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碳源双氮源多色荧光碳点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62713B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010595275.X

    申请日:2020-06-28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介绍了一种双碳源双氮源多色荧光碳点制备方法。实验原料为向日葵茎髓和尿素,实验溶剂分别为去离子水、无水乙醇和N,N‑二甲基甲酰胺,通过调整原料质量百分比、溶剂的种类、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从而通过一步水热法合成多色荧光碳点,合成的碳点分别具有绿色、黄色和红色的明亮荧光。向日葵茎髓是农业生产废弃物,其作为原料制备碳点安全环保,尿素的含氮量丰富且化学性质活泼,适用于对碳点进行氮掺杂制备多色荧光碳点,该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制得的氮掺杂碳点具有荧光寿命长、尺寸小而均匀、生物相容性好等特点。

    一种废弃风电叶片纤维粉为碳源的蓝色荧光碳点及制备方法、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622368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480387.4

    申请日:2023-04-28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固废材料回收再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弃风电叶片纤维粉为碳源的蓝色荧光碳点及制备方法、应用。方法包括(1)将废弃风电叶片进行筛选、洗涤制成废弃纤维,干燥后进一步粉碎制成废弃风电叶片纤维粉;(2)将废弃风电叶片纤维粉加入溶剂中,溶剂为DMAC、DEAC、DEF、DEP、DMF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溶液,均匀混合后放入反应器中,加热后自然冷却,离心去除团聚的沉淀物;然后过滤上清液,通过透析袋透析;冷冻干燥得到碳点粉末。本发明采用水热法合成蓝色碳点,操作简单,以废弃风电叶片再生纤维粉为碳源,实现废弃物再利用,且不仅提供了碳源,还能实现N和Si元素自掺杂,提高碳点荧光性能和产率;且碳点可以实现染料降解。

    一种废弃风电叶片纤维粉为碳源的蓝色荧光碳点及制备方法、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622368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310480387.4

    申请日:2023-04-28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固废材料回收再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弃风电叶片纤维粉为碳源的蓝色荧光碳点及制备方法、应用。方法包括(1)将废弃风电叶片进行筛选、洗涤制成废弃纤维,干燥后进一步粉碎制成废弃风电叶片纤维粉;(2)将废弃风电叶片纤维粉加入溶剂中,溶剂为DMAC、DEAC、DEF、DEP、DMF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溶液,均匀混合后放入反应器中,加热后自然冷却,离心去除团聚的沉淀物;然后过滤上清液,通过透析袋透析;冷冻干燥得到碳点粉末。本发明采用水热法合成蓝色碳点,操作简单,以废弃风电叶片再生纤维粉为碳源,实现废弃物再利用,且不仅提供了碳源,还能实现N和Si元素自掺杂,提高碳点荧光性能和产率;且碳点可以实现染料降解。

    一种铽掺杂向日葵茎髓为碳源碳量子点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78019B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010595282.X

    申请日:2020-06-28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介绍了一种铽掺杂向日葵茎髓为碳源碳量子点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向日葵茎髓与硫酸按比例混合均匀后,放入反应釜中并置于烘箱,调节烘箱温度为180±2℃反应6h,冷却至24±2℃后取出溶液进行离心、过滤、加氨水调pH值为7.0±0.1、透析和冷冻干燥处理,即得碳量子点粉末。将碳量子点粉末溶于水得溶液与硝酸铽溶液按比例混合均匀后,放入反应釜中并置于烘箱,调节温度为160±2℃反应6h,冷却至24±2℃后,取出溶液进行透析、冷冻干燥得到的粉末,即为铽掺杂向日葵茎髓碳量子点复合材料。该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安全环保,制得的铽掺杂碳量子点具有荧光寿命长、尺寸小而均匀、生物相容性好等特点,稀土铽掺杂碳量子点的量子产率最高为33.7%。

    一种组合热管CPU散热器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799893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1910259776.8

    申请日:2019-04-0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热管CPU散热器,属于热交换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一个水平平板热管、至少一个U型圆柱热管、至少两个竖直平板热管和至少两个散热风扇;所述的U型圆柱热管竖着放置,水平段为加热段,左、右两侧竖直段为冷凝段;所述的水平平板热管壳体下壁面为加热段,上壁面为冷凝段,内部包裹U型圆柱热管的水平段;所述的竖直平板热管的左右两侧壳体壁面厚度尺寸不等,厚壁一侧为竖直平板热管的加热段,壁面上有尺寸与U型圆柱热管半径相等的槽道,能使U型圆柱热管的竖直段嵌入;壁薄一侧为竖直平板热管的冷凝段,与散热风扇连接。所述的散热风扇为轴向散热风扇,垂直放置,通过硅胶粘结剂衔接在竖直平板热管的薄壁上。

    一种铽掺杂向日葵茎髓为碳源碳量子点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78019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10595282.X

    申请日:2020-06-28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介绍了一种铽掺杂向日葵茎髓为碳源碳量子点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向日葵茎髓与硫酸按比例混合均匀后,放入反应釜中并置于烘箱,调节烘箱温度为180±2℃反应6h,冷却至24±2℃后取出溶液进行离心、过滤、加氨水调pH值为7.0±0.1、透析和冷冻干燥处理,即得碳量子点粉末。将碳量子点粉末溶于水得溶液与硝酸铽溶液按比例混合均匀后,放入反应釜中并置于烘箱,调节温度为160±2℃反应6h,冷却至24±2℃后,取出溶液进行透析、冷冻干燥得到的粉末,即为铽掺杂向日葵茎髓碳量子点复合材料。该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安全环保,制得的铽掺杂碳量子点具有荧光寿命长、尺寸小而均匀、生物相容性好等特点,稀土铽掺杂碳量子点的量子产率最高为33.7%。

    一种双碳源双氮源多色荧光碳点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62713A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2010595275.X

    申请日:2020-06-28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介绍了一种双碳源双氮源多色荧光碳点制备方法。实验原料为向日葵茎髓和尿素,实验溶剂分别为去离子水、无水乙醇和N,N-二甲基甲酰胺,通过调整原料质量百分比、溶剂的种类、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从而通过一步水热法合成多色荧光碳点,合成的碳点分别具有绿色、黄色和红色的明亮荧光。向日葵茎髓是农业生产废弃物,其作为原料制备碳点安全环保,尿素的含氮量丰富且化学性质活泼,适用于对碳点进行氮掺杂制备多色荧光碳点,该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制得的氮掺杂碳点具有荧光寿命长、尺寸小而均匀、生物相容性好等特点。

    一种铈增强麸皮为碳源红色荧光碳量子点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08390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10774035.3

    申请日:2019-08-21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铈增强麸皮为碳源红色荧光碳量子点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配制硝酸铈溶液;然后,以麸皮和氯化铵作为反应原料,DMF作为反应溶剂,常温下将麸皮,氯化铵,DMF和硝酸铈溶液充分混合均匀后转移到含有聚四氟乙烯内胆的反应釜中,将反应釜置于烘箱中,温度180±5℃下水热反应10h,反应后的溶液经离心、过滤、透析得到铈增强的红色荧光碳量子点。本发明采用天然原料麸皮作为碳源,只需进行一步溶剂热反应,取材方便,操作简单,制备出的荧光碳量子点掺杂了N和Cl两种元素,生物相容性和光学稳定性都很好,稀土铈的加入能够使碳量子点的荧光量子产率最高可达46%,荧光性能提高了54%左右。

    一种组合热管CPU散热器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799893A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910259776.8

    申请日:2019-04-0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热管CPU散热器,属于热交换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一个水平平板热管、至少一个U型圆柱热管、至少两个竖直平板热管和至少两个散热风扇;所述的U型圆柱热管竖着放置,水平段为加热段,左、右两侧竖直段为冷凝段;所述的水平平板热管壳体下壁面为加热段,上壁面为冷凝段,内部包裹U型圆柱热管的水平段;所述的竖直平板热管的左右两侧壳体壁面厚度尺寸不等,厚壁一侧为竖直平板热管的加热段,壁面上有尺寸与U型圆柱热管半径相等的槽道,能使U型圆柱热管的竖直段嵌入;壁薄一侧为竖直平板热管的冷凝段,与散热风扇连接。所述的散热风扇为轴向散热风扇,垂直放置,通过硅胶粘结剂衔接在竖直平板热管的薄壁上。

    一种组合热管CPU散热器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433353U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920433733.2

    申请日:2019-04-0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热管CPU散热器,属于热交换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一个水平平板热管、至少一个U型圆柱热管、至少两个竖直平板热管和至少两个散热风扇;所述的U型圆柱热管竖着放置,水平段为加热段,左、右两侧竖直段为冷凝段;所述的水平平板热管壳体下壁面为加热段,上壁面为冷凝段,内部包裹U型圆柱热管的水平段;所述的竖直平板热管的左右两侧壳体壁面厚度尺寸不等,厚壁一侧为竖直平板热管的加热段,壁面上有尺寸与U型圆柱热管半径相等的槽道,能使U型圆柱热管的竖直段嵌入;壁薄一侧为竖直平板热管的冷凝段,与散热风扇连接。所述的散热风扇为轴向散热风扇,垂直放置,通过硅胶粘结剂衔接在竖直平板热管的薄壁上。(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