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爆破冲击动态监测试验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91148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1910307542.6

    申请日:2019-04-17

    Abstract: 二氧化碳爆破冲击动态监测试验装置,包括CO2爆破冲击试验系统,CO2爆破冲击试验系统上设置有动态应力测试系统和静态应力测试系统;CO2爆破冲击试验系统由应力加载机构、爆破冲击机构和气体收集机构组成,应力加载机构包括试件应力加载件和两个法兰盘,两个法兰盘前后并排设置,应力加载件设置在两个法兰盘之间;本发明可以对煤体在爆破冲击下的动态信息进行原位一体化测试,其取得的有益效果,一是试验采用圆柱试件可以直接取自现场,避免室内加工对试件原生结构的扰动;二是采用液态CO2相变爆破提供冲击源,既有利于与试件进行对接,又方便控制爆破性能参数;三是各种观测片布置方便;四是避免了大试块试验的笨重、造价高、不方便的困难。

    一种基于被动源微地震事件校准构造面走向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06629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384106.1

    申请日:2023-10-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被动源微地震事件校准构造面走向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若干个检波器布置在监测区域内;S2、将监测区域划分为网格结构;S3、通过检波器提取震级大于‑1.5的微地震事件,对所有提取到的微地震事件进行分类统计并将其分类结果标记在相应的微地震事件发生位置;S4、统计每一个网格中标记微地震事件发生位置的数量,并根据筛选条件筛选出若干个网格;S5、分别对筛选出来的网格进行应力集中程度评价;S6、在网格结构的每一横行中选取应力集中程度最高的网格组成集合,进行线性拟合处理后得到集中区域走势线;S7、将监测区域的现有构造面走向与集中区域走势线进行对比并做出调整,从而实现现有构造面走向的校准操作。

    基于地面微地震监测的矿井动力灾害预警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368982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323566.3

    申请日:2023-1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地面微地震监测的矿井动力灾害预警方法和装置,包括:步骤S1、获取目标地面区域的微地震事件;步骤S2、将地面区域设置为网格;步骤S3、根据微地震事件和网格建立空间平面;步骤S4、计算时间序列中下一个微地震事件与空间平面的距离;步骤S5、根据距离判断微地震事件的力学性质是否和已选预警平面的性质相似;步骤S6、根据计算单位时间内相近力学性质的微地震事件频次确定是否预警及预警等级。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现对矿井动力灾害的监测预警,并且预警时间可提前至少5个小时开始预示,有效的保障了矿井生产过程中生命财产安全。

    一种基于地面微地震监测的煤矿动力灾害预警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17636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623259.0

    申请日:2023-05-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地面微地震监测的煤矿动力灾害预警系统及方法,基于地面微地震监测的煤矿动力灾害预警系统包括高精度微地震监测台网、高速网络传输模块、智能辨识与中央处理系统和预警终端。预警方法是基于有效微地震事件的频度梯度、信号频谱梯度、地震矩梯度、应力降梯度、事件能量梯度及侧压比梯度等六个参数的综合评估模型,可以预测可能的灾害程度及预警可靠性,通过声音和颜色的变化发出警报,同时显示灾害预计发生的层段。该系统及方法具有布置方便、预警准确、操作简单,且不受煤矿井巷工程限制的优点;尤其是在煤矿井下灾害发生后监测系统不会被破坏,可以为矿山救援及灾害处理提供不间断的数据保障。

    一种巷道掘进过程煤矿顶板裂隙实时监测系统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29408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310056008.9

    申请日:2023-01-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巷道掘进过程煤矿顶板裂隙实时监测系统与方法,其中监测系统包括巷道模型构建模块,用于构建巷道三维模型;顶板监控模块,用于实时获取顶板裂隙发育数据;裂隙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巷道三维模型与所述顶板裂隙发育数据获取裂隙发育规律;裂隙形成预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裂隙发育规律判断裂隙的形成时刻;预警处理模块,用于根据裂隙的形成时刻进行预警。本发明通过构建巷道三维模型的构建以及获取多源数据,实现了顶板形态变化以及裂隙发育过程的实时模拟分析,并通过裂隙的发育发育规律进行单一裂隙形成时刻的预测,同时完成了贯穿裂隙的形成预测。

    一种地热井下多回路换热方法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489124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225487.1

    申请日:2018-03-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热井下多回路换热方法,该方法通过在地热储层中钻出一个注水井、采水井和若干换热分支井,换热分支井为连通注水井和采水井的水平井,注水井中有中心注水管、井管封隔器和井底封堵座,采水井中有的中心采水管、井下封堵器和井底封堵座,中心采水管通过井管封隔器固定在采水井中,注水井、采水井、换热分支井和井下封堵器、井管封隔器之间形成的蛇形换热回路,换热介质在蛇形换热回来中流动完成与地热储层的热交换。本发明能够减少地质预测风险,减少压裂风险,使用可控制的工程施工方法,达到热交换的目的,并提出定点注入模式,控制热交换效率,增加了工程可操作性,提高地热储层的热能利用率。

    一种用于低渗煤层气相压裂钻孔的封孔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612625B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410609049.7

    申请日:2014-10-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低渗煤层气相压裂钻孔的封孔装置,其包括两套金属构件、封孔器、压裂导线和水通道;所述的水通道设置在所述的封孔器的面向钻孔的端面上;所述的封孔器能够涨缩,且所述的封孔器的内部为中空的钢制管,钢制管为镀锌管,表面必须做相应处理,保证钢制管表面的光滑度,并且钢制管必须抗腐蚀加厚钢制管。封孔器最外面为橡胶筒,橡胶筒为高强度加厚型号,橡胶筒内置钢丝大于4层,封孔器两端的密封采用沟槽式密封系统。所述的两套金属构件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的封孔器的两端,每套金属构件分别包括公金属构件和母金属构件,其利用水通道输入或释放水来控制封孔器的膨胀或收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