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264484A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410502217.2
申请日:2014-09-26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D06M15/55 , D06M11/74 , D06M15/53 , D06M13/256 , D06M13/11 , D06M13/127 , D06M101/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乳液型碳纤维上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上浆剂包括主浆料、乳化剂、氧化石墨烯、稀释剂和水,乳化剂的用量为主浆料的0.5~6wt%,氧化石墨烯的用量为主浆料的0.1~2wt%。制备时,将主浆料、稀释剂与乳化剂混合,进行搅拌预混,然后再缓慢加入氧化石墨烯水溶液进行转相乳化,形成氧化石墨烯与乳化剂共同稳定的Pickering乳液,得上浆剂。本发明制备方法操作简单,采用氧化石墨烯和乳化剂协同提高上浆剂的稳定性,减少了乳化剂的用量,减轻了环境污染,克服了单纯由乳化剂稳定的上浆剂稳定性差和乳化剂用量过多的缺陷,扩宽了主浆料的选择范围,上浆后能够改善碳纤维性能,增强碳纤维复合材料界面结合的效果,提高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力学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351075A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10855941.2
申请日:2016-09-28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中低频吸声性能的剑麻纤维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特征是选用天然剑麻纤维,利用氢氧化钠及双氧水处理,使其表面润胀松散,产生大量几十或几百根微米级的亚纤维,采用聚氨酯胶黏剂粘结纤维,制得一种纤维复合吸声材料。该吸声材料制备方法简单,环保,低成本,来源广泛,具备优异的中低频吸声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6433046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859794.6
申请日:2016-09-28
Applicant: 济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L67/02 , C08J9/103 , C08J2203/04 , C08J2301/02 , C08J2367/02 , C08J2401/02 , C08J2467/02 , C08L1/02 , C08L2201/02 , C08L2201/06 , C08L2201/08 , C08L2203/14 , C08K5/544 , C08K2003/3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剑麻纤维增强PBS吸声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是按照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1.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20~50份、剑麻纤维5~20份、硅烷偶联剂KH-550)1~4份、交联剂过氧化二异丙苯(DCP)1~10份、聚磷酸铵(APP)10~15份、AC发泡剂5~15份、水10~20份。本发明提供的复合吸声材料的吸声隔声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05289512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510858641.5
申请日:2015-12-01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B01J20/22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除去废水溶液中重金属离子草酸修饰的磁性氧化石墨烯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特征是采用溶剂热法制备磁性氧化石墨烯材料,利用氧化石墨烯表面羟基与草酸羧基的反应,采用多肽缩合剂和碱性催化剂使磁性氧化石墨烯材料表面接枝草酸,制得一种草酸修饰的磁性氧化石墨烯吸附剂。该吸附剂制备方法简单,吸附容量高,绿色环保,便于分离,可重复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264484B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410502217.2
申请日:2014-09-26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D06M15/55 , D06M11/74 , D06M15/53 , D06M13/256 , D06M13/11 , D06M13/127 , D06M101/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乳液型碳纤维上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上浆剂包括主浆料、乳化剂、氧化石墨烯、稀释剂和水,乳化剂的用量为主浆料的0.5~6wt%,氧化石墨烯的用量为主浆料的0.1~2wt%。制备时,将主浆料、稀释剂与乳化剂混合,进行搅拌预混,然后再缓慢加入氧化石墨烯水溶液进行转相乳化,形成氧化石墨烯与乳化剂共同稳定的Pickering乳液,得上浆剂。本发明制备方法操作简单,采用氧化石墨烯和乳化剂协同提高上浆剂的稳定性,减少了乳化剂的用量,减轻了环境污染,克服了单纯由乳化剂稳定的上浆剂稳定性差和乳化剂用量过多的缺陷,扩宽了主浆料的选择范围,上浆后能够改善碳纤维性能,增强碳纤维复合材料界面结合的效果,提高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力学强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