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谐振式的手机无线充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825320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310658958.5

    申请日:2013-12-0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谐振式的手机无线充电系统。本发明中的E类功率放大模块将信号发生模块产生的高频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功率放大后的高频信号传输给发射线圈。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发生谐振,使信号传输到接收线圈,整流模块将接收到的来自接收线圈的高频交流电进行整流,并进行滤波稳压处理,得到直流电源,充电控制模块对充电电池进行智能充电管理,给手机进行充电。本发明可以很好的解决充电接口容易老化或发生接触不良等问题,给人们带来便捷,安全,灵活的生活方式。

    无接触传能线圈自动寻向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825368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310658727.4

    申请日:2013-12-0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无接触传能线圈自动寻向装置。本发明中的整流滤波模块对接收线圈的感应电压进行整流滤波,产生直流电压。AD转换模块对整流滤波后的直流电压进行AD转换,产生二进制电压信号。微处理器模块对AD转换输入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判断,确定接收线圈与发射线圈匹配的最佳方位所对应的控制信号作为输出信号,发送给驱动模块,定位最佳方向。驱动模块将微处理器模块的控制信号进行隔离放大,驱动步进电机旋转。步进电机驱动接收线圈,调整接收线圈与发射线圈的相对位置。本发明可以自动实现发射和接收线圈最佳方向的智能化搜索,这必将促进无接触传能系统的实用化、智能化、自动化。

    基于直流母线的光伏发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427315A

    公开(公告)日:2012-04-25

    申请号:CN201110426083.7

    申请日:2011-12-1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nventor: 李玉玲 陈予吒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直流母线的光伏发电装置,包括电流采集单元、电压采集单元、控制单元、模式控制单元、驱动电路和分别与直流母线并联的多个光伏电池组串单元,光伏电池组串单元包括电池组串和boost电路,电池组串通过boost电路与直流母线相连,电流采集单元、电压采集单元的输入端分别与电池组串相连,电流采集单元、电压采集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控制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模式控制单元相连,控制单元的输出端通过驱动电路与boost电路的开关管相连。本发明具有发电效率高、功率损耗少、系统结构灵活、日照强度和温度适应性好的优点。

    基于谐振式的手机无线充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825320A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310658958.5

    申请日:2013-12-0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谐振式的手机无线充电系统。本发明中的E类功率放大模块将信号发生模块产生的高频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功率放大后的高频信号传输给发射线圈。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发生谐振,使信号传输到接收线圈,整流模块将接收到的来自接收线圈的高频交流电进行整流,并进行滤波稳压处理,得到直流电源,充电控制模块对充电电池进行智能充电管理,给手机进行充电。本发明可以很好的解决充电接口容易老化或发生接触不良等问题,给人们带来便捷,安全,灵活的生活方式。

    一种光伏系统多峰值最大功率跟踪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867514B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CN201610236974.9

    申请日:2016-04-1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系统多峰值最大功率跟踪方法及系统,通过逐次迭代的方式,逐一更新光伏阵列的输出电压,进而获得输出功率,并将所获得的功率进行比较,确定每一粒子迭代后的粒子最大功率点对应工作电压,再比较粒子群中的所有粒子最大功率点功率,确定粒子群中的种群最大功率点对应的种群工作电压,从而确定了复杂情况下的多峰值最大功率点。由此可见,本发明公开的跟踪方法是在电压的工作区间上使用粒子进行量子行为搜索,避免了传统的MPPT算法全局寻优能力不强,容易使工作点陷入局部极值的情况发生。采用本方法和系统找寻的光伏系统中的最大功率点更准确,更符合实际。

    一种光伏系统多峰值最大功率跟踪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867514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236974.9

    申请日:2016-04-1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8 G05F1/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系统多峰值最大功率跟踪方法及系统,通过逐次迭代的方式,逐一更新光伏阵列的输出电压,进而获得输出功率,并将所获得的功率进行比较,确定每一粒子迭代后的粒子最大功率点对应工作电压,再比较粒子群中的所有粒子最大功率点功率,确定粒子群中的种群最大功率点对应的种群工作电压,从而确定了复杂情况下的多峰值最大功率点。由此可见,本发明公开的跟踪方法是在电压的工作区间上使用粒子进行量子行为搜索,避免了传统的MPPT算法全局寻优能力不强,容易使工作点陷入局部极值的情况发生。采用本方法和系统找寻的光伏系统中的最大功率点更准确,更符合实际。

    无接触传能线圈自动寻向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825368A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310658727.4

    申请日:2013-12-0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无接触传能线圈自动寻向装置。本发明中的整流滤波模块对接收线圈的感应电压进行整流滤波,产生直流电压。AD转换模块对整流滤波后的直流电压进行AD转换,产生二进制电压信号。微处理器模块对AD转换输入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判断,确定接收线圈与发射线圈匹配的最佳方位所对应的控制信号作为输出信号,发送给驱动模块,定位最佳方向。驱动模块将微处理器模块的控制信号进行隔离放大,驱动步进电机旋转。步进电机驱动接收线圈,调整接收线圈与发射线圈的相对位置。本发明可以自动实现发射和接收线圈最佳方向的智能化搜索,这必将促进无接触传能系统的实用化、智能化、自动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