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145572B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510613527.6
申请日:2015-09-2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发水稻诱导抗虫性的方法,包括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áth)和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Fallén),本发明通过对氟苯氧乙酸提高水稻对稻飞虱的抗性从而减轻稻飞虱对水稻的危害。本发明将一定浓度的对氟苯氧乙酸施用于水稻,导致其对稻飞虱产生了诱导抗性,显著降低了稻飞虱若虫的存活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145572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613527.6
申请日:2015-09-2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发水稻诱导抗虫性的方法,包括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áth)和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Fallén),本发明通过对氟苯氧乙酸提高水稻对稻飞虱的抗性从而减轻稻飞虱对水稻的危害。本发明将一定浓度的对氟苯氧乙酸施用于水稻,导致其对稻飞虱产生了诱导抗性,显著降低了稻飞虱若虫的存活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381399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0030478.3
申请日:2022-01-1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C12N1/20 , A01K67/033 , A01N63/20 , A01P7/04 , C12R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伯克霍尔德菌及其在黑翅土白蚁生物防治中的应用,该伯克霍尔德菌命名为Burkholderia caballeronis,株号为T9,已于2021年11月11日保藏于位于中国武汉武汉大学的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号为CCTCC NO:M 20211398。本发明的伯克霍尔德菌能够显著抑制鸡枞菌的生长,通过饲喂黑翅土白蚁混合该伯克霍尔德菌的食料,使抑制鸡枞菌生长的物质经由白蚁肠道进入菌圃内,最终达到抑制鸡枞菌小白球在菌圃上生长的目的,使黑翅土白蚁的食料来源缺失、巢群无法正常存续。
-
公开(公告)号:CN105494338B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510989099.7
申请日:2015-12-2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植物气味的稻虱缨小蜂引诱剂及其应用,所述的引诱剂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苯乙酮0~0.01%,苯甲醇0~0.01%,增溶剂0.001%~10%,余量为水;苯乙酮、苯甲醇的重量百分比不同时为0。本发明基于植物气味的稻虱缨小蜂引诱剂,通过稻飞虱的天敌稻虱缨小蜂来防治稻飞虱,该引诱剂对稻虱缨小蜂的引诱性强,无毒无害,不污染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05454307B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申请号:CN201510988895.9
申请日:2015-12-2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植物精油的褐飞虱驱避剂及其应用,其中所述的驱避剂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黄花蒿油0~20%,藿香油0~20%,增溶剂1%~50%,余量为水;黄花蒿油、藿香油的重量百分比不同时为0。本发明的驱避剂活性成分为植物提取物,无毒无害,不污染环境,是一种安全、高效、环保的褐飞虱驱避剂。
-
公开(公告)号:CN105532762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10990101.2
申请日:2015-12-2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N65/00 , A01N65/44 , A01N230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植物精油的稻虱缨小蜂引诱剂及其应用,其中,所述的引诱剂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藿香精油0~0.01%,芸香草精油0~0.01%,增溶剂0.1%~1%,余量为水;藿香精油、芸香草精油的重量百分比不同时为0。本发明为基于植物精油中的气味化合物的稻虱缨小蜂引诱剂,通过稻飞虱的天敌稻虱缨小蜂来防治稻飞虱,该引诱剂对稻虱缨小蜂的引诱性强,无毒无害,不污染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4381399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210030478.3
申请日:2022-01-1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C12N1/20 , A01K67/033 , A01N63/20 , A01P7/04 , C12R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伯克霍尔德菌及其在黑翅土白蚁生物防治中的应用,该伯克霍尔德菌命名为Burkholderia caballeronis,株号为T9,已于2021年11月11日保藏于位于中国武汉武汉大学的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号为CCTCC NO:M 20211398。本发明的伯克霍尔德菌能够显著抑制鸡枞菌的生长,通过饲喂黑翅土白蚁混合该伯克霍尔德菌的食料,使抑制鸡枞菌生长的物质经由白蚁肠道进入菌圃内,最终达到抑制鸡枞菌小白球在菌圃上生长的目的,使黑翅土白蚁的食料来源缺失、巢群无法正常存续。
-
公开(公告)号:CN106962366B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710199313.8
申请日:2017-03-2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A01N43/824 , A01P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N,N’‑亚甲基双(2‑氨基‑5‑巯基‑1,3,4‑噻二唑)控制作物害虫的应用,具体为每亩地施用2~50g的N,N’‑亚甲基双(2‑氨基‑5‑巯基‑1,3,4‑噻二唑)来激活植物的诱导抗虫性;本发明将N,N’‑亚甲基双(2‑氨基‑5‑巯基‑1,3,4‑噻二唑)应用于作物体,激发作物对鳞翅目和半翅目害虫产生直接抗虫性,但同时又提高作物对半翅目害虫的间接抗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962366A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710199313.8
申请日:2017-03-2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A01N43/824 , A01P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N,N’‑亚甲基双(2‑氨基‑5‑巯基‑1,3,4‑噻二唑)控制作物害虫的应用,具体为每亩地施用2~50g的N,N’‑亚甲基双(2‑氨基‑5‑巯基‑1,3,4‑噻二唑)来激活植物的诱导抗虫性;本发明将N,N’‑亚甲基双(2‑氨基‑5‑巯基‑1,3,4‑噻二唑)应用于作物体,激发作物对鳞翅目和半翅目害虫产生直接抗虫性,但同时又提高作物对半翅目害虫的间接抗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494338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510989099.7
申请日:2015-12-2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N35/04 , A01M1/02 , A01N31/04 , A01N230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植物气味的稻虱缨小蜂引诱剂及其应用,所述的引诱剂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苯乙酮0~0.01%,苯甲醇0~0.01%,增溶剂0.001%~10%,余量为水;苯乙酮、苯甲醇的重量百分比不同时为0。本发明基于植物气味的稻虱缨小蜂引诱剂,通过稻飞虱的天敌稻虱缨小蜂来防治稻飞虱,该引诱剂对稻虱缨小蜂的引诱性强,无毒无害,不污染环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