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混凝土ERT成像不极化电极及制作方法及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18593B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1810448334.3

    申请日:2018-05-11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混凝土ERT成像不极化电极及制作方法及测试方法,涉及混凝土结构健康监测技术领域,其制备步骤包括将一碳纤维棒在表面打磨出一环形凹槽,用一导线缠绕碳纤维棒上的凹槽后,制成碳纤维棒电极;将碳纤维棒电极用环氧树脂包裹,得到不极化电极单元;不极化电极单元共计8个,均与杜邦端子连接,并插入到多排线中,再用杜邦钳子压紧,制成一根带有8个电极棒的排线,即得。本发明制作的电极不会发生极差不稳定、跃变现象,可长期对混凝土结构进行监测、能精度定位电极的位置,并且可以根据混凝土结构的大小来设计不同的大小电极,本发明构造简单、性能稳定、成本低廉,适用于土木工程中的广泛应用。

    用于混凝土ERT成像不极化电极及制作方法及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18593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0448334.3

    申请日:2018-05-11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混凝土ERT成像不极化电极及制作方法及测试方法,涉及混凝土结构健康监测技术领域,其制备步骤包括将一碳纤维棒在表面打磨出一环形凹槽,用一导线缠绕碳纤维棒上的凹槽后,制成碳纤维棒电极;将碳纤维棒电极用环氧树脂包裹,得到不极化电极单元;不极化电极单元共计8个,均与杜邦端子连接,并插入到多排线中,再用杜邦钳子压紧,制成一根带有8个电极棒的排线,即得。本发明制作的电极不会发生极差不稳定、跃变现象,可长期对混凝土结构进行监测、能精度定位电极的位置,并且可以根据混凝土结构的大小来设计不同的大小电极,本发明构造简单、性能稳定、成本低廉,适用于土木工程中的广泛应用。

    用于混凝土ERT成像压电陶瓷传感器的制作方法及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26825A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申请号:CN201810447591.5

    申请日:2018-05-11

    Applicant: 济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7/04 G01N17/006

    Abstract: 一种用于混凝土ERT成像压电陶瓷传感器的制作方法及测试方法,将A、B导线固定于正负两极,作发射端,将C、D导线固定于正负两极,作接收端;胶液将导线覆盖,正极涂抹胶液,屏蔽线E导线固定于接收端正极,涂抹导电层,再次涂抹胶液将屏蔽线E导线覆盖;将发射端以及接收端的导线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两个传感器接头;准备模具,涂抹脱模剂,压电陶瓷片悬空固定于模具中央;将水泥、环氧树脂按照质量比1:(1-2)混合均匀制备封装材料,抽真空,将封装材料浇注于固定好压电陶瓷片的模具里,形成灌封块;完全干燥后,拆掉模具,即得压电陶瓷传感器。在施工过程中,将传感器埋入混凝土中,能够对钢筋锈蚀实时、长期的在线监测。

    一种浇筑半埋入式混凝土的模具及制造方法及浇筑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56393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240858.4

    申请日:2016-04-19

    Applicant: 济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8B7/00 B28B7/22 G01N2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浇筑半埋入式混凝土的模具及制造方法及浇筑方法,属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物健监测技术领域,其包括有底模,安放于底模上的中模,以及将中模固定于底模上的顶模;底模上表面均匀分布有若干第一定位孔;中模呈上下两片对称的空心环体,环体腔体内壁上均匀分布有若干电极定位孔,电极定位孔的中部设有穿线孔;中模的上表面有若干第二定位孔;顶模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第三定位孔,第三定位孔为通。本发明的模具浇筑的传感器和现有技术相比,一旦发生火灾后能够完整地保存火灾过程中建筑材料在火灾发生过程中的性能变化,收集到的数据更加的有效可靠;本发明构造简单、性能稳定、成本低廉,适用于土木工程中的广泛应用。

    混凝土裂缝精确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69159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310481241.8

    申请日:2013-10-15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裂缝精确定位方法,该方法是将声发射传感器(1)经环氧树脂封装进行防水处理后,作为一个大骨料埋在混凝土(2)结构中,声发射传感器(1)通过同轴屏蔽电缆(3)与声发射监测设备(4)相连,声发射监测设备(4)用于记录和分析声发射源信息,依据接收到的声发射信号来定位具体声发射源(裂缝)的位置,同时观察其发展变化趋势;所述的声发射传感器(1)的个数为四个,选取基点0,以基点O为准分别确定四个声发射传感器(1)的具体坐标位置,并布置于混凝土(2)中,四个声发射传感器(1)分别通过同轴屏蔽电缆(3)引出,至声发射监测设备(4),本发明对混凝土裂缝定位精确,最大程度降低漏定位和伪定位。

    一种能量收集装置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527417A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310527701.6

    申请日:2013-10-31

    Applicant: 济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量收集装置,包括涵道、传动机构以及能量收集模块,所述传动机构设置于涵道的内部,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首部涵道叶轮、尾部涵道叶轮以及连接于首部涵道叶轮和尾部涵道叶轮的传动轴;所述的首部涵道叶轮和尾部涵道叶轮分别对应设置于传动轴的左右两端,所述传动轴上还设置有曲轴联动机构,所述曲轴联动机构通过连杆连接于能量收集模块,所述能量收集模块上设有电源引线,所述能量收集模块通过电源引线连接于外部电路。本发明可用于收集两种形式的能量,并且将两种形式的能量转化为可储存的电能。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可靠性强,收集效率高等特点。

    一种浇筑半埋入式混凝土的模具及制造方法及浇筑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56393B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610240858.4

    申请日:2016-04-19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浇筑半埋入式混凝土的模具及制造方法及浇筑方法,属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物健监测技术领域,其包括有底模,安放于底模上的中模,以及将中模固定于底模上的顶模;底模上表面均匀分布有若干第一定位孔;中模呈上下两片对称的空心环体,环体腔体内壁上均匀分布有若干电极定位孔,电极定位孔的中部设有穿线孔;中模的上表面有若干第二定位孔;顶模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第三定位孔,第三定位孔为通。本发明的模具浇筑的传感器和现有技术相比,一旦发生火灾后能够完整地保存火灾过程中建筑材料在火灾发生过程中的性能变化,收集到的数据更加的有效可靠;本发明构造简单、性能稳定、成本低廉,适用于土木工程中的广泛应用。

    ERT成像接触式电极激励模具

    公开(公告)号:CN205449861U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620181598.3

    申请日:2016-03-09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ERT成像接触式电极激励模具,涉及电学层析成像技术领域,包括括一个环状绝缘载体及附着固定于绝缘载体上的若干个ECT电极组合;所述绝缘载体开有若干第一滑槽;所述ECT电极组合包括压板,所述压板中间呈圆凸形、两端各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设置有电极。本实用新型的ERT成像接触式电极激励模具能保证电极不仅可以测量被测物圆周平面上同一高度的位置,还能同时测量被测物圆周平面上不同高度的位置。

    一种浇筑半埋入式混凝土的模具

    公开(公告)号:CN205614809U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申请号:CN201620325307.3

    申请日:2016-04-19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浇筑半埋入式混凝土的模具,属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物健监测技术领域,其包括有底模,安放于底模上的中模,以及将中模固定于底模上的顶模;底模上表面均匀分布有若干第一定位孔;中模呈上下两片对称的空心环体,环体腔体内壁上均匀分布有若干电极定位孔,电极定位孔的中部设有穿线孔;中模的上表面有若干第二定位孔;顶模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第三定位孔,第三定位孔为通。本实用新型的模具浇筑的传感器和现有技术相比,一旦发生火灾后能够完整地保存火灾过程中建筑材料在火灾发生过程中的性能变化,收集到的数据更加的有效可靠;本实用新型构造简单、性能稳定、成本低廉,适用于土木工程中的广泛应用。

    一种能量收集装置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560039U

    公开(公告)日:2014-04-23

    申请号:CN201320679544.6

    申请日:2013-10-31

    Applicant: 济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量收集装置,包括涵道、传动机构以及能量收集模块,所述传动机构设置于涵道的内部,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首部涵道叶轮、尾部涵道叶轮以及连接于首部涵道叶轮和尾部涵道叶轮的传动轴;所述的首部涵道叶轮和尾部涵道叶轮分别对应设置于传动轴的左右两端,所述传动轴上还设置有曲轴联动机构,所述曲轴联动机构通过连杆连接于能量收集模块,所述能量收集模块上设有电源引线,所述能量收集模块通过电源引线连接于外部电路。本实用新型可用于收集两种形式的能量,并且将两种形式的能量转化为可储存的电能。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可靠性强,收集效率高等特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