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OBD数据融合的公交车到达时间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95880A

    公开(公告)日:2020-03-20

    申请号:CN201911271631.6

    申请日:2019-12-12

    Abstract: 采用OBD数据融合的公交车到达时间预测方法,包括:1.获取OBD数据,通过车载OBD采取t时刻车辆n行驶数据;2.获取视频卡口数据,通过上下游视频卡口抓拍数据得到当前路段车流量,即同时被上下游卡口拍摄且行程时间在有效范围内的车辆数;3.数据融合处理,利用OBD采集的数据、视频卡口数据结合实际道路信息,通过时间序列和空间序列的匹配,得到同一时间序列、采样频率的融合数据;4.构建预测模型(DS-GPR),模型中,输入数据为车辆历史行驶状态信息,输出为之后某一点的到达时间,预测分布中全局信任分配函数最优值点表示认知框架中所有数据对其值支持度最大,即认为该点预测值最接近真实值,输出该点的取值,即为预测的公交车到达时间。

    采用OBD数据融合的公交车到达时间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95880B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1911271631.6

    申请日:2019-12-12

    Abstract: 采用OBD数据融合的公交车到达时间预测方法,包括:1.获取OBD数据,通过车载OBD采取t时刻车辆n行驶数据;2.获取视频卡口数据,通过上下游视频卡口抓拍数据得到当前路段车流量,即同时被上下游卡口拍摄且行程时间在有效范围内的车辆数;3.数据融合处理,利用OBD采集的数据、视频卡口数据结合实际道路信息,通过时间序列和空间序列的匹配,得到同一时间序列、采样频率的融合数据;4.构建预测模型(DS‑GPR),模型中,输入数据为车辆历史行驶状态信息,输出为之后某一点的到达时间,预测分布中全局信任分配函数最优值点表示认知框架中所有数据对其值支持度最大,即认为该点预测值最接近真实值,输出该点的取值,即为预测的公交车到达时间。

    一种交通综合因素影响下的公交发车间隔过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61211B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510530853.0

    申请日:2015-08-26

    Abstract: 一种交通综合因素影响下的公交发车间隔过渡方法,包括:步骤1.采集历史数据,包括通过人工调查或者视频图像识别等方法采集公交车在各站点的上车人数利用公交车车载GPS设备得到公交车的到达各站点的时间其中,为公交车在第i班车到达第j个公交车站的上车人数,为第i班车到达第j个公交车站的时间;步骤2.分析上述历史数据,综合客流需求与道路交通拥堵状态进行发车间隔过渡方法的时间段划分;步骤3.综合客流需求与道路交通拥堵状态建立发车间隔过渡模型;步骤4.将步骤1采集到的历史数据步骤2与步骤3中的模型中得到过渡发车间隔。

    面向公交车挥发性危险品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267447A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410403518.X

    申请日:2014-08-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公交车挥发性危险品检测装置,包括设置于公交车前门上车及刷卡区域的上方及两侧的用于喷出和回收气体的气体采集泵;均布于公交车前门上车及刷卡区域的上方及两侧的、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的气体采集泵的回收气体并对回收气体进行探测产生模拟电压信号的气体传感器阵列;将所述的模拟电压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传送至传感器阵列数据处理器的A/D转换器;以及将所述的数字信号与气体信息数据库中的储备信息进行对比与判断的传感器阵列数据处理器;所述的传感器阵列数据处理器与一报警器控制连接。本发明在不影响公交车正常运营的条件下完成公交车上的挥发性危险品的检测,避免不法分子的恶意袭击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一种公交车车载液体安检通道

    公开(公告)号:CN104237969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410427928.8

    申请日:2014-08-27

    Abstract: 一种公交车车载液体安检通道,门架的左、右侧板上分别设有第一激光红外测距仪、第二激光红外测距仪,电容测量系统包括第一导电平板和第二导电平板;所述的中央控制器上设有计算单元,计算单元按照计算得到被测液体的介电常数ε,中央控制器上还设有判断被测液体是否安全的比较单元。本发明鉴于易燃易爆液体和安全液体的介电常数ε的差别较大,根据测量得到的介电常数ε即可对液体的安全性做出评估。本发明占用空间小可方便安装在公交车上,且对公交车运行和市民出行基本不造成影响。

    改善公交准点率的公交车行驶速度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83147A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410377729.0

    申请日:2014-08-01

    Abstract: 改善公交准点率的公交车行驶速度控制方法,包括:以公交车沿线的信号灯配时、车辆平均行驶速度以及路段允许的最大车速为约束条件,以公交准点率为优化目标建立数学模型;采集各个路段的道路空间信息,即步骤1所建模型涉及到的变量信息;将采集到的信息代入所建模型中求解最优方案,即求出交通状况良好路段公交车的最佳行驶速度,所述的交通状况良好路段即满足的路段,为第i个路段的车辆平均速度,vmi表示第i个路段的临界速度,即交通流量达到极大时的速度,公交司机以此速度为准调整驾驶速度;设定信息更新频率f即单位时间内信息的更新次数,每经过一个更新周期T(T=1/f)更新采集数据及模型计算结果,直至到达下一个站点为止;待公交车在站点停靠后启动前行时,数据更新过程重新启动,同时司机随方案变化调整行驶速度。

    基于RFID的公共自行车调度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23606A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410292586.3

    申请日:2014-06-25

    Abstract: 基于RFID的公共自行车调度数据采集及处理方法,具体是:采集整合公共自行车身份信息及租赁点信息并传送至无线通讯设备;无线通讯设备接受车辆及租赁点信息并发送至信息处理器;信息处理器接收数据,通过信息触发机制执行相应程序对信息数据库的信息进行判别解析及修改;信息处理器执行信息统计程序遍历信息数据库中的自行车信息,统计在各站点完成调度后调度车内现有自行车数量;计算调度车先后经过的两站点装卸车辆后车载自行车数量差,得到自行车装载或卸载的数量。

    公交发车的控制方法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183117B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410377727.1

    申请日:2014-08-01

    Abstract: 公交发车控制方法,包括:利用卫星定位设备采集公交车到站的时刻Tij,对照时刻表计算晚点时间差ΔTij=|tij-Tij|,建立ΔTij的集合R;其中,Tij表示实际中第i班公交车到达第j个站点的时间,tij表示公交行车时刻表中规定的第i班公交车到达第j个站点的时间,ΔTij表示第i班公交车在第j个站点的晚点时间差;统计分析数据集合R,根据道路的拥堵程度对公交发车时间进行时段划分;建立发车间隔模型,在时段内重新划分发车间隔;将步骤1采集到的时间信息Tij代入模型中计算发车间隔以制定发车计划。

    一种公交车客运量的检测与获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55973B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410150196.2

    申请日:2014-04-15

    Abstract: 一种公交车客运量的检测与获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以公交车门开启时间为主要参数建立并确定公交车客运量的数学模型;步骤2.采集公交车门处于开启状态的时间数据ti及相应的站点信息并发送至公交管理指挥中心;步骤3.模型求解各站点上车人数。即将接受的数据ti代入步骤1所建立的数学模型中,并结合相应的站点信息,确定公交车在各个站点的上车人数;步骤4.统计各站点上车人数,完成公交车客运量的评估。

    公交发车的控制方法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183117A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410377727.1

    申请日:2014-08-01

    Abstract: 公交发车控制方法,包括:利用卫星定位设备采集公交车到站的时刻Tij,对照时刻表计算晚点时间差ΔTij=|tij-Tij|,建立ΔTij的集合R;其中,Tij表示实际中第i班公交车到达第j个站点的时间,tij表示公交行车时刻表中规定的第i班公交车到达第j个站点的时间,ΔTij表示第i班公交车在第j个站点的晚点时间差;统计分析数据集合R,根据道路的拥堵程度对公交发车时间进行时段划分;建立发车间隔模型,在时段内重新划分发车间隔;将步骤1采集到的时间信息Tij代入模型中计算发车间隔以制定发车计划。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