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519441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248354.7
申请日:2023-03-15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双创中心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金华供电公司 , 浙江华电器材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为了解决车载智能设备不便于转运、稳定性较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载智能测试装置,包括底座、龙门架,所述龙门架固定在底座的上方,龙门架上设有活动板,底座上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丝杆,第一丝杆与活动板之间螺纹连接,底座的上方固定有支撑架,支撑架上设有第一导杆,第一导杆上套接有矩形块,矩形块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下端贯穿所述底座,矩形块上设有第一连接螺钉,活动板上设有连接孔,第一连接螺钉能够插入连接孔内实现矩形块与活动板的连接,底座内部设有能够升降的车轮组件。本发明便于设备的转运,提高了稳定性,便于将设备从车体上平稳的搬下。
-
公开(公告)号:CN119130901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026184.9
申请日:2024-07-30
Applicant: 浙江华检云联科技有限公司 , 浙江华电器材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T7/00 , G06V20/60 , G06V10/44 , G06V10/48 , G06V10/74 , G06V10/764 , G06N3/0464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绝缘子图像识别精度的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包括:摄像设备对带有绝缘子的场景进行扫描,获得带有绝缘子特征信息的图像;通过卷积神经网络对图像进行识别,获取第一绝缘子图像,通过霍夫变换对图像进行识别,获取第二绝缘子图像,通过支持向量机对图像进行识别,获取第三绝缘子图像;分别对第一绝缘子图像、第二绝缘子图像和第三绝缘子图像提取部分图像信息,然后在这三部分图像信息中寻找相似特征信息,根据相似特征信息对三部分图像进行重叠,重叠部分即为详细特征信息部分;重叠后的图像与绝缘子典型特征图像进行匹配,若匹配的相似度大于等于设定的阈值,则判断绝缘子图像识别完成,重叠后的图像即为绝缘子图像。
-
公开(公告)号:CN117630460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492651.2
申请日:2023-11-10
Applicant: 浙江华电器材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华检云联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设备短时及峰值电流耐受试验系统及方法,属于电力设备测试技术领域,包括能量管理模块、能量分配模块、能量存储模块、波形生成模块和转换模块;所述能量管理模块用于对供电电源输入的电能进行管理;所述能量分配模块用于对能量管理模块输出的电能进行分配;所述能量存储模块用于对能量分配模块输出的电能进行存储;所述波形生成模块用于基于能量存储模块存储的电能输出含有初始可调相位角的试验电压;所述转换模块用于将波形生成模块输出的试验电压转换为用于电力设备耐受试验的短时及峰值电流。通过控制短时及峰值电流的大小,满足不同电力设备的电流耐受需求,能够显著提高电流耐受实验系统的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124075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026193.8
申请日:2024-07-30
Applicant: 浙江华检云联科技有限公司 , 浙江华电器材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B21/16 , G06T17/20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N3/0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绝缘子爬电距离的数字化测量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获取绝缘子外形的三维信息,根据三维信息生成三维网格图形;步骤2,采用神经网络模型对三维网格图形进行前景和背景分类,得到绝缘子前景网格图形;步骤3,计算绝缘子前景网格图形的对称轴,根据绝缘子前景网格图形边界点与对称轴的距离对绝缘子造型进行识别;步骤4,采用神经网络判定绝缘子爬电距离的起止点;步骤5,根据爬电距离的起止点计算爬电距离。
-
公开(公告)号:CN115452568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034499.9
申请日:2022-08-26
Applicant: 浙江华电器材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 , 重庆渝电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式智能抗拉压力检测实验室,涉及抗拉压力检测技术领域,车载式智能抗拉压力检测实验室包括车厢本体、第一移动板、第二移动板以及驱动装置,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转动连接,且二者设于车厢本体内部的底部,并沿车厢本体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驱动装置与第二移动板连接,以驱动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沿车厢本体的长度方向移动。本申请提供的实验室,可在车厢本体内部与地面之间形成斜坡,以便于使用小型搬运设备将检测装置搬运至车厢本体内部。
-
公开(公告)号:CN119131233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026178.3
申请日:2024-07-30
Applicant: 浙江华检云联科技有限公司 , 浙江华电器材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T17/00 , G06T3/4038 , G06T5/70 , G06V10/7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点云扫描的绝缘子外形的三维构建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通过点云从不同角度扫描绝缘子整体外形,扫描完成生成点云数据;步骤2,通过聚类算法将点云数据划分为不同的簇,排除不属于任何簇的点,完成点云数据去噪过程;步骤3,将从不同角度扫描得到的点云数据进行拼接融合,形成完整的点云模型;步骤4,使用建模软件对点云模型进行实体建模,获取绝缘子的单体化三维建模。
-
公开(公告)号:CN106969927B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1710142815.7
申请日:2017-03-10
Applicant: 浙江华电器材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千斤顶动态试验系统,包括液压恒压系统和测试台,液压恒压系统设置在在测试台的上方,液压恒压系统上设有压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还包括连接支架和向千斤顶自动施加操作力的操作臂,连接支架设置在液压恒压系统上,连接支架上设有调节操作臂施加角度的调节装置,调节装置上设有锁紧调节装置的自锁装置;本发明的优点:通过操作臂向千斤顶手柄自动施加操作力来控制千斤顶顶出,提高了千斤顶顶出的效率,降低了人工手摇手柄顶出千斤顶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千斤顶在负载恒压下顶出时的安全性能,通过调节装置调节操作臂对千斤顶手柄的施加角度,从而有效的调节了千斤顶手柄承受的压力,能适应不同型号的千斤顶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17433890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162155.0
申请日:2023-09-08
Applicant: 浙江华电器材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华检云联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检测导线应力应变的检测装置,属于试验装置领域,解决了现有的检测试验方案检测难度大、精准性差的问题,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主要是一种用于检测导线应力应变的检测装置,包括电子引伸计、夹持导线端部的夹具、驱动夹具沿导线轴向移动的拉力机以及用于放置导线的调节座,调节座设有用于改变调节座高度的第一调节件和供调节座水平移动的第二调节件,所述调节座包括检测台和处于检测台两端的支撑台,电子引伸计设有两个用于连接导线的连接件,电子引伸计与导线连接后连接件处于检测台和支撑台之间。本发明主要用于使导线的试验更加简单快捷。
-
公开(公告)号:CN119130902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026188.7
申请日:2024-07-30
Applicant: 浙江华检云联科技有限公司 , 浙江华电器材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T7/00 , G06T7/90 , G06V20/60 , G06V10/25 , G06V10/50 , G06V10/56 , G06V10/75 , G06V10/74 , G06V10/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绝缘子局部曲面特征的绝缘子快速识别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绝缘子局部曲面的典型特征,根据典型特征构建特征匹配算法;通过成像设备对带有绝缘子的场景进行扫描,提取扫描图像的图像特征,将图像特征与典型特征进行匹配,根据特征匹配算法判断图像特征与典型特征的是否匹配;若图像特征与典型特征匹配,则判断图像特征对应的扫描图像为绝缘子局部曲面;成像设备根据绝缘子局部曲面扫描绝缘子局部曲面周围的图像,完成对绝缘子图像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11426581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010430511.2
申请日:2020-05-20
Applicant: 浙江华电器材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护网检测设备,包括:用于放置防护网的试验装置、可移动的用于悬挂测试重物的航车架以及用于控制航车架移动和控制测试重物脱离的控制装置,航车架和测试重物均与控制装置连接,试验装置包括用于支撑防护网的试验架和若干根可沿着试验架的梁移动和锁紧、以构成用于固定防护网位置的框架的移动轴。本发明所提供的防护网检测设备可以根据实际防护网的尺寸调节移动轴位置,使矩形框尺寸与实际防护网尺寸相匹配,使得本装置适用于测试各类防护网的耐冲击性能,且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进行推广使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