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870933B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310891558.2
申请日:2023-07-20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B01J27/04 , B01J23/843 , B01J35/39 , B01J35/33 , C01B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uInS2‑BiFeO3压电半导体异质结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将修饰了正电荷的CuInS2分散于异丙醇中,加入水热法合成的BiFeO3纳米片共同搅拌加热使溶剂蒸发,通过静电自组装作用得到CuInS2‑BiFeO3复合压电光催化剂。该异质结借助BiFeO3在受到外部机械力作用时在材料内部形成的极化电场,可以进一步驱动光催化过程中异质结界面处光生载流子的有效分离,在机械振动和可见光照射协同作用下,水分解产氢的速率显著高于单一条件下的产氢速率。引入压电效应提高异质结压电光协同催化产氢速率,在生产可再生能源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850980B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310891501.2
申请日:2023-07-20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光催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ZnSnO3@rGO复合压电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将水热法合成的ZnSnO3纳米板分散于去离子水中,逐滴加入rGO水分散液后进行水热处理,通过简单的静电吸附方法得到ZnSnO3@rGO复合压电光催化剂。由于ZnSnO3具有压电性,外力导致的极化电场促使导带边向更负的电位倾斜,突破了ZnSnO3的导带在热力学不利于产氢的限制;此外,在压电场的基础上,rGO与ZnSnO3之间的肖特基势垒进一步促进了光生载流子的分离,实现了光和机械应力的耦合,极大地拓宽了其在产氢领域的应用前景。解决现有复合压电光催化剂制备复杂,成本较高,未能充分利用ZnSnO3压电光催化活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116662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311089144.4
申请日:2023-08-28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H01G9/20 , H01G9/042 , B22F9/24 , B22F1/054 , C25B11/091 , C25B11/054 , C25B11/055 , C25B1/55 , C25B1/01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纸基氧化铋‑Bi纳米簇光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光电化学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纸基氧化铋‑Bi纳米簇光电极材料,以纸为基底,纸纤维表面载有具有片状网络结构的Bi2O3‑Bi材料。与传统薄膜状结构相比,本发明的光电极材料所具有的片状网络结构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可为光电化学反应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此外,本发明采用原位刻蚀法在Bi2O3网络表面组装Bi纳米簇,具有Bi纳米簇形貌可控、Bi2O3与Bi纳米簇之间界面接触紧密的优点,紧密的界面接触利于光生载流子的高效界面传输,并使得Bi不易脱落,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光电极材料的光电性能与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870933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891558.2
申请日:2023-07-20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B01J27/04 , B01J23/843 , B01J35/00 , C01B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uInS2‑BiFeO3压电半导体异质结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将修饰了正电荷的CuInS2分散于异丙醇中,加入水热法合成的BiFeO3纳米片共同搅拌加热使溶剂蒸发,通过静电自组装作用得到CuInS2‑BiFeO3复合压电光催化剂。该异质结借助BiFeO3在受到外部机械力作用时在材料内部形成的极化电场,可以进一步驱动光催化过程中异质结界面处光生载流子的有效分离,在机械振动和可见光照射协同作用下,水分解产氢的速率显著高于单一条件下的产氢速率。引入压电效应提高异质结压电光协同催化产氢速率,在生产可再生能源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116662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089144.4
申请日:2023-08-28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H01G9/20 , H01G9/042 , B22F9/24 , B22F1/054 , C25B11/091 , C25B11/054 , C25B11/055 , C25B1/55 , C25B1/01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纸基氧化铋‑Bi纳米簇光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光电化学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纸基氧化铋‑Bi纳米簇光电极材料,以纸为基底,纸纤维表面载有具有片状网络结构的Bi2O3‑Bi材料。与传统薄膜状结构相比,本发明的光电极材料所具有的片状网络结构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可为光电化学反应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此外,本发明采用原位刻蚀法在Bi2O3网络表面组装Bi纳米簇,具有Bi纳米簇形貌可控、Bi2O3与Bi纳米簇之间界面接触紧密的优点,紧密的界面接触利于光生载流子的高效界面传输,并使得Bi不易脱落,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光电极材料的光电性能与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850980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891501.2
申请日:2023-07-20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光催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ZnSnO3@rGO复合压电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将水热法合成的ZnSnO3纳米板分散于去离子水中,逐滴加入rGO水分散液后进行水热处理,通过简单的静电吸附方法得到ZnSnO3@rGO复合压电光催化剂。由于ZnSnO3具有压电性,外力导致的极化电场促使导带边向更负的电位倾斜,突破了ZnSnO3的导带在热力学不利于产氢的限制;此外,在压电场的基础上,rGO与ZnSnO3之间的肖特基势垒进一步促进了光生载流子的分离,实现了光和机械应力的耦合,极大地拓宽了其在产氢领域的应用前景。解决现有复合压电光催化剂制备复杂,成本较高,未能充分利用ZnSnO3压电光催化活性的问题。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