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杭白菊秸秆的灵芝栽培菌棒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5511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510005516.3

    申请日:2025-01-0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业生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杭白菊秸秆的灵芝栽培菌棒及其制备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将杭白菊采摘结束后收割的杭白菊秸秆晒干,而后打碎;按照干重,将杭白菊秸秆粉碎物10~20%、木屑70~80%、麸皮7.8~8.2%和轻质碳酸钙1.8~2.2%复配形成主料,在主料中加水均匀搅拌混合,从而形成栽培料;栽培料装入包装袋内后经灭菌,得到含杭白菊秸秆的灵芝栽培菌棒。采用本发明的方法不但能有效节约森林资源,还能有效提高灵芝子实体和孢子粉的营养成分。

    促进白及假鳞茎增殖/膨大的方法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964797A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910220824.2

    申请日:2019-03-2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nventor: 毛碧增 赵银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白及假鳞茎增殖/膨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割取白及组培苗单株;将所得的单株于无菌条件下接种至增殖/膨大培养基进行培养,增殖/膨大培养基由1/2MS培养基、6‑BA、NAA、土豆、琼脂、蔗糖、花宝组成,花宝为以下任一:花宝1号、花宝4号、花宝5号。本发明的促进白及假鳞茎增殖/膨大方法,可以短时间内促进白及假鳞茎增殖/膨大,从而实现短期培养优质种苗的目的。

    番红1号西红花的脱毒试管球茎的培养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59973A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510828207.2

    申请日:2015-11-2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番红1号西红花的脱毒试管球茎的培养法,包括以下步骤:西红花球茎于温水浸泡后进行水培催芽,取球茎的侧芽进行培养,剥取所得的无菌苗上的茎尖分生组织进行培养,待长到1.5cm~2.0cm高时作为植株Ⅰ,对植株Ⅰ进行菜豆黄花叶病毒颗粒检测,如果检测到病毒颗粒,从该植株Ⅰ上剥取茎尖分生组织,以此替代上述步骤中的剥取自无菌苗上的茎尖分生组织重复上述步骤,直至获得不含菜豆黄花叶病毒颗粒的植株Ⅰ为止;将不含菜豆黄花叶病毒颗粒的植株Ⅰ进行培养;诱导出的丛生芽接种到球茎诱导膨大培养基上进行培养,直至长成所需的规格。采用该方法能在短时间内生产大量遗传背景相同的优质脱毒健康种苗。

    一种抗稻飞虱基因RPH1及其编码产物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1319218A

    公开(公告)日:2008-12-10

    申请号:CN200810062729.6

    申请日:2008-07-0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稻飞虱基因RPH1及其编码产物与应用,该抗稻飞虱基因RPH1具有SEQ ID No.1的DNA序列。用于反义抑制的载体是将RPH1的cDNA全长或片段以反义方式连接到CaMV35S启动子或其他启动子下得到的表达载体;用于RNAi技术的载体是将RPH1的cDNA全长或片段以正、反方向连接在内含子两端,得到重组片段,再连接到CaMV35S启动子或其他启动子下得到的表达载体;用于过量表达的载体是将RPH1的cDNA全长连接到CaMV35S启动子或其他启动子下游得到的表达载体。生物测定结果表明,转化体水稻对稻飞虱的抗性产生明显变化。本发明将在作物育种,特别是在水稻抗虫育种中得到广泛应用。

    西红花的侧芽繁育球茎的培养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01335A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910617716.9

    申请日:2019-07-1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西红花侧芽繁育球茎的培养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将收获的西红花球茎平摊于培育室内,球茎主芽朝上,待球茎的芽原基萌发且发育生长成长度≥13cm的侧芽时,掰下球茎上的侧芽;把侧芽的基部浸泡于促根生长液(贝莱斯芽孢杆菌的发酵液)中;将基部沾有促根生长液的侧芽扦插到球茎繁育基质上,种植(常规种植)直至收获球茎。本发明把西红花生产上掰下的废弃的侧芽作为材料,培育成球茎,大大扩大了球茎繁育母本,为获得大量球茎提供了物质保障。

    打破西红花休眠的方法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990461A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810609791.6

    申请日:2018-06-1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打破西红花休眠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5月中旬采挖西红花的球茎;将所得的球茎进行室内贮藏:(2)、贮藏所得球茎消毒后放置在人工气候箱内培养,直至顶芽开始露白;(3)、将步骤(2)所得的球茎置于室内环境下,直至花芽开始分化;然后调节室内环境的参数,直至花芽完成分化;(4)、将步骤(3)所得的球茎置于16~18℃、相对湿度70%~80%、光照强度(1~2)×106lux的室内环境下,直至主芽开始开花。该方法对西红花休眠的温度进行精确调控,打破其休眠,进一步使其提前开花,提高西红花产量。

    番红1号西红花的脱毒试管球茎的培养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59973B

    公开(公告)日:2017-10-27

    申请号:CN201510828207.2

    申请日:2015-11-2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番红1号西红花的脱毒试管球茎的培养法,包括以下步骤:西红花球茎于温水浸泡后进行水培催芽,取球茎的侧芽进行培养,剥取所得的无菌苗上的茎尖分生组织进行培养,待长到1.5cm~2.0cm高时作为植株Ⅰ,对植株Ⅰ进行菜豆黄花叶病毒颗粒检测,如果检测到病毒颗粒,从该植株Ⅰ上剥取茎尖分生组织,以此替代上述步骤中的剥取自无菌苗上的茎尖分生组织重复上述步骤,直至获得不含菜豆黄花叶病毒颗粒的植株Ⅰ为止;将不含菜豆黄花叶病毒颗粒的植株Ⅰ进行培养;诱导出的丛生芽接种到球茎诱导膨大培养基上进行培养,直至长成所需的规格。采用该方法能在短时间内生产大量遗传背景相同的优质脱毒健康种苗。

    常绿萱草的组织培养法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609444A

    公开(公告)日:2014-03-05

    申请号:CN201310576929.4

    申请日:2013-11-1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nventor: 毛碧增 刘辉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常绿萱草的组织培养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常绿萱草植株茎段流水冲洗;2)茎段经消毒后,剥取茎尖接种到诱导无菌苗培养基上进行培养;3)待步骤2)所得的无菌苗长至1.0~2.0cm高时,进行割取,得小苗Ⅰ;将小苗Ⅰ接种到诱导不定芽培养基上进行培养;4)待上述小苗Ⅰ上诱导出的不定芽长到1.0~3.0cm高时,以2~5株为一丛进行割取,得丛生小苗;将上述丛生小苗接种到增殖培养基上进行培养;5)待上述丛生小苗长出的不定芽长到3.0~6.0cm时,进行割取,得小苗Ⅲ;将此小苗Ⅲ接种到生根培养基中培养;6)待上述小苗Ⅲ长出大于2cm的至少5条根时,得可出瓶种植的种苗。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