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176278B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1910437495.7
申请日:2019-05-24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氨基酸氯化生成二氯乙腈的连续反应动力学模型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01,根据天冬氨酸生成二氯乙腈以及二氯乙腈水解均符合一级连续反应,建立二氯乙腈浓度随着时间变化的表达式;S02,对二氯乙腈浓度公式求导得到其最大值对应的时间表达式,反带入S01中二氯乙腈浓度表达式中,得到二氯乙腈的最大浓度随着时间变化表达式;S03,将不少于1组实际反应体系的二氯乙腈浓度与时间数据带入S01的表达式中,通过MATLAB软件非线性拟合得到表达式的参数。本发明的一种氨基酸氯化生成二氯乙腈的连续反应动力学模型建模方法,用于表达天冬氨酸生成二氯乙腈随着时间的变化规律,有利于研究对处理含氮消毒副产物生成的控制以及其处理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02219458B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110083342.0
申请日:2011-04-02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PC: C04B28/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28/04 , Y02W30/92 , C04B14/06 , C04B14/305 , C04B18/08 , C04B20/0076 , C04B20/023 , C04B40/0028 , C04B2103/304 , C04B22/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态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生态混凝土是由下列原料按重量比制成:普通硅酸盐水泥10~15份,石英砂40~60份,水5~10份,加气剂0.15~0.25份,改性粉煤灰15~20份,改性二氧化钛10~15份;所述石英砂的粒径不超过2mm,所述改性二氧化钛的粒径在10nm-15nm。制备方法为:原材料制备-计量-搅拌-浇筑入模-振动捣实-养护-脱模,可用于河岸护坡工程。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在混凝土制备过程中,加入废料粉煤灰,实现了废物再利用;将具有吸附性能的粉煤灰用于混凝土的制备,提高了混凝土对污染物的吸附效果;将混凝土对污染物的吸附作用与二氧化钛的光催化作用结合在一起,提高光催化反应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2219458A
公开(公告)日:2011-10-19
申请号:CN201110083342.0
申请日:2011-04-02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PC: C04B28/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28/04 , Y02W30/92 , C04B14/06 , C04B14/305 , C04B18/08 , C04B20/0076 , C04B20/023 , C04B40/0028 , C04B2103/304 , C04B22/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态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生态混凝土是由下列原料按重量比制成:普通硅酸盐水泥10~15份,石英砂40~60份,水5~10份,加气剂0.15~0.25份,改性粉煤灰15~20份,改性二氧化钛10~15份;所述石英砂的粒径不超过2mm,所述改性二氧化钛的粒径在10nm-15nm。制备方法为:原材料制备-计量-搅拌-浇筑入模-振动捣实-养护-脱模,可用于河岸护坡工程。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在混凝土制备过程中,加入废料粉煤灰,实现了废物再利用;将具有吸附性能的粉煤灰用于混凝土的制备,提高了混凝土对污染物的吸附效果;将混凝土对污染物的吸附作用与二氧化钛的光催化作用结合在一起,提高光催化反应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1826820A
公开(公告)日:2010-09-08
申请号:CN201010181066.7
申请日:2010-05-24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PC: H02N6/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双向调节式太阳能电池板支架,包括供放置太阳能电池板格栅条组成的方形框架、立柱和固定套筒,所述立柱通过转轴连接于方形框架的中部轴线上,立柱与方形框架的四个角之间分别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均分别通过铰接方式与立柱和方形框架的四个角连接,所述立柱底端通过钢珠轴承套接或插接于固定套筒内,所述钢珠轴承的轴心位于立柱的轴线上。该发明双向调节式太阳能电池板支架实现太阳能电池板以24小时为周期的水平方向自传以及太阳能电池板的季节性的仰角的手动的调节,这样大大提高了太阳能电池板的利用效率,并且制作简单,各构件拆装、运输方便,定是将来的发展趋势。
-
公开(公告)号:CN101798140A
公开(公告)日:2010-08-11
申请号:CN201010133792.1
申请日:2010-03-26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曝气生物滤池的滤料,由组成按质量份计的如下原料制成:自来水厂污泥10-40份、污水处理厂污泥25-80份、成孔剂3-15份和粘结剂7-20份。由于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具有较高的含碳量以及适量成孔剂的加入使得颗粒表面形成多孔状态,因而对废水中的污染物具有较好的吸附、去除效果。制备的滤料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有利于微生物附着生长,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曝气生物滤池滤料。
-
公开(公告)号:CN101717143A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910234341.4
申请日:2009-11-24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絮凝剂自动加药控制方法,属于污水处理领域,主要是反馈控制系统在污水处理后,测定污水的流量和TP、SS浓度,将测定结果反馈给PLC控制系统,PLC控制系统根据流量及TP和SS反馈控制系统的反馈,根据公式ΔX药剂=k×Q×L×(P-1.1A)a×(S-1.05B)b/(λ×N),通过式中的待定参数计算间接地确定絮凝剂投加量,本发明根据污水处理的混凝效果及时调整絮凝剂的加入量,保证絮凝剂的用量达到最佳用量,保证水处理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1704575A
公开(公告)日:2010-05-12
申请号:CN200910234340.X
申请日:2009-11-24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PC: C02F3/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能曝气填料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一体化氧化沉淀池,填料装置包括中心管(1)、M束纤维束(2)、N个圆环(3);中心管(1)为空心管,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纤维束(2)通过压环(9)固定设置在圆环(3)上;在中心管(1)的外壁上从上至下均匀设置n对相互对称的扣孔(5);在中心管(1)的外壁上设置的相邻两个扣孔之间均设置有m对相互对称的曝气孔(4),曝气孔(4)的开口直径从中心管(1)的顶部至底部依次增大,本发明提高了微生物的活性和曝气效率,同时也节省了建造材料费用;包含该填料装置的一体化氧化沉淀池,集生物接触氧化与沉淀池于一体,剩余污泥量少,占地面积小,节省了投资和运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0197702A
公开(公告)日:2019-09-03
申请号:CN201910437597.9
申请日:2019-05-24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氨基酸氯化生成二氯乙酰胺的连续反应动力学模型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01,得到天冬氨酸和二氯乙腈的反应速率表达式;S02,对反应速率积分分别得到天冬氨酸直接或者间接生成二氯乙酰胺的浓度随着时间变化的表达式;S03,将S02中两种途径得到的二氯乙酰胺的浓度相加,得到总的二氯乙酰胺的浓度随着时间变化的表达式;S04,将不少于1组实际反应体系的二氯乙酰胺浓度与时间数据带入S03的表达式中,通过MATLAB软件非线性拟合得到表达式的参数。本发明的一种氨基酸氯化生成二氯乙酰胺的连续反应动力学模型建模方法,用于表达天冬氨酸生成二氯乙酰胺随着时间的变化规律,有利于研究对处理含氮消毒副产物生成的控制以及其处理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07487833A
公开(公告)日:2017-12-19
申请号:CN201710864337.0
申请日:2017-09-22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PC: C02F1/7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1/72 , C02F1/52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消毒副产物卤乙腈生成量的方法,在水厂水处理工艺前端投加一定量的改性高铁酸盐,并预氧化一段时间。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高铁酸盐合成过程中,原材料取材方便,含铁废料即可使用,实现废物的重复利用;改性高铁酸盐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在饮用水领域充当氧化剂,可以有效控制含氮消毒副产物的生成。在预氧化过程中,改性高铁酸盐在水中分解会形成Fe(OH)3胶体,具有氧化和絮凝双重作用,无二次污染,试剂本身没有对人体有害物质生成。其实施步骤简单,成本低,无需改动现有水处理工艺,实施效果好,绿色环保,无二次污染,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广泛的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717143B
公开(公告)日:2012-02-01
申请号:CN200910234341.4
申请日:2009-11-24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絮凝剂自动加药控制方法,属于污水处理领域,主要是反馈控制系统在污水处理后,测定污水的流量和TP、SS浓度,将测定结果反馈给PLC控制系统,PLC控制系统根据流量及TP和SS反馈控制系统的反馈,根据公式ΔX药剂=k×Q×L×(P-1.1A)a×(S-1.05B)b/(λ×N),通过式中的待定参数计算间接地确定絮凝剂投加量。本发明根据污水处理的混凝效果及时调整絮凝剂的加入量,保证絮凝剂的用量达到最佳用量,保证水处理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