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210131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1911389110.0
申请日:2019-12-30
Applicant: 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中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10/067 , G06Q10/087 , G06Q50/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流程工业的物料统计平衡方法,包括:根据物料走向和生产工艺路径建立装置级平衡模型,装置级平衡模型中生产装置的输入侧连接有若干个原料进侧线,生产装置的输出侧连接有若干个产品出侧线以及加工损耗侧线,每个侧线均连接有生产节点,所述装置级平衡模型根据各侧线的物料和连接关系变化动态调整;获取统计周期内生产节点的计量数据,并通过计量点回零法消除误差;将获取到的生产节点数据与采样周期内库存量进行比对,根据物料统计平衡原则将盈亏量分摊至各个侧线。本发明根据实际的生产物流路径动态计量统计模型,能够清晰的反应生产装置侧线和仓储端的物料变化,为企业生产过程的分析提供可实现的信息化系统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4020835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243420.9
申请日:2021-10-25
Applicant: 浙江中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时数据库系统组态数据的同步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其方法包括:在组态客户端发布用于组态更新的组态数据时,业务子系统中各节点的业务组态同步模块接收组态服务器分发的所述组态数据,并依据组态更新策略将所述组态数据同步更新到各自所属的节点中。当用户向实时数据库各业务子系统发布组态更新时,组态服务器与系统中的单个或多个第1级节点做数据同步,然后第1级节点再向其订阅从节点做数据同步,订阅从节点会从订阅的多个第1级节点中选择版本最高、优先级最新的节点作为更新数据源。本发明基于各组态业务节点的互联互通,依据多主多从的策略和多阶段发布机制,保证了实时数据库组态分发的高可用与高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698878A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2011508299.3
申请日:2020-12-18
Applicant: 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中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服务领域,具体涉及基于算法微服务的计算方法及系统,包括:针对不同的业务,选择合适的算法建立相应的图形组态组件;根据算法流程利用图形组态组件构建流程图;将流程图转化为统一数据模型进行数据去异构化处理;利用统一数据模型创建任务调度;获取任务调度并解析其中的统一数据模型获得流程图,根据流程图执行算法流程得到计算结果。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将算法建立相应的图形组态组件,从而实现算法的可复用性;2.根据算法流程利用图像组态组件构建流程图,在流程图的构建过程中,只需要选择对应的图形组态组件即可构成流程图;3.基于微服务特性,本系统可以通过动态改变部署的服务节点来调节计算负载。
-
公开(公告)号:CN111812967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481815.1
申请日:2020-05-27
Applicant: 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中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5B11/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PID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稳定裕度和动态响应指标的PID控制参数整定方法,包括:计算得到闭环回路控制系统的稳定裕度;根据闭环回路控制系统的稳定裕度计算得到PID控制参数;根据PID控制参数进行闭环控制系统阶跃响应仿真,通过阶跃响应曲线获取动态响应指标,以间接地关联稳定裕度和动态响应指标;基于稳定裕度和动态响应指标的关联方式,通过对稳定裕度进行搜索以获得优化问题的最优解,以对PID控制参数进行整定。通过使用本发明,可以实现以下效果:关联PID控制参数和动态响应性能指标,从而提高了用户友好度;使用的网格化搜索寻优可以直接给出满足用户对动态性能要求的最优解,从而提高了整定效率,避免了重复整定。
-
公开(公告)号:CN111159232A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1911291963.0
申请日:2019-12-16
Applicant: 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中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F16/2455 , G06F12/089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缓存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缓存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将主缓存模块根据时间粒度进行分区,每个分区对应相应的配额占比;根据数据长度将数据缓存在对应时间粒度的分区;当任一分区缓存的数据达到配额占比时,将超出配额占比的数据缓存在副缓存模块。通过使用本发明,可以实现以下效果:从时间维度上将数据分类,从而将扁平的数据结构化方式进行管理,并且以时间粒度为单位实时计算对应访问量,从而量化出各时间粒度分区的使用频度,从后续清理缓存提供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0321375A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910180902.0
申请日:2019-03-11
Applicant: 浙江中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F16/25 , G06F16/17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通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数据源集成的数据通讯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应用端、通讯模块、多个数据源内核服务模块、多个驱动模块以及多个数据源;应用端用于发送数据访问请求指令,通讯模块用于根据数据访问请求指令与对应的数据源内核服务模块连接;数据源内核服务模块用于根据数据访问请求指令与对应的驱动模块建立连接,将数据访问请求指令发送到对应的驱动模块并将驱动模块返回的数据发送到通讯模块;驱动模块用于根据数据访问请求指令与对应的数据源建立连接;数据源用于数据的存储。通过使用本发明,实现了应用端对不同的数据源进行数据访问。
-
公开(公告)号:CN104200075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10411730.0
申请日:2014-08-20
Applicant: 浙江中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工业监控系统中的趋势图的绘制方法和装置,所述绘制方法包括:根据显示区域的宽度将生产过程的时间跨度划分成多个连续的时间单元;获取并遍历生产过程中的所有数据值,根据每个数据值对应的时间点将数据值归属到对应的时间单元;比较每个时间单元内的数据值,以确定每个时间单元内的数据值的极大值和极小值以及所述极大值和极小值对应时间点的先后顺序;将所述极大值和极小值绘制在所述显示区域的直角坐标系内,以形成趋势点;用曲线将所有时间单元内的趋势点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连接形成趋势图。这种绘制方法能够在显示区域内将生产过程的整个变化趋势显示完整。
-
公开(公告)号:CN109902264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1910102893.3
申请日:2019-02-01
Applicant: 浙江中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F17/18 , G06F18/2411 , G06Q10/0635 , G06Q10/087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校正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物料平衡的数据同步校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基于与测量相关的显著误差以及物料移动信息缺失,采用支持向量回归方法建立模型;S2:采用VC维来表示与测量相关的显著误差以及物料移动信息缺失的数量关系;S3:通过最小化结构风险采用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方法进行与测量相关的显著误差以及物料移动信息缺失的检测与校正。通过使用本发明,能够同步检测并校正物料平衡问题中与测量相关的显著误差以及物料移动信息的缺失。
-
公开(公告)号:CN111242252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1911386117.7
申请日:2019-12-29
Applicant: 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中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基于RFID标签的厂区定位巡检方法,包括获取厂区内待巡检地区的定位信息以及巡检任务序号;将定位信息以及巡检任务序号写入设置于待巡检地区内的RFID标签;令巡检人员读取RFID标签,基于读取内容进行巡检;完成巡检后将巡检结果结合定位信息进行上传。通过将巡检信息保存至规定位置处的RFID芯片,使得巡检人员必须在RFID芯片处才能获取巡检内容以及进行实地巡检结果上报,从而实现了巡检的定点管理,提升了巡检定位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210131A
公开(公告)日:2020-05-29
申请号:CN201911389110.0
申请日:2019-12-30
Applicant: 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中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流程工业的物料统计平衡方法,包括:根据物料走向和生产工艺路径建立装置级平衡模型,装置级平衡模型中生产装置的输入侧连接有若干个原料进侧线,生产装置的输出侧连接有若干个产品出侧线以及加工损耗侧线,每个侧线均连接有生产节点,所述装置级平衡模型根据各侧线的物料和连接关系变化动态调整;获取统计周期内生产节点的计量数据,并通过计量点回零法消除误差;将获取到的生产节点数据与采样周期内库存量进行比对,根据物料统计平衡原则将盈亏量分摊至各个侧线。本发明根据实际的生产物流路径动态计量统计模型,能够清晰的反应生产装置侧线和仓储端的物料变化,为企业生产过程的分析提供可实现的信息化系统支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