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122830A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310148939.8
申请日:2013-04-26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5B19/0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红外动态同步监测絮体的仿真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混凝反应器7中向废水投加一定量的混凝剂,由三套红外探测装置1进行絮体性状捕捉;(2)将采集到的絮体信号发送至帧捕获器2,获得絮体空间多路信号,传输至移动工作站3,经过信息处理进入到数字转换器4,完成数字信号的高分辨率采样,将结果送至可编程控制器5,完成数字化编辑后再将信号送回移动工作站,经过甄选后将数据传至图形工作站6,在此完成絮体同步仿真模拟,输出絮体仿真模型。通过上述的红外动态同步监测絮体仿真系统的研发可实时采集、存储、模拟絮体的性状,同时实现絮体图像的同步检测控制,实时掌握废水混凝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4122178A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310148516.6
申请日:2013-04-26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紫外探测絮体动态图像的监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混凝反应器7中投加混凝剂,进行废水的混凝处理,反应静沉一定时间内采用三台紫外探测仪1同时实时跟踪絮体的动态变化;(2)将絮体动态信号传输到帧捕获器2,帧捕获器与移动工作站3相连,进行帧数据编辑;(3)移动工作站与数字转换器4连接,数字转换器连接至可编程控制器5,完成程序编辑后再将信号传输至移动工作站;(4)移动工作站将编辑的信息整合后传至图形工作站6,完成絮体模型的同步仿真。本发明实现了絮体图像采集的同步完成,同时,用紫外探测仪代替了传统的图像采集设备,可避免白天强光线下捕捉絮体图像的干扰,保证了絮体图像采集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3933988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310018819.6
申请日:2013-01-18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B01J23/78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炼铁污泥制备的用于工业合成氨的熔铁催化剂。该催化剂以铁的氧化物Fe3O4为其主要成分,以氧化钴、氧化钾、氧化铝为其促进剂,催化剂中二价铁与三价铁比值控制在0.45~0.60,该催化剂由熔融法制备。利用炼铁污泥制备工业合成氨熔铁催化剂,不仅可以提高回收效益,降低回收成本,而且有效开辟出将炼铁污泥减量化、资源化的新途径,消除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工业合成氨熔铁催化剂以炼铁污泥为主要原料,产品性能可以达到行业标准,符合当前国家“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的政策。
-
公开(公告)号:CN104118924A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310148962.7
申请日:2013-04-26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C02F1/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控定位絮体图像的追踪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混凝反应器6中投加混凝剂,进行废水的混凝处理,在一定温度下采用GPS终端1实时跟踪混凝絮体的动态变化;(2)将采集的絮体动态信号传至温度传感器2,进行絮体信号与温度信号的数字化处理;(3)温度传感器同时与工控机3和主计算机5连接,工控机完成数据的存储、反馈后将信号传至可编程控制器4;(4)可编程控制器进行数据编辑后再传回工控机,甄选后传至主计算机,在主计算机内完成絮体同步成像。本发明实现了絮体图像的同步采集,同时用温度传感器和GPS终端代替了传统的图像采集设备,可进行不同温度下絮体运动信息的采集,建立温度与絮体运动的相关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03933983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310018566.2
申请日:2013-01-18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B01J23/7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拜尔法赤泥制备的用于工业合成氨的熔铁催化剂。该催化剂以铁的氧化物Fe3O4为其主要成分,氧化钴、氧化钾、氧化镁为其促进剂,催化剂中Fe2+与Fe3+比值控制在0.45~0.60,该催化剂由熔融法制备而得。利用拜尔法赤泥制备工业合成氨熔铁催化剂,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拜尔法赤泥中的有效成分,增加铝工业的副产品价值,而且有效开辟出将拜尔法赤泥减量化、资源化的新途径,消除其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减少占地面积。工业合成氨熔铁催化剂以拜尔法赤泥为主要原料,产品性能可以达到行业标准,符合当前我国“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的政策。
-
公开(公告)号:CN102557387B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210004102.1
申请日:2012-01-09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C02F11/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保护及固体废弃物钢渣的资源化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钢渣为主要原料,以粉煤灰为辅助原料制备的复合污泥絮凝脱水调理剂。其特征在于,将活化的钢渣粉与粉煤灰按一定质量比例混合,先用盐酸处理,滤液备用,滤渣用碱性溶液处理,然后一定条件下滤液与滤渣经碱性溶液处理后得到的溶液按一定体积比混合反应,静置陈化,即得该复合污泥絮凝脱水调理剂。该复合污泥絮凝脱水调理剂以钢渣为主要原料,又加入一定比例的粉煤灰做辅助原料。整个制备过程简单,原材料为固体废弃物,不仅解决了钢渣,粉煤灰大量堆放对环境的污染,且该复合污泥絮凝脱水调理剂能够明显减小污泥的比阻,使污泥脱水由难变易,达到了以废治废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4122262A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310148519.X
申请日:2013-04-26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1/8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一体化絮体三维模型仿真模拟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设计将位移传感器2与光电跟踪仪3相连,作为实时跟踪混凝絮体的监测系统;(2)在混凝反应器1中向原水中投加混凝剂,利用设计的监测系统采集絮体图像信息;(3)将采集的图像信息,分别传输到两台计算机上,仿真计算机4完成实时仿真图像的生成;将仿真计算机内生成的仿真视频传至数据采集处理计算机5,完成图像与数据的实时存储、数据记录。通过上述的一体化絮体三维模型仿真模拟的方法可对混凝絮体实现三维同步可视化仿真模拟,为定量描述絮凝体的形态和结构及其仿真模拟提供技术支持,从而实现在混凝过程中对混凝效果的实时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3193360B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210004067.3
申请日:2012-01-09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体化脱氮除磷曝气生物滤池净水系统及净水方法。一体化脱氮除磷曝气生物滤池净水系统的立式沉淀池位于方型曝气生物滤池内部,立式沉淀池与方型曝气生物滤池通过溢流的形式相连接,曝气生物滤池底部接有曝气装置,原水进水管上设有加药装置。本发明的净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原水在静态混合器与混凝剂混合;(2)絮凝;(3)化学沉淀除磷;(4)物理过滤、截留;(5)好氧生物处理去除有机物和脱氮;(6)出净水。本发明的净水系统其沉淀部分、曝气生物滤池部分构成一体,而处理过程又相互独立,水处理中各个阶段互不影响,并且在化学沉淀、物理过滤以及生物氧化的相互作用下,各阶段能达到预定的处理效果,出水水质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4122176A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310149082.1
申请日:2013-04-26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1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混凝絮体图像目标定位追踪的捕捉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混凝反应器1中向废水投加一定量的混凝剂,经过混凝过程,产生的絮体性状由GPS终端2进行追踪;(2)将被追踪絮体的信号输入到工控机3中,经过数据存储、编辑输送至数字转换器4、图像输出器6及主计算机7中,经过数字转换器4将数字信号传至可编程控制器5对数字图像进行编辑控制后由图像输出器6输出絮体图形,最后由主计算机7进行分析处理。通过上述的絮体图像目标定位追踪方法可实时采集、处理絮体的性状影像,实现絮体图像的可视化控制,从而同步掌握工业废水混凝的效果,为实现工业废水混凝加药自动控制提供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3933986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310018776.1
申请日:2013-01-18
Applicant: 济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2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炉除尘灰制备的用于工业合成氨的熔铁催化剂。该催化剂以铁的氧化物Fe3O4为其主要成分,以氧化钴、氧化钾、氧化铝为促进剂,催化剂中二价铁与三价铁比值控制在0.45~0.60,该催化剂由熔融法制备。利用高炉除尘灰制备工业合成氨熔铁催化剂,不仅可以提高回收效益,而且有效开辟出将高炉除尘灰减量化、资源化的新途径。工业合成氨熔铁催化剂以高炉除尘灰为主要原料,产品性能可以达到行业标准,符合当前国家“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的政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