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921349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707008.6
申请日:2022-06-21
Applicant: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株菜豆壳球孢菌株及其在生物防治方面的应用,该菌株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分类命名为菜豆壳球孢(Macrophomina phaseolina)MpJX120161,保藏号为CCTCC M 2022766。该菜豆壳球孢MpJX120161被真菌病毒复合侵染,致病力显著降低,说明其携带的真菌病毒具有导致真菌寄主致病力衰退的特性。利用真菌病毒的传播特性,应用菜豆壳球孢MpJX120161的微菌核防治芝麻茎点枯病,防治效果达到75.05%。表明应用菜豆壳球孢MpJX120161的微菌核处理发病土壤后能对芝麻茎点枯病起到较好生物防治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9628328B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1910026036.X
申请日:2019-01-11
Applicant: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能够防治芝麻枯萎病且具有促生和诱导抗性作用的拜赖青霉及其筛选方法和应用,所述的拜赖青霉为拜赖青霉(Penicillium bilaiae)47M‑1,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地址:武汉大学保藏中心,保藏编号:CCTCC M:2018899,保藏日期:2018年12月17日。该菌株不仅对芝麻尖孢镰刀菌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对芝麻上其它主要病害的病原菌也具有广谱的抑菌活性,且能够促进作物生长,诱导作物产生抗性,对作物没有致病性,不会产生抗药性、农药残留、环境污染等化学农药常见问题,对人畜健康、环境友好,符合人们对生态农业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0724643A
公开(公告)日:2020-01-24
申请号:CN201911129054.7
申请日:2019-11-18
Applicant: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IPC: C12N1/14 , A01G13/00 , A01G22/00 , A01G22/20 , A01G22/50 , A01G22/05 , A01G22/45 , A01G22/25 , A01G17/00 , A01N63/36 , A01P3/00 , A01P1/00 , A01P21/00 , C12R1/8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株具有促生作用和广谱防病效果的橘灰青霉菌株及其菌剂,所述橘灰青霉为橘灰青霉(Penicillium aurantiogriseum)44M-3,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CCTCC NO:M 2019768。利用橘灰青霉菌株制备成高孢粉菌剂,使用时将高孢粉用0.05%(v/v)吐温80无菌水重悬,不同浓度的孢子悬浮液蘸根或灌根处理植株根部。本发明的橘灰青霉对多种作物上的病原真菌均有良好抑制作用;橘灰青霉高孢粉悬浮液对玉米、小麦、棉花、芝麻、黄瓜和烟草根部和植株的生长均有促进作用;同时该菌剂具备良好的生物安全性,且生物制剂不会产生抗药性、农药残留、环境污染等化学农药常见问题,对人畜健康、环境友好,符合生态农业,绿色环保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391813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803190.0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神农种业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切茎接种芝麻茎点枯病菌的方法,包括芝麻苗和病原菌的准备,接种时用无菌剪刀将芝麻幼苗顶端新叶去除,保留节间长度一致及下部的3对真叶,用无菌移液吸头吸取新鲜菌饼,将带有菌饼的移液吸头固定到茎杆的顶端,每天早晚用无菌水各喷雾一次,保证病原菌的发病湿度;接种2周后记录各组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该接种方法能快速、稳定的鉴定病原菌的致病性差异,可应用于芝麻品种抗茎点枯病鉴定。
-
公开(公告)号:CN116519827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328669.2
申请日:2023-03-30
Applicant: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非靶标代谢组学分析拜赖青霉产生的抑制芝麻病原菌活性成分的方法,具体包括:拜赖青霉菌株47M‑1代谢组样品收集和检测、代谢组数据预处理、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上调差异代谢物的筛选、上调差异代谢物在HMDB二级分类中的分布分析、上调差异代谢物的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以及目标差异代谢物的筛选和层次聚类分析等步骤。本发明通过LC‑MS/MS技术检测,分析了菌株47M‑1发酵产物中的活性代谢物,明确了菌株47M‑1产生的潜在的抑菌活性物质及抑菌活性物质相关的代谢途径,为菌株47M‑1的深入研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7204249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192250.5
申请日:2023-09-15
Applicant: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IPC: A01G13/00 , A01C1/06 , A01N63/38 , A01N47/18 , A01N47/26 , A01N47/24 , A01N43/653 , A01N43/54 , A01P3/00 , A01P2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拌一包两喷技术在芝麻全生育期枯萎病防控中的应用,即采用微生物菌剂拌土、种衣剂包衣和两次杀菌剂喷雾的芝麻全生育期枯萎病高效防控的方法;所述微生物菌剂为哈茨木霉或枯草芽孢杆菌,种衣剂为多·福、苯醚甲环唑或噻虫·咯·霜灵,杀菌剂为腈菌·乙嘧酚或吡唑醚菌酯;通过使用培养皿培养法对种衣剂进行筛选,节省了筛选时间和成本,通过配合施用种衣剂、杀菌剂和微生物菌剂,得到了全生育期枯萎病高效防控方法,为芝麻枯萎病全生育期高效防控提供了理论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4921349B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210707008.6
申请日:2022-06-21
Applicant: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株菜豆壳球孢菌株及其在生物防治方面的应用,该菌株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分类命名为菜豆壳球孢(Macrophomina phaseolina)MpJX120161,保藏号为CCTCC M 2022766。该菜豆壳球孢MpJX120161被真菌病毒复合侵染,致病力显著降低,说明其携带的真菌病毒具有导致真菌寄主致病力衰退的特性。利用真菌病毒的传播特性,应用菜豆壳球孢MpJX120161的微菌核防治芝麻茎点枯病,防治效果达到75.05%。表明应用菜豆壳球孢MpJX120161的微菌核处理发病土壤后能对芝麻茎点枯病起到较好生物防治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332760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263233.X
申请日:2023-03-17
Applicant: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新乡市农业科学院
IPC: C07C67/28 , C07C67/52 , C07C69/15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乙酰水杨酸锌的制备技术领域,公开一种乙酰水杨酸锌的一锅煮合成方法。(1)、以总体积份数之和为100份计,取乙醇55‑65份、乙酸5‑9份和余量的水,配制混合溶剂;(2)、在冷凝回流条件下,将混合溶剂搅拌加热至45‑60℃时,加入乙酰水杨酸,待乙酰水杨酸完全溶解之后加入氢氧化锌,搅拌加热至75‑90℃反应0.2‑2 h;其中,以摩尔比计,氢氧化锌∶乙酰水杨酸=1∶(2‑2.2);每0.0555 mol乙酰水杨酸添加混合溶剂80‑100 mL;(3)、反应结束后,浓缩反应液至原来体积的1/4‑1/3,自然冷却至室温,然后2‑4℃冷藏12‑24 h,45‑60℃恒温蒸发,随后真空干燥,即可。本发明合成方法为一锅煮法,过程简单、反应时间短,适宜于工业化生产,同时所得产品不仅产率高,而且纯度也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250534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310263232.5
申请日:2023-03-17
Applicant: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新乡市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乙酰水杨酸锌在制备植物健康剂中的应用以及制备的植物健康剂。一种植物健康剂,其活性成分为乙酰水杨酸锌,乙酰水杨酸锌在植物健康剂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0‑80%。本发明首次发现乙酰水杨酸锌具有促进植物生长、提高部分农艺性状、增加产量的作用,并将其应用于芝麻、花生、苹果或玉米,都取得了优异的促生长、提升部分农艺性状指标、增加产量的作用;乙酰水杨酸锌作为植物健康剂,增加了植物健康剂的种类,有利于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0724643B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1911129054.7
申请日:2019-11-18
Applicant: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IPC: C12N1/14 , A01G13/00 , A01G22/00 , A01G22/20 , A01G22/50 , A01G22/05 , A01G22/45 , A01G22/25 , A01G17/00 , A01N63/36 , A01P3/00 , A01P1/00 , A01P21/00 , C12R1/8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株具有促生作用和广谱防病效果的橘灰青霉菌株及其菌剂,所述橘灰青霉为橘灰青霉(Penicillium aurantiogriseum)44M‑3,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CCTCC NO:M 2019768。利用橘灰青霉菌株制备成高孢粉菌剂,使用时将高孢粉用0.05%(v/v)吐温80无菌水重悬,不同浓度的孢子悬浮液蘸根或灌根处理植株根部。本发明的橘灰青霉对多种作物上的病原真菌均有良好抑制作用;橘灰青霉高孢粉悬浮液对玉米、小麦、棉花、芝麻、黄瓜和烟草根部和植株的生长均有促进作用;同时该菌剂具备良好的生物安全性,且生物制剂不会产生抗药性、农药残留、环境污染等化学农药常见问题,对人畜健康、环境友好,符合生态农业,绿色环保的需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