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进枣树成枝力的修剪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39620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588642.2

    申请日:2022-05-26

    IPC分类号: A01G17/00 A01G3/00 A01G7/06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促进枣树成枝力的修剪方法,属于果树栽培技术领域。本发明修剪方法包括两股短截和环割;所述两股短截包括:选取所要促萌的主枝或二次枝,从基部起留有两个枣股,剪去第二个枣股上方的枝干,保留两个枣股;所述环割包括:在两股短截的主枝或二次枝基部所在主干上方环割一圈。本发明通过两股短截加环割的方式处理枣树植株,较普通单一环割的方式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增加萌芽率,提高成枝力;可以在减少弱枝的存在,优化树形,简化管理;经过一至两年栽培可以使树体受光均匀、充分,提高果品质量的一致性,更利于标准化生产。

    一种同步防控枣裂果和缩果病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47801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136194.3

    申请日:2016-12-12

    发明人: 刘孟军 刘平 张宣

    摘要: 一种同步防控枣裂果和缩果病的方法,即将关键矿质元素补充、化学防治与生长调节剂应用相结合,通过将硫酸钾和硫酸锰按一定比例混合进行土壤施肥,叶面喷施硅酸钠和氯化钙,能有效补充关键矿质元素和有益元素,调节营养平衡,提高抗性;叶面前期喷施6‑BA刺激果皮细胞分裂,使枣皮“弹性”增强,后期喷施NAA延迟枣果成熟,避开9月中上旬阴雨连绵期;叶面喷施代森锰锌,能有效杀灭体表病原菌,并在作物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保护药膜,抑制病原菌萌发和侵入。该方法可同步显著降低枣裂果和缩果病的发病率,可使总病果率由80%‑100%下降到 20%以下。该技术应用于枣裂果和缩果病的防治,方法简单、成本低廉、防治效率高、效果持久。

    一种在田间快速获得枣树同质多倍体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73068B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1010033318.1

    申请日:2010-01-07

    IPC分类号: A01H1/08

    摘要: 一种在田间快速获得枣树同质多倍体的方法,即对枣树枝条进行重度短截,在截面的形成层进行愈伤组织诱导,进而利用秋水仙素处理愈伤组织,通过愈伤组织再生快速获得同质多倍体。选择健壮枝条进行短截,在截面形成层上覆盖脱脂棉并迅速滴加含有TDZ(5.0mg/L)、AgNO3(2.0mg/L)的药液,采用塑料袋+湿泥+塑料袋三层覆盖;当截面泛红褐色,形成层开裂,有透明微弱愈伤出现时,用0.05%的秋水仙素(含有0.1%二甲基亚砜)处理愈伤组织24h;当截面愈伤组织上长出新芽后,及时去除覆盖物和检测新生芽的染色体倍性。该技术应用于枣树多倍体育种实践,方法简单便捷,可快速获得同质多倍体并应用于生产。

    一种基于雄性不育利用和胚培养的枣树高效杂交育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97634B

    公开(公告)日:2011-09-28

    申请号:CN200810089511.X

    申请日:2008-04-03

    摘要: 一种基于雄性不育种质利用和胚培养技术的枣树高效杂交育种方法,即通过利用雄性不育种质和胚培养技术,高效获得枣树优异种质的杂种后代。选择雄性不育但异花授粉容易获得杂种后代的枣树种质为母本,以与母本具有互补优良性状且花粉量大、花粉活力高、授粉亲和力强的种质作父本,在盛花期人工授粉,并套袋隔离其他花粉,授粉7天后去袋。待果实发育接近胚大量败育的硬核期时,赶在胚败育前采摘果实,取出未成熟的幼胚采用二步培养法进行培养,获得杂种胚植株。杂种植株完成过渡培养后移入田间。在田间对杂种苗与其两个亲本进行系统比较,选出综合性状超过双亲的优良后代。该方法可有效克服枣树杂交中人工去雄的困难和胚败育难题,提高枣树杂交育种的效率,获得杂种后代群体,进而获得优良新品种。

    一种分子辅助的枣树人工控制杂交育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73708A

    公开(公告)日:2008-10-01

    申请号:CN200810000373.3

    申请日:2008-01-09

    IPC分类号: A01H1/02 A01H1/04

    摘要: 一种分子辅助的枣树人工控制杂交育种方法,即通过人工选配亲本、罩网控制杂交、昆虫辅助传粉、分子标记杂种鉴定等获得枣树杂种后代。根据育种目标选配亲本,将两个亲本相邻栽植或嫁接在同一株枣树上;亲本植株开花前,用通风透光但可阻止传粉昆虫进入的网将亲本树全部罩住,网内放入没有采集过枣花粉的传粉昆虫帮助传粉,花期结束后撤掉传粉昆虫和网罩;将两亲本所结果实分别全部取下,取出种仁,播种获得实生苗;提取各实生苗及两个亲本的基因组DNA,采用AFLP等分子标记技术,进行杂种鉴定;对杂种后代实生苗进行系统观察比较和评价,选育优良品种。该方法应用于枣树育种实践,可突破枣树杂交育种中去雄难的瓶颈,提高枣树种质创新和杂交育种效率。

    一种枣缩果病治疗康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14749B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410099630.9

    申请日:2014-03-18

    IPC分类号: A01G1/00 A01C21/00 C05G1/00

    摘要: 一种枣缩果病治疗康复方法,即根据枣缩果病与关键矿质元素亏缺的因果关系,有针对性的研制出以硫酸钾、硫酸镁和硫酸锰按一定比例混合的配方肥,采用一次性土壤施用结合多次叶面喷施的方法,既可保证土壤的持续供肥又可实现叶面的快速补肥,从而实现科学补充关键矿质元素,调节树体营养,增强树势,显著降低枣缩果病的发病率。该技术应用于枣缩果病的防治,方法简单、成本低廉、防治效率高、效果显著而且持久。

    一种枣疯病治疗康复剂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367856C

    公开(公告)日:2008-02-13

    申请号:CN200510081689.6

    申请日:2005-07-04

    IPC分类号: A01N59/02

    摘要: 一种枣疯病治疗康复剂,由盐酸四环素、七水合硫酸镁、一水合柠檬酸按1~3∶5~10∶10~20的比例混合配制而成。治疗康复剂溶于水后,用树干滴注的方法导入树体木质部,具有杀死枣疯病病原并有针对性的补充矿质元素的双重功效,可有效治疗枣疯病,并使病树在较短时间内恢复树势和结果。

    一种在枣果实中实现DNA甲基化水平瞬时下降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83269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631400.6

    申请日:2024-05-21

    发明人: 刘平 贺苗 刘孟军

    IPC分类号: A01H1/0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枣果实中实现DNA甲基化水平瞬时下降的方法,涉及去甲基化技术领域。通过在栆果实中注射5‑氮杂‑2'‑脱氧胞苷,实现DNA甲基化水平瞬时下降。包括以下步骤:配置甲基化酶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溶液;取甲基化酶抑制剂溶液注射枣果实,注射后用锡纸包裹,24h后拆除锡纸;对注射后的枣果实进行DNA甲基化水平检测。本发明采用上述的一种在枣果实中实现DNA甲基化水平瞬时下降的方法,在田间降低,不通过愈伤组织,瞬时降低DNA甲基化水平,解决了表面喷施和组织培养的时间周期长、处理技术复杂的问题,同时甲基化酶抑制剂的用量较少,成本降低,处理后的果实可直接进行甲基化功能验证。

    一种促进枣树成枝力的修剪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39620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210588642.2

    申请日:2022-05-26

    IPC分类号: A01G17/00 A01G3/00 A01G7/06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促进枣树成枝力的修剪方法,属于果树栽培技术领域。本发明修剪方法包括两股短截和环割;所述两股短截包括:选取所要促萌的主枝或二次枝,从基部起留有两个枣股,剪去第二个枣股上方的枝干,保留两个枣股;所述环割包括:在两股短截的主枝或二次枝基部所在主干上方环割一圈。本发明通过两股短截加环割的方式处理枣树植株,较普通单一环割的方式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增加萌芽率,提高成枝力;可以在减少弱枝的存在,优化树形,简化管理;经过一至两年栽培可以使树体受光均匀、充分,提高果品质量的一致性,更利于标准化生产。

    一种利用二甲戊乐灵在田间诱导枣树同质多倍体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68978A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810212028.X

    申请日:2018-03-15

    IPC分类号: A01H1/08 A01H4/00

    摘要: 一种利用二甲戊乐灵在田间诱导枣树同质多倍体的方法,即以安全性高、成本低的二甲戊乐灵为诱变剂,在田间活体条件下,通过愈伤组织途径诱导枣树同质多倍体。对枣树健壮枝条进行截枝处理,迅速用生长调节剂处理形成层,并保湿24 h;约4~6 d后,当截面形成层有透明微弱愈伤出现时,用二甲戊乐灵(含有0.1%二甲基亚砜)处理愈伤组织24~48 h并保湿;当愈伤组织上的再生芽长至2~3 cm后,去除所有覆盖物,对再生芽进行染色体倍性检测。与对照相比(以秋水仙素做诱变剂),利用二甲戊乐灵做诱变剂,诱变率提高了30.3%,成本降低5000倍,而且安全性更高。