自上而下的流动,对海缆表面进行降温。采用本发明后,海缆登陆段载流量的瓶颈被打开,实现了海缆登陆段与海水中载流量相同的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03354320B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310282894.3
申请日:2013-07-06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浙江浙电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B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10千伏GIS双飞蜓出线布置结构。常规户外GIS由于出线门架宽度的限制,使得变电站总体出线侧尺寸并未因采用GIS设备而减小。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特征在于,所述的出线构架包括一竖立式钢管杆和在钢管杆上形成的六根出线横担,所有的出线横担均与钢管杆垂直,所述的六根出线横担呈上、中、下三层分布,每层均由两根分别位于钢管杆两侧的出线横担组成,且任意一层的出线横担在空间上均与其他二层的同侧出线横担错位,由二个GIS出线间隔和一个出线构架配合使用形成上、中、下三层双回垂直架空出线。本发明将户外GIS配电装置出线构架简化,横向尺寸压缩,可以显著减少占地面积,减小110kV GIS母线长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