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高循环稳定性非晶硒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776116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825109.4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循环稳定性非晶硒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室温搅拌条件下,将多金属氧酸盐溶液,调节pH值至中性或碱性,加入盐酸多巴胺溶液进行反应,得到金属‑聚多巴胺;将硒粉在惰性气氛中对金属‑聚多巴胺行硒化,得到晶型金属硒化物;用能够形成掺杂气氛的杂原子源对晶型金属硒化物进行掺杂,得到非晶杂原子掺杂的金属硒化物,即为超高循环稳定性非晶硒化物。本发明率先提出了一种利用杂原子掺杂破坏晶格结构使其转变为非晶型的方法,非晶金属硒化物负极材料具有活性位点多、离子扩散速率快、极小的体积膨胀以及良好的稳定性等优势,可以作为提升二次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新策略。

    一种缺陷诱导杂原子掺杂二氧化钛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59567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979142.1

    申请日:2022-08-16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缺陷诱导杂原子掺杂二氧化钛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为:对钛材进行预处理,然后用激光对预处理后的钛材进行线性扫描,得到的材料记为TiO2‑x;在保护气氛下,对杂原子源与步骤(1)得到的TiO2‑x进行煅烧,得到缺陷诱导杂原子掺杂二氧化钛电极材料。本发明通过氧缺陷诱导杂原子掺杂,杂原子的掺杂量高,提高了二氧化钛的电导率,赋予了二氧化钛纳米颗粒高的可逆充放电循环容量及倍率性能,可以作为提升二次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新策略。

    一种超高循环稳定性非晶硒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776116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311825109.4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循环稳定性非晶硒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室温搅拌条件下,将多金属氧酸盐溶液,调节pH值至中性或碱性,加入盐酸多巴胺溶液进行反应,得到金属‑聚多巴胺;将硒粉在惰性气氛中对金属‑聚多巴胺行硒化,得到晶型金属硒化物;用能够形成掺杂气氛的杂原子源对晶型金属硒化物进行掺杂,得到非晶杂原子掺杂的金属硒化物,即为超高循环稳定性非晶硒化物。本发明率先提出了一种利用杂原子掺杂破坏晶格结构使其转变为非晶型的方法,非晶金属硒化物负极材料具有活性位点多、离子扩散速率快、极小的体积膨胀以及良好的稳定性等优势,可以作为提升二次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新策略。

    表面位点与层间结构耦合钉扎层状氧化锰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954210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449553.3

    申请日:2025-04-11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表面位点与层间结构耦合钉扎层状氧化锰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储能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利用水热法制备得到金属离子Mo钉扎层状氧化锰前驱体,然后利用激光的等离激元效应处理前驱体得到富含氧缺陷的金属离子Mo钉扎层状氧化锰,最后在阴离子环境中再次利用激光的等离激元效应处理富含氧缺陷的金属离子Mo钉扎层状氧化锰,得到表面位点与层间结构耦合钉扎层状氧化锰电极材料。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改变了MnO2体相内原子周围电荷分布环境,调控其哈伯德带隙宽度,从而使其具有合适的功函数。将其用作水系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时可显著提高MnO2反应活性与循环结构稳定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