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柔性可曲线圈的双端非对等磁耦合谐振器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45132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310712621.1

    申请日:2023-06-15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柔性可曲线圈的双端非对等磁耦合谐振器设计方法,双端非对等磁耦合谐振器包括四个基于柔性可曲线圈的四分之一圆周结构发射线圈、发射端可调补偿电容、一个基于柔性可曲线圈的二分之一圆周结构接收线圈、接收端补偿电容、切换控制开关和接收线圈定位装置。接收线圈定位装置可从发射端实现对旋转接收线圈的定位,进而根据接收线圈与发射线圈的相对位置确定发射线圈通电组合情况。四个曲面发射线圈分别采用切换控制开关连接至可调补偿电路和高频逆变电源,发射端可调补偿电容可以根据发射线圈通电组合情况调整补偿电容大小。本发明采用柔性可曲线圈适应不同的曲面应用环境,并可提升负载旋转系统接收功率和效率稳定性。

    一种基于个体出行模拟的区域交通碳排放估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76593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727104.1

    申请日:2023-06-19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个体出行模拟的区域交通碳排放估算方法,属于环保管控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基于区域性质,将区域划分为不同子区域;步骤2:根据出行链理论,利用一维高斯混合概率密度函数拟合行程起始时间,利用基于时序的状态转移矩阵得到各子区域点间转移概率,得到用户出行时空特征;步骤3:利用非集计logit模型标定各类交通工具的分担率,得到各子区域间交通工具分担量;步骤4:考虑到出行行为的随机性,设定若干模拟规则,对于出行过程进行蒙特卡洛模拟,构建计及交通系统耦合的区域碳排放估算模型。本发明能够考虑到个体因素、环境因素对于出行过程与出行方式的影响,贴合实际情景地反应用户的出行机理过程,同时兼顾不同交通工具的复杂耦合关系,构建出鲁棒性更强的区域碳排放交通估算体系。

    一种基于抗偏移磁耦合机构的变电站巡检机器人动态无线充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154981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263800.1

    申请日:2023-03-18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nventor: 印宇涵 刘瀚

    Abstract: 发明名称一种基于抗偏移磁耦合机构的变电站巡检机器人动态无线充电系统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抗偏移磁耦合机构的变电站巡检机器人动态无线充电系统,针对现有变电站数量增多、规模扩大、以及智能化水平的提升,人工巡视的方式越来越难以满足要求的问题,该系统包括设置于变电站中的电能发送模块和设置于巡检机器人中的电能接收模块,共包括磁耦合机构、逆变器、整流桥、控制器、定位模块、切换控制模块等关键部分在内的系统子模块。本发明采用抗偏移磁耦合机构,具有更好的抗偏移能力,更适用于动态的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本发明采用分段供电的动态无线充电系统,解决了发送端全线供电时,导轨损耗严重,系统可靠性较差的问题。此系统不仅仅局限于电力行业,在交通、民用也有着可以展望的前景。

    一种应用于自主航行器的水下无线能量低能耗补给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545128B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310712689.X

    申请日:2023-06-15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自主航行器的水下无线能量低能耗补给装置,该系统包括两个二分之一圆周结构发射线圈、一个四分之一圆周结构接收线圈、直流电源、两个高频全桥逆变器、层叠式分散补偿电容、发射端补偿电路用空心电感、电流检测模块。本发明提出的新型能量收发线圈结构有助于提升接收功率稳定性,并且通过分别检测两个高频全桥逆变器的输出电流大小,判断接收线圈所在区域,从而调整相应区域的高频逆变器出力,进一步降低因接收线圈翻滚导致的系统损耗。本发明可以实现自主航行器在水下进行能量无线低功耗补给,在提高接收端翻滚自由度的基础上,保障了接收功率和效率的稳定。

    一种水下机器人动态无线充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95822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0712646.1

    申请日:2023-06-15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机器人动态无线充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发射线圈阵列、接收线圈、直流电源、逆变器、控制器、基于双传感器的定位定向模块和切换控制模块。本发明提出了基于双传感器的水下机器人动态无线充电系统定位定向方案,确定行驶路径上水下机器人的位置以及行驶方向,进而提出了根据实时位置和移动方向的切换控制策略。本发明通过分段线圈之间的双传感器检测方案解决水下机器人动态无线充电系统定位定向问题,并且为分段发射线圈的有序切换控制提供依据。本发明在应用无线充电技术解决水下能量补给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水下机器人系统整体定位定向和切换控制智能化无人化水平。

    一种基于柔性可曲线圈的双端非对等磁耦合谐振器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45132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712621.1

    申请日:2023-06-15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柔性可曲线圈的双端非对等磁耦合谐振器设计方法,双端非对等磁耦合谐振器包括四个基于柔性可曲线圈的四分之一圆周结构发射线圈、发射端可调补偿电容、一个基于柔性可曲线圈的二分之一圆周结构接收线圈、接收端补偿电容、切换控制开关和接收线圈定位装置。接收线圈定位装置可从发射端实现对旋转接收线圈的定位,进而根据接收线圈与发射线圈的相对位置确定发射线圈通电组合情况。四个曲面发射线圈分别采用切换控制开关连接至可调补偿电路和高频逆变电源,发射端可调补偿电容可以根据发射线圈通电组合情况调整补偿电容大小。本发明采用柔性可曲线圈适应不同的曲面应用环境,并可提升负载旋转系统接收功率和效率稳定性。

    一种应用于自主航行器的水下无线能量低能耗补给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545128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712689.X

    申请日:2023-06-15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自主航行器的水下无线能量低能耗补给装置,该系统包括两个二分之一圆周结构发射线圈、一个四分之一圆周结构接收线圈、直流电源、两个高频全桥逆变器、层叠式分散补偿电容、发射端补偿电路用空心电感、电流检测模块。本发明提出的新型能量收发线圈结构有助于提升接收功率稳定性,并且通过分别检测两个高频全桥逆变器的输出电流大小,判断接收线圈所在区域,从而调整相应区域的高频逆变器出力,进一步降低因接收线圈翻滚导致的系统损耗。本发明可以实现自主航行器在水下进行能量无线低功耗补给,在提高接收端翻滚自由度的基础上,保障了接收功率和效率的稳定。

    基于双红外传感检测的室内分布式照明设备自动控制电路

    公开(公告)号:CN220965227U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320455335.7

    申请日:2023-03-12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基于双红外传感检测的室内分布式照明设备自动控制电路,属于控制电路领域,包括主控制器U1;主控制器U1上电性连接有两个用于判断人数的红外传感器IR1和红外传感器IR2,红外传感器IR1和红外传感器IR2连接在主控制器U1的输入端;所述主控制器U1的多个输出端对应地电性连接有一个继电器,每个继电器分别电性连接有一个或者多个照明设备。该自动控制电路,可以根据红外传感器IR1和红外传感器IR2判断教室内的人数,根据人数来控制继电器打开照明设备,实现照明设备的自动控制,防止在教室内人数很少时开启很多照明设备产生的能源浪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