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970445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593377.3
申请日:2022-12-13
Applicant: 浙江天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工业大学
IPC: B01D53/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捕集二氧化碳的碱吡啶醇离子液体体系方法,包括步骤: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质子给予体和质子受体,得到碱吡啶醇离子液体体系;在0.0001~0.1MPa的压力下吸收二氧化碳,吸收温度为10~100℃,吸收时间为0.5~15h;在40~160℃的温度下进行脱附,脱附时间为0.5~5h。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离子液体粘度低、稳定性好,吸收和脱附过程中溶剂的挥发和损失大幅降低;常压下吸收量可达1.27mol mol‑1,吸收容量相比现有技术明显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7531335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757906.3
申请日:2023-12-20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 浙江天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B01D5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溶剂与氨基酸盐协同作用的离子液体三组分复合吸收剂及其应用,所述三组分复合吸收剂是由离子液体、有机溶剂与氨基酸盐三组分复合而成,离子液体与有机溶剂的质量比是1:2~2:1,氨基酸盐与离子液体的质量比是0.1‑1:1;有机溶剂包括二甲基亚砜DMSO、环丁砜BSO、乙二醇EG、丙三醇Gly中的至少一种,离子液体包括质子受体和质子供体,质子受体为1,5‑二氮杂双环[4.3.0]‑5‑壬烯DBN、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DBU、1,1,3,3‑四甲基胍TMG、7‑甲基‑1,5,7‑三氮杂二环[4.4.0]癸‑5‑烯MTBD中的至少一种,质子供体为丁二酰亚胺SucH。本发明通过在离子液体中掺入有机溶剂与氨基酸盐,降低离子液体的粘度与提高吸收容量,实现二氧化碳气体的高效、高容量、可逆吸收。
-
公开(公告)号:CN117065519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206378.2
申请日:2023-09-18
Applicant: 浙江天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工业大学
IPC: B01D53/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子液体复合吸收剂捕集二氧化碳方法,包括:制备多氢键调节的质子型碱性离子液体复合吸收剂;所述质子型碱性离子液体复合吸收剂具有不同结构阴阳离子及不同比例的氢键供体;采用所述质子型碱性离子液体复合吸收剂对二氧化碳进行吸收;对二氧化碳进行脱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制备的质子型碱性离子液体复合吸收剂具有粘度低、稳定性好的优点,可以避免有机胺挥发和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17323783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519232.3
申请日:2023-11-14
Applicant: 浙江天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工业大学
IPC: B01D53/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酚基离子液体复合吸收剂吸收二氧化碳方法,包括:调节阴阳离子及复配体系中有机砜的比例,调节位点与二氧化碳之间的相互作用,得到质子型离子液体复合吸收剂;将所述质子型离子液体复合吸收剂用于二氧化碳吸收,在吸收过程中,吸收气体压力为0.001‑1bar,吸收温度为20‑80℃,吸收时间为0.1‑10h;进行二氧化碳脱附,在脱附过程中,脱附温度为50‑100℃,脱附时间为0.1‑5h。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相比于传统的有机胺或者氨基功能化离子液体体系,本发明提供的吸收剂粘度低、稳定性好,可以避免有机胺挥发和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15869904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211568157.5
申请日:2022-12-08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潮湿环境下CO2捕集的掺杂过渡金属的分子筛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分子筛化学组成摩尔比为aYO2:bZO:cM2O,其中10≤a≤50,0.1≤b≤1,0<c≤2.5,Y为四价元素,Z为二价过渡金属元素,M为H元素,并且X线衍射测定时,该分子筛至少在以下4个晶面间距(d)内具有的特征峰,第一晶面间距d=11.0±0.3,第二晶面间距d=9.9±0.2,第三晶面间距d=4.3±0.2,第四晶面间距d=3.8±0.2。本发明的分子筛骨架中掺杂部分过渡金属元素,可以在CO2‑N2分离中优先大量吸附CO2。应用于潮湿环境下废气吸附处理过程时,本发明的分子筛可以维持90%以上的CO2吸附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999322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629946.5
申请日:2022-12-19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IPC: B01D5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子液体与二元酚的复合体系吸收一氧化碳的方法。它采用含亚铜功能阴离子的离子液体与二元酚类溶剂组成的离子液体复合体系为吸收剂,吸收气体压力为10kPa~800kPa,吸收温度为10℃~100℃,吸收时间为0.5~10h;吸收一氧化碳的复合体系解吸过程如下:直接将装吸收饱和一氧化碳的复合体系吸收罐连接真空泵,对吸收剂体系进行抽真空0.5~2h,解吸过程中保持解吸温度为50℃~120℃。本发明通过利用酚羟基协助亚铜阴离子,调控亚铜与一氧化碳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了一氧化碳吸收分离容量,常温常压下吸收量可达0.64mol/mol。
-
公开(公告)号:CN115990393A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211630040.5
申请日:2022-12-19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IPC: B01D5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卤键作用提高一氧化碳吸收分离容量的方法。它以含有卤素结构的阳离子、亚铜结构的阴离子、醇类化合物组成的离子液体复合体系为吸收剂,用于吸收一氧化碳,在吸收过程中,吸收气体压力为10kPa~500kPa,吸收温度为20℃~80℃,吸收时间为1~5h;吸收饱和一氧化碳的离子液体的复合体系解吸过程,直接对吸收罐中吸收后的复合吸收剂体系进行抽真空,解吸温度为80~100℃,解吸时间为0.5~1h。本发明通过离子液体复合体系的设计,通过调控阴阳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利用卤键作用调节亚铜位点与一氧化碳反应的作用,明显提高了一氧化碳吸收分离容量,常压下吸收量可达0.198mol/mol。
-
公开(公告)号:CN119736653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510245113.6
申请日:2025-03-04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C25B11/031 , C25B11/091 , C25B11/052 , C25B11/061 , C25B11/075 , C25B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碱性纯水电解析氧反应电极材料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首先将镍基底进行预处理,处理后的镍基底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将含有Sn4+的金属盐溶于去离子水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前驱体溶液;将镍基底完全浸没在配制的前驱体溶液中静置,静置后取出镍电极经干燥后即可得到碱性纯水电解析氧反应的电极材料,该材电极料具有均匀且致密的二维纳米片状阵列结构,利用本发明方法合成的电极材料对对碱性模拟海水电解析氧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效果,在1M KOH介质中,10 mA cm‑2电流密度下过电势仅需300~330 mV,在1M KOH介质中,500 mA cm‑2电流密度下的稳定性可长达24h,没有出现失活。
-
公开(公告)号:CN115888794B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211741355.7
申请日:2022-12-31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半导体催化剂,可在高温下保持优良光还原CO2性能。该种催化剂主要目的是针对光热催化过程中需要能够耐受高温的半导体催化剂,解决经典光催化剂稳定性受到温度限制的问题的同时,更有效地提高了二氧化碳转化效率及太阳能的利用率,能够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更多的高价值的烷烃类产物,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930884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067419.9
申请日:2024-08-06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甲烷氮气分离用含氟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多孔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由金属离子与含氟有机配体在溶剂中通过配位络合作用而自组装形成的具有超分子多孔网络结构的化合物;所述金属离子为Mg(II)、Al(Ⅲ)、Ni(II)、Cu(II)、Co(II)的一种或几种金属离子,优选为Cu(II),所述有机配体为含氟羧酸类或其衍生物的单齿或多齿有机化合物。本发明的含氟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而且具有合适的孔径和氟化的孔隙环境,通过F原子与CH4产生了较强的C‑H…F相互作用力,可增强对甲烷的识别,具有较高的CH4吸附容量和CH4/N2选择性,在常温、低甲烷含量、低甲烷分压下可实现CH4/N2的高效分离。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