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068588A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910348145.3
申请日:2019-04-28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3/2202 , G01N23/2251 , G01N23/207 , G01N21/31 , G01N23/22 , G01N27/04 , G01N1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锌—5,15-二对羧苯基-10,20-二对叔丁基苯卟啉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它还涉及一种包含该有机无机复合纳米材料的NO2气敏传感器。本发明提供一种一步法制备卟啉功能化纳米氧化物的工艺,步骤如下:将5,15-二对羧苯基-10,20-二对叔丁基苯卟啉溶于等体积比的乙醇和四氢呋喃的混合溶液,完全溶解后得到溶液A;将负载有氧化锌纳米棒的ITO叉指电极浸入所得溶液A中,于室温下浸泡铸造沉积12-24h,然后经洗涤干燥,得到卟啉功能化的氧化锌—5,15-二对羧苯基-10,20-二对叔丁基苯卟啉复合纳米阵列。本发明将此气敏材料均匀竖直生长在ITO叉指电极上,得到NO2气敏传感器。本发明对不同浓度的NO2气体具有良好的响应,并且具有响应和恢复时间短、重现性好、灵敏度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933363A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110901270.X
申请日:2021-08-06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4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丙酮的气敏传感器及其用途,它还涉及一种包含该有机无机复合纳米材料的丙酮气敏传感器。本发明提供一种原位生长法制备四氨基苯基卟啉功能化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工艺,步骤如下:将多壁碳纳米管分散在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再将四氨基苯基镍卟啉加入其中,静置24h;随后将该复合材料密集填充在由叉指电极组成的打印电极上,制得丙酮气体传感器。本发明所述的传感器具有高性能、机械灵活性、低能耗和室温操作,对不同浓度的丙酮气体具有良好的响应,有望集成到下一代医疗技术的智能可穿戴平台,用于疾病的早期预警和术后监测,应用前景良好。
-
公开(公告)号:CN113092549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415883.2
申请日:2021-04-19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26 , G01N27/30 , G01N27/3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灵敏检测铅离子的柔性光电阴极传感器的制备方法。通过液/液界面生长的方法制备卟啉基共价有机框架薄膜作为光电阴极材料获得强的初始光电流信号。随后,将硒化镉/二氧化硅核壳量子点通过杂交连锁反应大量负载在卟啉基共价有机框架薄膜上,结合量子点的多重猝灭效应和空间位阻效应,传感器信号猝灭至最低,进而实现对铅离子的灵敏检测。本发明能够提高阴极光电信号的强度和稳定性,减少还原性物质对阴极光电传感器的干扰,在检测自来水和湖水中的铅离子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208323A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910464372.2
申请日:2019-05-30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无机复合材料—还原氧化石墨烯/双层卟啉酞菁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它还涉及了一种包含该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的二氧化氮气敏传感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浸泡法来制备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并将复合材料均匀的滴涂到ITO叉指电极上,制成二氧化氮气敏传感器。本发明获得一种气敏性能优异的传感器,对不同浓度的二氧化氮具有响应性好、灵敏度高、响应及恢复时间快、重现性好、选择性强、抗湿性好的优点;且制备简单,生产成本低,绿色环保,可以用于对环境中低浓度二氧化氮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0208323B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1910464372.2
申请日:2019-05-30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无机复合材料—还原氧化石墨烯/双层卟啉酞菁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它还涉及了一种包含该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的二氧化氮气敏传感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浸泡法来制备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并将复合材料均匀的滴涂到ITO叉指电极上,制成二氧化氮气敏传感器。本发明获得一种气敏性能优异的传感器,对不同浓度的二氧化氮具有响应性好、灵敏度高、响应及恢复时间快、重现性好、选择性强、抗湿性好的优点;且制备简单,生产成本低,绿色环保,可以用于对环境中低浓度二氧化氮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9467567B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1811322517.7
申请日:2018-11-08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C07F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卟啉萘菁双层金属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有机半导体材料化学技术领域。本发明首次合成了La(TBPP)(TBNc),并且首次制备出了La(TBPP)(TBNc)薄膜。La(TBPP)(TBNc)薄膜是将La(TBPP)(TBNc)溶液滴涂到ITO/PET叉指电极上并利用溶剂蒸汽退火法进行制备的。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有效、实验过程易于控制。本发明获得一种气敏性能优异的传感器元件,在室温下,对1‑800ppm的丙酮具有响应性好、灵敏度高、响应及恢复时间快、重现性好、选择性强的优点;且制备简单,生产成本低,绿色环保,可以用于对环境中低浓度丙酮的检测;是一种柔性元件。
-
公开(公告)号:CN109467567A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811322517.7
申请日:2018-11-08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C07F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卟啉萘菁双层金属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有机半导体材料化学技术领域。本发明首次合成了La(TBPP)(TBNc),并且首次制备出了La(TBPP)(TBNc)薄膜。La(TBPP)(TBNc)薄膜是将La(TBPP)(TBNc)溶液滴涂到ITO/PET叉指电极上并利用溶剂蒸汽退火法进行制备的。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有效、实验过程易于控制。本发明获得一种气敏性能优异的传感器元件,在室温下,对1-800ppm的丙酮具有响应性好、灵敏度高、响应及恢复时间快、重现性好、选择性强的优点;且制备简单,生产成本低,绿色环保,可以用于对环境中低浓度丙酮的检测;是一种柔性元件。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